兰陵县全要素优化营商环境助力高质量发展
肩并肩带来心连心
2023-10-03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杜辉升 纪伟
本报通讯员 贾传龙 冯磊
9月25日,走进兰陵县政务服务中心,以往一米多宽的柜台不见了大半,取而代之的是,工作人员与办事群众肩并肩坐在桌边,耐心讲解政策细节、沟通审批流程。“拆了柜台肩并肩,提供有温度的服务,才能实现和群众心连心。”兰陵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局长邱合金说。
今年以来,该局坚持“为服务对象服务、让服务对象满意”的价值观,按照“去中心化、去边界化”思维,把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标准,做到工作有态度、服务有温度、改革有深度、创新有力度、审批有速度,聚焦企业群众需求,打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在该县政务服务中心可以发现,不仅是横在办事群众面前的有形柜台拆掉了,以往群众办事时面对的隐形门槛,也在不断创新的服务方式面前一去不返了。该局创推“预感、无感、共感”“三感”服务模式,广泛推行全员帮办代办服务,通过对企业群众办事需求的精准预判、即时感知、定向推送和智能处置,形成企业换证、资质变更“预感+无感+共感”的审批服务模式,让企业群众在“无感体验”中办成事。
设立企业服务中心,打造一站式全生命周期服务专区,依托一系列线上平台,汇集重点项目、企业开办、社保登记等260余项惠企政策,推出二维码惠企政策“大礼包”,惠企事项“码”上就办。还成立“沂蒙红”重点项目工程帮代办服务中心,组建沂蒙红色“81”审批服务队,对109个重点项目工程开展“全链条、多方位、导航式”的帮办代办服务。今年1月至7月,共收集企业意见建议112条,帮助企业解决相关问题78件。
近年来,兰陵县全要素优化营商环境,市场环境、政务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提质,来自各行业各部门的工作人员走进企业来到车间,助推企业发展提效,形成了宜人、宜业、宜居、宜游、宜商的良好局面。
在临沂江源装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光磊看来,自从有了“营商专员”,企业发展中遇到的许多问题,坐在办公室里就能妥善解决。几个月前,一项道路拓宽工程在该公司厂区北侧动工,眼看着汛期将至,王光磊担心工地排水口会影响地处洼地的厂房。兰陵县矿坑镇营商专员杨雪在走访企业时得知此事后,仅用几天时间就协调工程方在另一个地方增设了排水口,打消了王光磊的顾虑。“上个月营商专员又带着相关部门出台的人才政策上门,帮助我们招引技改项目所需的紧缺人才。”王光磊说。
记者从矿坑镇了解到,今年以来,为了营造安商护商新环境,该镇为辖区内576家企业配备营商专员102名,累计帮包走访企业3000多次,汇总企业面临的问题37条,均得到了妥善解决。营商专员与企业负责人肩并肩解难题,助力企业加速奔跑。今年该镇已有9个新签约项目开工建设,预计将有5家企业可实现当年投产。
全要素优化营商环境带来的变化可知可感,更加可见。今年6月,在位于兰陵县神山镇的山东楠江建材有限公司,一块兰陵县优化法治营商环境“百警进百企”的公示牌挂在了厂区大门上,干警姓名、职务、联系方式和职责任务等信息一览无遗。
据了解,为了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兰陵县今年开展了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暨“百警进百企”集中活动,通过入企走访为营商环境保驾护航。同时,为企业量身定制“法治体检”服务,对企业用工、生产、管理等方面的风险隐患和漏洞,及时提出法律建议,帮助企业依法规范经营,预防和化解法律风险。向企业提供“点单式”的普法,聚焦企业急难愁盼问题,提高涉企法治宣传教育的精准性、有效性,增强企业依法经营、依法维权的能力。
兰陵县工商联也联合法院、金融机构、行业协会等,为企业提供涉企商事纠纷调节、融资贷款、学习培训等服务。尤其是今年4月以来,兰陵县工商联、县金融发展服务中心组织民营经济人士参与问卷调查,共收回问卷291份。其中,有157家企业有信贷需求,资金总需求28.4亿元。为此,兰陵县工商联召开全县民营经济统战工作联席会议暨政银企对接交流会,促成银行对接民营企业存量贷款11.2亿元,新增授信8.7亿元,逐步形成了“政银企合作互动共赢”的新格局。
政企肩并肩带来了发展心连心。在临沂市今年上半年市场主体满意度调查中,兰陵县以高分位居榜首,且在7项分指标调查中有6项指标排名均居首位。“兰陵县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强劲引擎,赋能赋智营造优质的一流营商环境。坚持改革增动力、创新添活力、服务提效力,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激活绿色发展引擎。”兰陵县委书记王康亮说。
本报通讯员 贾传龙 冯磊
9月25日,走进兰陵县政务服务中心,以往一米多宽的柜台不见了大半,取而代之的是,工作人员与办事群众肩并肩坐在桌边,耐心讲解政策细节、沟通审批流程。“拆了柜台肩并肩,提供有温度的服务,才能实现和群众心连心。”兰陵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局长邱合金说。
今年以来,该局坚持“为服务对象服务、让服务对象满意”的价值观,按照“去中心化、去边界化”思维,把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标准,做到工作有态度、服务有温度、改革有深度、创新有力度、审批有速度,聚焦企业群众需求,打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在该县政务服务中心可以发现,不仅是横在办事群众面前的有形柜台拆掉了,以往群众办事时面对的隐形门槛,也在不断创新的服务方式面前一去不返了。该局创推“预感、无感、共感”“三感”服务模式,广泛推行全员帮办代办服务,通过对企业群众办事需求的精准预判、即时感知、定向推送和智能处置,形成企业换证、资质变更“预感+无感+共感”的审批服务模式,让企业群众在“无感体验”中办成事。
设立企业服务中心,打造一站式全生命周期服务专区,依托一系列线上平台,汇集重点项目、企业开办、社保登记等260余项惠企政策,推出二维码惠企政策“大礼包”,惠企事项“码”上就办。还成立“沂蒙红”重点项目工程帮代办服务中心,组建沂蒙红色“81”审批服务队,对109个重点项目工程开展“全链条、多方位、导航式”的帮办代办服务。今年1月至7月,共收集企业意见建议112条,帮助企业解决相关问题78件。
近年来,兰陵县全要素优化营商环境,市场环境、政务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提质,来自各行业各部门的工作人员走进企业来到车间,助推企业发展提效,形成了宜人、宜业、宜居、宜游、宜商的良好局面。
在临沂江源装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光磊看来,自从有了“营商专员”,企业发展中遇到的许多问题,坐在办公室里就能妥善解决。几个月前,一项道路拓宽工程在该公司厂区北侧动工,眼看着汛期将至,王光磊担心工地排水口会影响地处洼地的厂房。兰陵县矿坑镇营商专员杨雪在走访企业时得知此事后,仅用几天时间就协调工程方在另一个地方增设了排水口,打消了王光磊的顾虑。“上个月营商专员又带着相关部门出台的人才政策上门,帮助我们招引技改项目所需的紧缺人才。”王光磊说。
记者从矿坑镇了解到,今年以来,为了营造安商护商新环境,该镇为辖区内576家企业配备营商专员102名,累计帮包走访企业3000多次,汇总企业面临的问题37条,均得到了妥善解决。营商专员与企业负责人肩并肩解难题,助力企业加速奔跑。今年该镇已有9个新签约项目开工建设,预计将有5家企业可实现当年投产。
全要素优化营商环境带来的变化可知可感,更加可见。今年6月,在位于兰陵县神山镇的山东楠江建材有限公司,一块兰陵县优化法治营商环境“百警进百企”的公示牌挂在了厂区大门上,干警姓名、职务、联系方式和职责任务等信息一览无遗。
据了解,为了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兰陵县今年开展了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暨“百警进百企”集中活动,通过入企走访为营商环境保驾护航。同时,为企业量身定制“法治体检”服务,对企业用工、生产、管理等方面的风险隐患和漏洞,及时提出法律建议,帮助企业依法规范经营,预防和化解法律风险。向企业提供“点单式”的普法,聚焦企业急难愁盼问题,提高涉企法治宣传教育的精准性、有效性,增强企业依法经营、依法维权的能力。
兰陵县工商联也联合法院、金融机构、行业协会等,为企业提供涉企商事纠纷调节、融资贷款、学习培训等服务。尤其是今年4月以来,兰陵县工商联、县金融发展服务中心组织民营经济人士参与问卷调查,共收回问卷291份。其中,有157家企业有信贷需求,资金总需求28.4亿元。为此,兰陵县工商联召开全县民营经济统战工作联席会议暨政银企对接交流会,促成银行对接民营企业存量贷款11.2亿元,新增授信8.7亿元,逐步形成了“政银企合作互动共赢”的新格局。
政企肩并肩带来了发展心连心。在临沂市今年上半年市场主体满意度调查中,兰陵县以高分位居榜首,且在7项分指标调查中有6项指标排名均居首位。“兰陵县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强劲引擎,赋能赋智营造优质的一流营商环境。坚持改革增动力、创新添活力、服务提效力,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激活绿色发展引擎。”兰陵县委书记王康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