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嫁接工”品牌越擦越亮

2023-07-07 作者: 孙亚飞 来源: 大众日报
  □记 者 孙亚飞
   通讯员 徐运华 徐婷婷 报道
  本报莘县讯 “我们用拇指和食指捏住这个砧木胚轴,慢慢用嫁接签切去南瓜苗的腋芽,只保留两片子叶,然后把黄瓜子叶与南瓜子叶呈十字形接穗、插牢,这样一棵嫁接苗就基本成了。”6月27日,在莘县妹冢镇牛庄村的一处黄瓜大棚内,10多名黄瓜种植户围坐在“鲁西嫁接工”花艳霞的身边,认真学习嫁接技术。
  2021年,依靠扶贫政策脱贫的花艳霞经人介绍,开始接触种苗嫁接,走上了致富路。“一个熟练的嫁接工,几秒钟就能完成一次嫁接。这个手艺学好了,挣钱挺容易。”花艳霞告诉记者,在镇上举办的种苗嫁接技术培训班上,她逐渐掌握了芽接、劈接、贴接、插接等技能。如今年过50岁的她在莘县统一安排下,经常乘飞机外出打工。“现在嫁接一棵苗大约能挣1毛5分钱,我一天能嫁接五六千棵苗,一个月能挣6000到10000多块钱。”花艳霞说。
  莘县是“中国蔬菜第一县”,拥有连栋温室和日光温室育苗企业1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蔬菜育苗企业20家,年产优质蔬菜种苗20亿株。这为莘县培育本土嫁接工提供了丰富的技能培训和就近就业平台。
  “为帮助更多困难群众就业增收,我们不仅充分发挥现有育苗企业的技术优势,多层次开展嫁接培训课,让附近村庄的嫁接工拥有更多实操机会,还依托莘县劳动创业培训学校开展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帮助他们尽快上岗就业。”莘县乡村振兴局分管行业社会工作的负责人张怀彪介绍,莘县将培育“鲁西嫁接工”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有力抓手,成功创建了省级“鲁西嫁接工”特色劳务品牌,打造出极具莘县特色的“人才就业名片”。
  “如今,‘鲁西嫁接工’已然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字招牌。”莘县大王寨镇党委副书记种伟敏表示,在县委、县政府的指导下,该镇优先与脱贫户对接,做好技术培训、职业指导、市场咨询等一条龙服务。目前,全镇成功培育嫁接工100余人,其中脱贫户近40人,且人数还在逐年增加。
  当前,一支由万余人组成的“鲁西嫁接工”队,为莘县拓展全国市场奠定了基础。“我们采用‘劳务+技术+种苗’的多向输出模式,动员嫁接工赴外地开展技术服务,承接国内外蔬菜种苗嫁接业务。”莘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副主任丁铁军告诉记者,为保障“鲁西嫁接工”的品牌影响力,莘县从众多嫁接工中精挑细选出3000余名优秀嫁接工长期飞往广西、宁夏、新疆、安徽、海南、云南等地开展技术服务,人均年收入可达8万元,仅此一项每年就使莘县农业技能人才增收2亿余元。“外出嫁接工的优质服务将‘鲁西嫁接工’的品牌越擦越亮。目前,我们已与山东安信、厦门如意情、云南春晓、宁夏天瑞、沈阳依农等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记 者 孙亚飞
   通讯员 徐运华 徐婷婷 报道
  本报莘县讯 “我们用拇指和食指捏住这个砧木胚轴,慢慢用嫁接签切去南瓜苗的腋芽,只保留两片子叶,然后把黄瓜子叶与南瓜子叶呈十字形接穗、插牢,这样一棵嫁接苗就基本成了。”6月27日,在莘县妹冢镇牛庄村的一处黄瓜大棚内,10多名黄瓜种植户围坐在“鲁西嫁接工”花艳霞的身边,认真学习嫁接技术。
  2021年,依靠扶贫政策脱贫的花艳霞经人介绍,开始接触种苗嫁接,走上了致富路。“一个熟练的嫁接工,几秒钟就能完成一次嫁接。这个手艺学好了,挣钱挺容易。”花艳霞告诉记者,在镇上举办的种苗嫁接技术培训班上,她逐渐掌握了芽接、劈接、贴接、插接等技能。如今年过50岁的她在莘县统一安排下,经常乘飞机外出打工。“现在嫁接一棵苗大约能挣1毛5分钱,我一天能嫁接五六千棵苗,一个月能挣6000到10000多块钱。”花艳霞说。
  莘县是“中国蔬菜第一县”,拥有连栋温室和日光温室育苗企业1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蔬菜育苗企业20家,年产优质蔬菜种苗20亿株。这为莘县培育本土嫁接工提供了丰富的技能培训和就近就业平台。
  “为帮助更多困难群众就业增收,我们不仅充分发挥现有育苗企业的技术优势,多层次开展嫁接培训课,让附近村庄的嫁接工拥有更多实操机会,还依托莘县劳动创业培训学校开展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帮助他们尽快上岗就业。”莘县乡村振兴局分管行业社会工作的负责人张怀彪介绍,莘县将培育“鲁西嫁接工”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有力抓手,成功创建了省级“鲁西嫁接工”特色劳务品牌,打造出极具莘县特色的“人才就业名片”。
  “如今,‘鲁西嫁接工’已然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字招牌。”莘县大王寨镇党委副书记种伟敏表示,在县委、县政府的指导下,该镇优先与脱贫户对接,做好技术培训、职业指导、市场咨询等一条龙服务。目前,全镇成功培育嫁接工100余人,其中脱贫户近40人,且人数还在逐年增加。
  当前,一支由万余人组成的“鲁西嫁接工”队,为莘县拓展全国市场奠定了基础。“我们采用‘劳务+技术+种苗’的多向输出模式,动员嫁接工赴外地开展技术服务,承接国内外蔬菜种苗嫁接业务。”莘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副主任丁铁军告诉记者,为保障“鲁西嫁接工”的品牌影响力,莘县从众多嫁接工中精挑细选出3000余名优秀嫁接工长期飞往广西、宁夏、新疆、安徽、海南、云南等地开展技术服务,人均年收入可达8万元,仅此一项每年就使莘县农业技能人才增收2亿余元。“外出嫁接工的优质服务将‘鲁西嫁接工’的品牌越擦越亮。目前,我们已与山东安信、厦门如意情、云南春晓、宁夏天瑞、沈阳依农等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