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十大攻坚行动”锻造国泰民安治理品牌
来自泰山脚下的平安报告
2023-08-11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王洪涛 刘涛
本报通讯员 张磊
“现在夜市繁忙,我们打烊很晚,在店里每天都能看到大街上闪烁的警灯、巡逻的民警,时间再晚也感觉到很安全!”近日,在泰安一处夜市广场经营烧烤店的市民郑树华谈到社会治安时,对巡逻民警称赞道。
今年,泰安围绕聚力锻造国泰民安治理品牌、奋力争创“长安杯”的奋斗目标,实施“十大攻坚行动”,力争平安建设工作“一年打基础、两年求突破、三年‘泰安模式’成熟定型”,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
聚力锻造国泰民安治理品牌,奋力争创“长安杯”,落脚点在于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当地集中整治社会治安突出问题。实施社会面“泰网”大巡防,开展严打整治“春雷”百日行动。今年1-6月份,全市违法犯罪类警情、刑事立案数量同比分别下降16.1%、7.4%。肥城市获评“平安山东建设示范县(市、区)”。
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走访”活动,防范清除各类安全风险。泰山区“雪亮工程”智能应用平台入选全国“智慧治理”创新案例。开展“五个好”平安创建四级联创活动,目前,已选树乡镇(街道)示范点23个、村(社区)示范点200个、行业单位示范点122个,让“平安”在群众身边更加可见可触可感。
将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泰安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让泰安成为长治久安、近悦远来的法治营商高地。今年2月,泰安出台《全市政法机关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护航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工作措施》,创新实施“产业链+政法服务专员”等36条措施,从市直政法单位选派52名政法干部,组建13个工作组,“一对一”护航13条“产业链”,覆盖153家企业,同时建立政法机关护航直通联系点,制作标识牌,设置二维码,设计研发护航企业直联直通服务平台,全天候接收诉求、分流处置。
泰安在全省率先建立法治人才库,建成全省规模最大的法治人才培训基地,优化法律服务供给;在全省率先制定《政法机关执法司法责任体系建设指南》《政法机关执法司法责任体系智能服务平台技术规范》地方标准,提高执法司法质效。
基层安则天下安。坚持人民至上、坚持打牢基础,持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让泰安成为安居、安业、安康、安心的生活福地。
泰安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制定《“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工作规范》地方标准,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联动、左右协作”矛调新格局,做强“三融三通”模式,打响“泰好调”品牌。发布全省首个《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工作规范》,创新“十必访、十必报、一口清”工作法;公开发布泰安市地方标准——《红色物业红色网格一体运行工作规范》,推进红色物业提质扩面、红色网格提档升级、物业网格深度融合、“物业融网”品牌创建等四大行动。建立贯通市县乡村网格的社会治理智能工作平台,采集录入信息838余万条,高效处置各类事项33.2万件。
本报通讯员 张磊
“现在夜市繁忙,我们打烊很晚,在店里每天都能看到大街上闪烁的警灯、巡逻的民警,时间再晚也感觉到很安全!”近日,在泰安一处夜市广场经营烧烤店的市民郑树华谈到社会治安时,对巡逻民警称赞道。
今年,泰安围绕聚力锻造国泰民安治理品牌、奋力争创“长安杯”的奋斗目标,实施“十大攻坚行动”,力争平安建设工作“一年打基础、两年求突破、三年‘泰安模式’成熟定型”,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
聚力锻造国泰民安治理品牌,奋力争创“长安杯”,落脚点在于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当地集中整治社会治安突出问题。实施社会面“泰网”大巡防,开展严打整治“春雷”百日行动。今年1-6月份,全市违法犯罪类警情、刑事立案数量同比分别下降16.1%、7.4%。肥城市获评“平安山东建设示范县(市、区)”。
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走访”活动,防范清除各类安全风险。泰山区“雪亮工程”智能应用平台入选全国“智慧治理”创新案例。开展“五个好”平安创建四级联创活动,目前,已选树乡镇(街道)示范点23个、村(社区)示范点200个、行业单位示范点122个,让“平安”在群众身边更加可见可触可感。
将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泰安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让泰安成为长治久安、近悦远来的法治营商高地。今年2月,泰安出台《全市政法机关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护航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工作措施》,创新实施“产业链+政法服务专员”等36条措施,从市直政法单位选派52名政法干部,组建13个工作组,“一对一”护航13条“产业链”,覆盖153家企业,同时建立政法机关护航直通联系点,制作标识牌,设置二维码,设计研发护航企业直联直通服务平台,全天候接收诉求、分流处置。
泰安在全省率先建立法治人才库,建成全省规模最大的法治人才培训基地,优化法律服务供给;在全省率先制定《政法机关执法司法责任体系建设指南》《政法机关执法司法责任体系智能服务平台技术规范》地方标准,提高执法司法质效。
基层安则天下安。坚持人民至上、坚持打牢基础,持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让泰安成为安居、安业、安康、安心的生活福地。
泰安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制定《“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工作规范》地方标准,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联动、左右协作”矛调新格局,做强“三融三通”模式,打响“泰好调”品牌。发布全省首个《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工作规范》,创新“十必访、十必报、一口清”工作法;公开发布泰安市地方标准——《红色物业红色网格一体运行工作规范》,推进红色物业提质扩面、红色网格提档升级、物业网格深度融合、“物业融网”品牌创建等四大行动。建立贯通市县乡村网格的社会治理智能工作平台,采集录入信息838余万条,高效处置各类事项33.2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