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大学副教授哈桑——
在中国,我没有“漂泊感”
2023-09-27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今年37岁的哈桑来自埃及,现在是山东理工大学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副教授。主攻应用微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他,此前在这里完成了为期2年的博士后工作,并最终选择与妻儿留在了淄博。
“一开始,我只是想来中国增进自己的知识储备,但接触了很多中国人后,我感觉到这里是我的第二个家乡。”哈桑说。
事实上,初到淄博的哈桑遇到了不少困难,但这些问题在周围人的帮助下迎刃而解,“不管是政府部门工作人员,还是学校,都给了我们很多帮助,因此原本困难的事情也变得简单起来。”
此前,淄博市推出人才金政50条等系列引才政策,作为一位留淄外籍高层次人才,哈桑说,他切实感受到了淄博这座城市的真情实意,“当朋友和我聊天时问起淄博的生活怎么样、福利待遇如何,我如实把情况告诉了他们后,他们也希望有机会来中国寻找发展机遇。”
前不久,在同事的帮助下,哈桑把境外驾驶证换成了中国驾驶证,并顺利通过了科目一的考试。他想空闲时驾车带家人到处逛逛,看看山东、看看中国各地的景色。“在中国,我没有‘漂泊感’。”哈桑说。
(□记者 戴玉亮 通讯员 于朋朋 报道)
“一开始,我只是想来中国增进自己的知识储备,但接触了很多中国人后,我感觉到这里是我的第二个家乡。”哈桑说。
事实上,初到淄博的哈桑遇到了不少困难,但这些问题在周围人的帮助下迎刃而解,“不管是政府部门工作人员,还是学校,都给了我们很多帮助,因此原本困难的事情也变得简单起来。”
此前,淄博市推出人才金政50条等系列引才政策,作为一位留淄外籍高层次人才,哈桑说,他切实感受到了淄博这座城市的真情实意,“当朋友和我聊天时问起淄博的生活怎么样、福利待遇如何,我如实把情况告诉了他们后,他们也希望有机会来中国寻找发展机遇。”
前不久,在同事的帮助下,哈桑把境外驾驶证换成了中国驾驶证,并顺利通过了科目一的考试。他想空闲时驾车带家人到处逛逛,看看山东、看看中国各地的景色。“在中国,我没有‘漂泊感’。”哈桑说。
(□记者 戴玉亮 通讯员 于朋朋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