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银行管理总资产突破8000亿元

对公普惠贷款增量和增速均创历史新高

2023-07-26 作者: 王新蕾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王新蕾

  贷款投放增量扩面,普惠金融、绿色金融成为亮点,“牌照+资质”显优势,青岛银行以综合化经营能力服务区域经济渐入佳境。截至6月末,青岛银行管理总资产突破8000亿元,成为全省法人机构中首个管理总资产突破8000亿元的银行机构。
为制造业提供专属金融服务
  制造业是青岛的立市之基,青岛银行将以制造业为代表的贷款投放为全行信贷业务的重中之重,运用互联网+金融模式为制造业发展提供多功能、综合性、全方位的专属金融服务。上半年,青岛银行投放制造业贷款115亿元,同比增长超50%;公司贷款投放显著上量,普惠贷款余额超300亿元,对公普惠贷款增量和增速均创历史新高。
  城市更新牵动民生幸福、关乎城市未来。青岛银行积极参与城市建设和更新攻坚行动,围绕青岛市重点片区与区域内的实施主体全面对接,先后支持了青岛低效片区开发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历史城区保护更新、地铁及沿线开发建设、停车设施建设、公园城市建设等多个城市更新项目建设,助力青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之城。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青岛银行积极探索推进“绿色银行”发展之路,扶持绿色产业,加强绿色运营,印发《关于推进绿色金融发展加大碳减排金融支持力度的实施方案》,先后落地山东省首笔新能源项目CCER未来收益权质押贷款、山东省法人银行首笔用能权质押融资、青岛市首笔排污权质押贷款,推出“碳中和贷款”“光伏贷”“碳E贷”等一系列绿色金融产品。上半年,青岛银行投放绿色贷款超200亿元,同比增长超17%。
设置免费服务项目111项
  营商环境对城市发展意义重大。青岛银行组织开展“深化作风能力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在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小微、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下功夫。
  6月19日,青岛银行举办了2023年“协同发展,赋能普惠”政银担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暨普惠融资新产品发布会,为优化营商环境推新举措。7月19日,青岛银行携手政银担多家单位,举行了2023年“携手助农,共促振兴”政银担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搭建“政银担”助农融资服务平台。
  小微企业是实体经济的根基。针对小微企业,青岛银行开展“铸剑行动”,优化部门间联动,精心打磨出24项拳头产品,实现了核心产品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线下到线上、从复杂到简单、从非标到标准化的蜕变;借助科技数字赋能的优势,在标准化基础上为更多企业实现定制服务,让小微企业“贷得容易,用着舒心”。
  青岛银行还对小微企业执行普惠优惠利率,本着“应降尽降”原则,将降费对象为小微企业的优惠措施推广至全部对公客户,最大限度让利企业,共设置免费服务项目111项。
“牌照+资质”升级综合服务能力
  对于城商行而言,传统存贷业务有一定的地理限制。通过金融牌照与资质的获批,在银行非传统业务发力,让青岛银行具备了在更大范围内配置资源的机会。
  在全国100多家城市商业银行中,同时拥有理财公司和金融租赁牌照的并不多。青岛银行的牌照资源,已在国内城商行中处于领先地位。青岛银行将青银金租和青银理财两家子公司视为发展两翼,充分发挥多牌照优势,实现集团化协同作战。
  作为青岛地区唯一的金融租赁公司,青银金租聚焦智慧农业、智慧社区、消费租赁、工业互联网、海洋牧场、新能源等领域,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5.13亿元,同比增长49.31%,在全国同业中名列前茅。上半年,青银金租蓝色租赁项目新增投放4笔,金额共计2.57亿元。
  作为长江以北地区首家城商行理财子公司,青银理财在完善金融产业体系、创新金融产品、优化金融服务、提升金融发展层级等方面持续发挥示范引领带动作用。2022年末,青银理财管理的理财产品余额突破2000亿大关,达2008.15亿元,较年初增长19.67%
  在投资端,青银理财以自身专业投资能力,加大产品创新力度,推出军工、医药、芯片、金融、数字经济等主题定开理财产品,发行碳中和主题、ESG、慈善专属、蓝色金融等特色理财产品,带动了大量资金进入环保、生态领域。
  青岛银行还拥有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B类主承销商资格,是山东省获得该资格的唯一地方性法人银行。2022年,青岛银行中长期债务融资工具承销规模达到165.56亿元,承销规模居山东省第一名,有力支持了地方经济发展。
  今年以来,青岛银行成为全国第9家获批基金托管资格牌照的城商行,也是山东省首家获此牌照的地方性法人银行;持续第六年入列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名单,成为山东省内唯一入选的地方性法人金融机构;创设了全国首单绑定型信用风险缓释凭证,完成山东省首单双凭证支持的信用类债券的发行。
  □ 本报记者 王新蕾

  贷款投放增量扩面,普惠金融、绿色金融成为亮点,“牌照+资质”显优势,青岛银行以综合化经营能力服务区域经济渐入佳境。截至6月末,青岛银行管理总资产突破8000亿元,成为全省法人机构中首个管理总资产突破8000亿元的银行机构。
为制造业提供专属金融服务
  制造业是青岛的立市之基,青岛银行将以制造业为代表的贷款投放为全行信贷业务的重中之重,运用互联网+金融模式为制造业发展提供多功能、综合性、全方位的专属金融服务。上半年,青岛银行投放制造业贷款115亿元,同比增长超50%;公司贷款投放显著上量,普惠贷款余额超300亿元,对公普惠贷款增量和增速均创历史新高。
  城市更新牵动民生幸福、关乎城市未来。青岛银行积极参与城市建设和更新攻坚行动,围绕青岛市重点片区与区域内的实施主体全面对接,先后支持了青岛低效片区开发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历史城区保护更新、地铁及沿线开发建设、停车设施建设、公园城市建设等多个城市更新项目建设,助力青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之城。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青岛银行积极探索推进“绿色银行”发展之路,扶持绿色产业,加强绿色运营,印发《关于推进绿色金融发展加大碳减排金融支持力度的实施方案》,先后落地山东省首笔新能源项目CCER未来收益权质押贷款、山东省法人银行首笔用能权质押融资、青岛市首笔排污权质押贷款,推出“碳中和贷款”“光伏贷”“碳E贷”等一系列绿色金融产品。上半年,青岛银行投放绿色贷款超200亿元,同比增长超17%。
设置免费服务项目111项
  营商环境对城市发展意义重大。青岛银行组织开展“深化作风能力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在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小微、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下功夫。
  6月19日,青岛银行举办了2023年“协同发展,赋能普惠”政银担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暨普惠融资新产品发布会,为优化营商环境推新举措。7月19日,青岛银行携手政银担多家单位,举行了2023年“携手助农,共促振兴”政银担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搭建“政银担”助农融资服务平台。
  小微企业是实体经济的根基。针对小微企业,青岛银行开展“铸剑行动”,优化部门间联动,精心打磨出24项拳头产品,实现了核心产品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线下到线上、从复杂到简单、从非标到标准化的蜕变;借助科技数字赋能的优势,在标准化基础上为更多企业实现定制服务,让小微企业“贷得容易,用着舒心”。
  青岛银行还对小微企业执行普惠优惠利率,本着“应降尽降”原则,将降费对象为小微企业的优惠措施推广至全部对公客户,最大限度让利企业,共设置免费服务项目111项。
“牌照+资质”升级综合服务能力
  对于城商行而言,传统存贷业务有一定的地理限制。通过金融牌照与资质的获批,在银行非传统业务发力,让青岛银行具备了在更大范围内配置资源的机会。
  在全国100多家城市商业银行中,同时拥有理财公司和金融租赁牌照的并不多。青岛银行的牌照资源,已在国内城商行中处于领先地位。青岛银行将青银金租和青银理财两家子公司视为发展两翼,充分发挥多牌照优势,实现集团化协同作战。
  作为青岛地区唯一的金融租赁公司,青银金租聚焦智慧农业、智慧社区、消费租赁、工业互联网、海洋牧场、新能源等领域,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5.13亿元,同比增长49.31%,在全国同业中名列前茅。上半年,青银金租蓝色租赁项目新增投放4笔,金额共计2.57亿元。
  作为长江以北地区首家城商行理财子公司,青银理财在完善金融产业体系、创新金融产品、优化金融服务、提升金融发展层级等方面持续发挥示范引领带动作用。2022年末,青银理财管理的理财产品余额突破2000亿大关,达2008.15亿元,较年初增长19.67%
  在投资端,青银理财以自身专业投资能力,加大产品创新力度,推出军工、医药、芯片、金融、数字经济等主题定开理财产品,发行碳中和主题、ESG、慈善专属、蓝色金融等特色理财产品,带动了大量资金进入环保、生态领域。
  青岛银行还拥有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B类主承销商资格,是山东省获得该资格的唯一地方性法人银行。2022年,青岛银行中长期债务融资工具承销规模达到165.56亿元,承销规模居山东省第一名,有力支持了地方经济发展。
  今年以来,青岛银行成为全国第9家获批基金托管资格牌照的城商行,也是山东省首家获此牌照的地方性法人银行;持续第六年入列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名单,成为山东省内唯一入选的地方性法人金融机构;创设了全国首单绑定型信用风险缓释凭证,完成山东省首单双凭证支持的信用类债券的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