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一条“以花兴区”的花卉产业发展创新之路

牡丹区这场政协协商会别开生面

2023-07-26 作者: 王兆锋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王兆锋
   本报通讯员 郭丽 王文

  “很高兴参加牡丹区政协的协商会议,对于花卉产业我给大家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中国农科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秀新,在北京通过视频连线讲解花卉产业发展的情况。
  云南昆明国际花拍中心副总经理汪洋,在视频另一端说:“昆明国际花拍中心是全国花卉交易价格的风向标、晴雨表,欢迎大家前来参观考察。”
  日前,菏泽市牡丹区政协一场别开生面的协商会受到社会各界关注。会议采取市区政协现场联动、场内场外专家互动、区委书记直面委员的方式召开,会场不断传出热烈的掌声。
  牡丹区是全国唯一一个以花卉命名的县(区)级城市,素有“牡丹之都”的称号。为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做好特色文章,实现差异竞争、错位发展。今年初,区委、区政府、区政协联合下文,将“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花卉产业”确定为专题性常委会协商议题。同时把王世明等委员《关于大力发展牡丹芍药鲜切花等花卉产业的建议》列为1号提案,由区委书记尹茂林领办。
  区政协围绕此提案议题与市政协联合成立调研课题组。菏泽市政协副主席黄秀玲,率课题组开展了为期近4个月的调研,赴云南、海南考察学习,并于6月6日召开对口协商座谈会。这是市区两级政协联动助推花卉产业发展的有益尝试。
  牡丹区政协自3月份,陆续开展了10余次系列走访、座谈、协商。参与的委员认为,牡丹区花卉产业在种植、研发、市场营销等方面达到一定水平,但受多种因素制约,花卉产业发展潜力还未得到充分释放。主要表现在花卉产业链条不完整,产业链不完善,附加值偏低,产业价值没有充分挖掘出来;花卉产品结构不尽合理,没有在发展牡丹、芍药产业的同时,注重菊花、月季等其他花卉产业的提升与规模种植,形不成花卉产品错峰上市的局面;花卉种植缺乏集聚效应等。
  通过对花卉产业发展的调查,委员们认识到,花卉产业已成为现代农业中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新兴产业、朝阳产业。再加上牡丹区具有发展花卉产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传统资源,因此,要把以牡丹为主的花卉产业作为牡丹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全力加快发展,力争三年内花卉产业总产值达到200亿元,走出一条“以花兴区”的花卉产业发展创新之路。同时提出加强顶层设计、筑牢发展根基、健全产业发展链条、擦亮花卉特色品牌等14条合理化建议。积极争取政策,在牡丹农高区核心区和示范区建立“花卉种植基地保护区”,扩大花卉种植基地规模;全周期规划昆明国际花拍中心菏泽分中心,建立花卉拍卖流通体系,加强市场引导和市场服务,真正让分中心“落下来、留得住、长得大”;对现有花卉交易场所进行整合、提升、改造,规划建设花卉物流专业园区,建设北方重要的花卉交易集散中心;牢牢把握当前花卉产业发展的重大机遇,加快制定和实施《牡丹区花卉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全力打造推动牡丹区花卉高质量发展的齐鲁样板。
  “今天的协商会开出了高水平,委员们也都说出了心里话。一定要让这些金点子发出金灿灿的光,照亮牡丹区花卉产业发展的路子。”尹茂林说。
  □ 本报记者 王兆锋
   本报通讯员 郭丽 王文

  “很高兴参加牡丹区政协的协商会议,对于花卉产业我给大家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中国农科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秀新,在北京通过视频连线讲解花卉产业发展的情况。
  云南昆明国际花拍中心副总经理汪洋,在视频另一端说:“昆明国际花拍中心是全国花卉交易价格的风向标、晴雨表,欢迎大家前来参观考察。”
  日前,菏泽市牡丹区政协一场别开生面的协商会受到社会各界关注。会议采取市区政协现场联动、场内场外专家互动、区委书记直面委员的方式召开,会场不断传出热烈的掌声。
  牡丹区是全国唯一一个以花卉命名的县(区)级城市,素有“牡丹之都”的称号。为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做好特色文章,实现差异竞争、错位发展。今年初,区委、区政府、区政协联合下文,将“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花卉产业”确定为专题性常委会协商议题。同时把王世明等委员《关于大力发展牡丹芍药鲜切花等花卉产业的建议》列为1号提案,由区委书记尹茂林领办。
  区政协围绕此提案议题与市政协联合成立调研课题组。菏泽市政协副主席黄秀玲,率课题组开展了为期近4个月的调研,赴云南、海南考察学习,并于6月6日召开对口协商座谈会。这是市区两级政协联动助推花卉产业发展的有益尝试。
  牡丹区政协自3月份,陆续开展了10余次系列走访、座谈、协商。参与的委员认为,牡丹区花卉产业在种植、研发、市场营销等方面达到一定水平,但受多种因素制约,花卉产业发展潜力还未得到充分释放。主要表现在花卉产业链条不完整,产业链不完善,附加值偏低,产业价值没有充分挖掘出来;花卉产品结构不尽合理,没有在发展牡丹、芍药产业的同时,注重菊花、月季等其他花卉产业的提升与规模种植,形不成花卉产品错峰上市的局面;花卉种植缺乏集聚效应等。
  通过对花卉产业发展的调查,委员们认识到,花卉产业已成为现代农业中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新兴产业、朝阳产业。再加上牡丹区具有发展花卉产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传统资源,因此,要把以牡丹为主的花卉产业作为牡丹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全力加快发展,力争三年内花卉产业总产值达到200亿元,走出一条“以花兴区”的花卉产业发展创新之路。同时提出加强顶层设计、筑牢发展根基、健全产业发展链条、擦亮花卉特色品牌等14条合理化建议。积极争取政策,在牡丹农高区核心区和示范区建立“花卉种植基地保护区”,扩大花卉种植基地规模;全周期规划昆明国际花拍中心菏泽分中心,建立花卉拍卖流通体系,加强市场引导和市场服务,真正让分中心“落下来、留得住、长得大”;对现有花卉交易场所进行整合、提升、改造,规划建设花卉物流专业园区,建设北方重要的花卉交易集散中心;牢牢把握当前花卉产业发展的重大机遇,加快制定和实施《牡丹区花卉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全力打造推动牡丹区花卉高质量发展的齐鲁样板。
  “今天的协商会开出了高水平,委员们也都说出了心里话。一定要让这些金点子发出金灿灿的光,照亮牡丹区花卉产业发展的路子。”尹茂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