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新增一处全国自然教育基地
2023-07-21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高田 报道
本报聊城讯 近日,在由中国林学会举办的2023中国自然教育大会上,公布了第四批全国自然教育基地名单,东阿黄河国家森林公园管理服务中心成功上榜。
东阿黄河国家森林公园是全国首家在平原上建起的国家级黄河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达72%,有植物67科237种。其中,国槐、皂角、香椿等古树资源91株,野生动物300余种,园区内自然景观优美,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广阔。本次入选全国自然教育基地,是该单位充分发掘利用生态资源优势,结合自身特色,精心开展自然教育活动所取得的成绩,同时也为聊城的公众科普教育服务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为聊城开展自然教育活动提供了基础场所保障。
据介绍,东阿黄河国家森林公园已组建了自然教育研学团队,设计了黄河生态文化、花卉科普等自然教育课堂,累计接待中小学自然教育研学20余万人次。在该森林公园的带动下,东阿县王道口村成功入选首批山东省景区化村庄,艾山村成为我省第一批美丽村居试点建设村庄、乡村旅游重点村、景区化村庄,成功打造了景区带动周边村庄发展的乡村振兴模式。
本报聊城讯 近日,在由中国林学会举办的2023中国自然教育大会上,公布了第四批全国自然教育基地名单,东阿黄河国家森林公园管理服务中心成功上榜。
东阿黄河国家森林公园是全国首家在平原上建起的国家级黄河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达72%,有植物67科237种。其中,国槐、皂角、香椿等古树资源91株,野生动物300余种,园区内自然景观优美,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广阔。本次入选全国自然教育基地,是该单位充分发掘利用生态资源优势,结合自身特色,精心开展自然教育活动所取得的成绩,同时也为聊城的公众科普教育服务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为聊城开展自然教育活动提供了基础场所保障。
据介绍,东阿黄河国家森林公园已组建了自然教育研学团队,设计了黄河生态文化、花卉科普等自然教育课堂,累计接待中小学自然教育研学20余万人次。在该森林公园的带动下,东阿县王道口村成功入选首批山东省景区化村庄,艾山村成为我省第一批美丽村居试点建设村庄、乡村旅游重点村、景区化村庄,成功打造了景区带动周边村庄发展的乡村振兴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