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
2023-07-21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
|
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但在历史上,黄河频繁的决口和河流改道给沿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千百年来,诸多治水专家在黄河治理过程中歌吟的劳动号子,足可谱成一曲治水人的《黄河大合唱》。他们耕耘、漂流、抗争、歌唱,他们传承、创新、进取、变革。
近日,记者在济南兴隆家园见到了治黄专家李殿魁。采访交流中,这位85岁的老人,乐观豪爽、温和宽厚,让人如沐春风。或许是因为家乡出梁山好汉,记者能明显感受到他身上有一股子闯劲儿和外圆内方的“江湖气”。
品味到这位老人真诚的善意和宽厚的悲悯之后,谈话轻松愉悦。
李殿魁兴奋地说,一看见黄河和小清河就精神饱满。如今,他仍然对黄河治理不断提出新见解,山东交通学院空间发展研究院总工程师汪孟胜退休后,协助他在进行水利工程设计制图。
在李殿魁不疾不徐的述说中,记者越发真切地感受到他的家国情怀和黄河情怀,感受到他在黄河治理方面的作为与担当。更多的黄河治理故事还在继续……相信中华治水故事中,李殿魁的名字一定会永久镌刻。
近日,记者在济南兴隆家园见到了治黄专家李殿魁。采访交流中,这位85岁的老人,乐观豪爽、温和宽厚,让人如沐春风。或许是因为家乡出梁山好汉,记者能明显感受到他身上有一股子闯劲儿和外圆内方的“江湖气”。
品味到这位老人真诚的善意和宽厚的悲悯之后,谈话轻松愉悦。
李殿魁兴奋地说,一看见黄河和小清河就精神饱满。如今,他仍然对黄河治理不断提出新见解,山东交通学院空间发展研究院总工程师汪孟胜退休后,协助他在进行水利工程设计制图。
在李殿魁不疾不徐的述说中,记者越发真切地感受到他的家国情怀和黄河情怀,感受到他在黄河治理方面的作为与担当。更多的黄河治理故事还在继续……相信中华治水故事中,李殿魁的名字一定会永久镌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