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智囊团献计乡村振兴
2023-07-04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记 者 孙亚飞
通讯员 郭素彦 商贺 报道
本报阳谷讯 “鲁西南地区普遍存在光伏能源就地消纳压力大的难题。我们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赴阳谷支队进驻后,组织多次入户调研,确定了‘光伏能源助力乡村振兴’的主题,希望运用专业特长,提高当地光伏能源使用效率,助推阳谷打造‘嵌入式零碳社区’样板区。”6月28日,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赴阳谷支队队长、清华大学电机系博士陈柏翰说。
6月20日,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赴阳谷支队一行18人,走进阳谷县侨润街道“春和八里”衔接乡村振兴示范区,开展实践调研活动。学生们走村入户,一条条乡村振兴“金点子”给当地群众留下深刻印象。
位于“春和八里”衔接乡村振兴示范区内的国庄村,是一个有着100多年粉条生产历史的专业村,年产粉条200多万斤。“我们‘国庄粉条’通常利用1月份和2月份的低温天气生产,这也成为制约我们发展的主要原因。清华大学的同学们来村调研了解这一情况后,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支持。比如为了提高‘国庄粉条’品牌影响力,同学们为我们专门设计了产品LOGO,他们还通过线上销售,帮助‘国庄粉条’从每斤8元卖到了每斤10元。”阳谷县侨润街道国庄村党支部书记国金尚告诉记者,座谈中,有的同学提出了发展预制菜的想法,助农增收。
“通过与清华大学的同学们交流,我们决定在国庄村增设冷库,帮助国庄村一年四季生产粉条,而冷库所需电量,则可使用储备的光伏能源。”阳谷县侨润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石学阔告诉记者,“春和八里”衔接乡村振兴示范区积极响应“零碳社区”号召,通过与清华大学合作,努力打造“零碳社区”的齐鲁样板、阳谷模式。“目前,示范区建有光伏发电项目890千瓦。为了消纳这些电能,清华大学的同学们也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比如在用电高峰期,我们可以利用辖区运输车辆储存多余产能,进而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通讯员 郭素彦 商贺 报道
本报阳谷讯 “鲁西南地区普遍存在光伏能源就地消纳压力大的难题。我们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赴阳谷支队进驻后,组织多次入户调研,确定了‘光伏能源助力乡村振兴’的主题,希望运用专业特长,提高当地光伏能源使用效率,助推阳谷打造‘嵌入式零碳社区’样板区。”6月28日,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赴阳谷支队队长、清华大学电机系博士陈柏翰说。
6月20日,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赴阳谷支队一行18人,走进阳谷县侨润街道“春和八里”衔接乡村振兴示范区,开展实践调研活动。学生们走村入户,一条条乡村振兴“金点子”给当地群众留下深刻印象。
位于“春和八里”衔接乡村振兴示范区内的国庄村,是一个有着100多年粉条生产历史的专业村,年产粉条200多万斤。“我们‘国庄粉条’通常利用1月份和2月份的低温天气生产,这也成为制约我们发展的主要原因。清华大学的同学们来村调研了解这一情况后,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支持。比如为了提高‘国庄粉条’品牌影响力,同学们为我们专门设计了产品LOGO,他们还通过线上销售,帮助‘国庄粉条’从每斤8元卖到了每斤10元。”阳谷县侨润街道国庄村党支部书记国金尚告诉记者,座谈中,有的同学提出了发展预制菜的想法,助农增收。
“通过与清华大学的同学们交流,我们决定在国庄村增设冷库,帮助国庄村一年四季生产粉条,而冷库所需电量,则可使用储备的光伏能源。”阳谷县侨润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石学阔告诉记者,“春和八里”衔接乡村振兴示范区积极响应“零碳社区”号召,通过与清华大学合作,努力打造“零碳社区”的齐鲁样板、阳谷模式。“目前,示范区建有光伏发电项目890千瓦。为了消纳这些电能,清华大学的同学们也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比如在用电高峰期,我们可以利用辖区运输车辆储存多余产能,进而降低企业生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