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芝罘区探索集体“三资”智慧监管新路径
管好钱袋子 管住微权力
2023-08-09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从春龙
通讯员 于丽娟 王佳 报道
本报烟台讯 8月1日,烟台芝罘区只楚街道三资中心主任姜厚策一上班,就打开“三资”监管平台,对辖区13个集体经济组织账务进行检查,处理相关业务。这个平台包括账务处理、资金审批、合同资产资源动态管理等功能,数据与银农直连交互共享,线上即可办理全部业务。
通过“三资”监管平台,芝罘区形成了“事前审批报备、线上支付留痕、事后入账公开、实时电子记录、全程无现金交易”的闭环管理模式。目前,该区67个集体经济组织全部纳入该平台,收支记账不同步、现金流向不明确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近年来,芝罘区因地制宜推动集体经济组织深化改革,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持续增收,但随着收支日益庞大,‘三资’监管难度逐渐增加,制度不完善、运作不规范、交易不公开等问题也随之凸显。”芝罘区农业农村局局长侯忠元告诉记者,芝罘区2020年在全市率先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2022年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备案制农村改革试点。为了切实管好集体“钱袋子”、管住集体“微权力”,芝罘区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积极探索集体“三资”智慧监管新路径,通过线上审批、银农直连、三资预警和三资公开,有效防范集体“三资”监管漏洞,激发集体经济发展新动能。
为实现集体“三资”管理阳光化、透明化,切实保障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建议权,芝罘区67个集体经济组织推行“平台公开+财务公开表+二维码”的公开方式,重点集体经济组织同步组织阳光发布会,所有集体经济组织每月通过监管平台“三资”公开查询板块,逐笔逐项公开财务收支,并在社区公示栏张贴财务报表,群众通过手机“扫一扫”就可以查询集体经济组织财务收支信息和资产、资源情况,并在线提投诉建议,“三资”公开由“固定公开”转变为“动态公开”,由“单向公开”转变为“互动公开”,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走上了公开化、制度化、规范化道路。
“以前改制公司收入多少、分红多少,钱从哪里来、怎么用、用在哪,我们老百姓不是很清楚,现在财务报表每月公开,大到上百万的工程款,小到办公用品购买,全部公开透明,这样我们看得明白,心里也踏实,对集体经济发展也更有信心了。”开元社区居民王女士说。
为提升集体“三资”规范化管理水平,芝罘区建立了“1+5+N”标准化规范化制度体系。芝罘区委组织部、纪委监委、农业农村局和6个涉农街道通过“三资”监管平台可随时查询集体“三资”信息和业务处理过程,对集体经济组织进行精准监督、实时监督,推动“三资”底数更加清晰、处置更加规范。
通过监管平台可以实时监测“三资”动向,及时对合同管理、租金收缴、资产交易等异常情况进行预警,从“事后监督”变为“全程监督”,切实解决集体资产产权不清晰、资源长期闲置浪费、资金流失严重等问题,促进集体经济保值增值。幸福街道福兴股份经济合作社董事长李慧军说:“这几年,区里推行“三资”智慧监管,为集体资金使用、集体资产盘活提供了支持和保障,2022年福兴集体经济收入比2020年翻了一番”。截至2022年底,芝罘区67个集体经济组织中总收入超1000万元的12个,超过500万元的22个,超过100万元的42个。
通讯员 于丽娟 王佳 报道
本报烟台讯 8月1日,烟台芝罘区只楚街道三资中心主任姜厚策一上班,就打开“三资”监管平台,对辖区13个集体经济组织账务进行检查,处理相关业务。这个平台包括账务处理、资金审批、合同资产资源动态管理等功能,数据与银农直连交互共享,线上即可办理全部业务。
通过“三资”监管平台,芝罘区形成了“事前审批报备、线上支付留痕、事后入账公开、实时电子记录、全程无现金交易”的闭环管理模式。目前,该区67个集体经济组织全部纳入该平台,收支记账不同步、现金流向不明确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近年来,芝罘区因地制宜推动集体经济组织深化改革,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持续增收,但随着收支日益庞大,‘三资’监管难度逐渐增加,制度不完善、运作不规范、交易不公开等问题也随之凸显。”芝罘区农业农村局局长侯忠元告诉记者,芝罘区2020年在全市率先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2022年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备案制农村改革试点。为了切实管好集体“钱袋子”、管住集体“微权力”,芝罘区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积极探索集体“三资”智慧监管新路径,通过线上审批、银农直连、三资预警和三资公开,有效防范集体“三资”监管漏洞,激发集体经济发展新动能。
为实现集体“三资”管理阳光化、透明化,切实保障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建议权,芝罘区67个集体经济组织推行“平台公开+财务公开表+二维码”的公开方式,重点集体经济组织同步组织阳光发布会,所有集体经济组织每月通过监管平台“三资”公开查询板块,逐笔逐项公开财务收支,并在社区公示栏张贴财务报表,群众通过手机“扫一扫”就可以查询集体经济组织财务收支信息和资产、资源情况,并在线提投诉建议,“三资”公开由“固定公开”转变为“动态公开”,由“单向公开”转变为“互动公开”,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走上了公开化、制度化、规范化道路。
“以前改制公司收入多少、分红多少,钱从哪里来、怎么用、用在哪,我们老百姓不是很清楚,现在财务报表每月公开,大到上百万的工程款,小到办公用品购买,全部公开透明,这样我们看得明白,心里也踏实,对集体经济发展也更有信心了。”开元社区居民王女士说。
为提升集体“三资”规范化管理水平,芝罘区建立了“1+5+N”标准化规范化制度体系。芝罘区委组织部、纪委监委、农业农村局和6个涉农街道通过“三资”监管平台可随时查询集体“三资”信息和业务处理过程,对集体经济组织进行精准监督、实时监督,推动“三资”底数更加清晰、处置更加规范。
通过监管平台可以实时监测“三资”动向,及时对合同管理、租金收缴、资产交易等异常情况进行预警,从“事后监督”变为“全程监督”,切实解决集体资产产权不清晰、资源长期闲置浪费、资金流失严重等问题,促进集体经济保值增值。幸福街道福兴股份经济合作社董事长李慧军说:“这几年,区里推行“三资”智慧监管,为集体资金使用、集体资产盘活提供了支持和保障,2022年福兴集体经济收入比2020年翻了一番”。截至2022年底,芝罘区67个集体经济组织中总收入超1000万元的12个,超过500万元的22个,超过100万元的4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