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民”之心做好调研

2023-07-04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刁清华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大兴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赓续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体现,是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正做到为民造福。
  坚定“为了人民”的根本立场。高质量的调查研究是制定大政方针的重要依据,是为人民服务的重要基础。因此,调查研究必须坚定“为了人民”这一根本立场,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为群众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这要求我们端正调研态度,不能满足于看材料、听报告、关注网络上的信息,而要真正扑下身子深入基层,身体力行、亲力亲为。只有多走一走,看一看,才能搞清楚实际情况,才能听到实话,察到实情,收到实效。要改进调研作风,不能在调查研究中乱折腾,坚决杜绝劳民伤财的行为,做到轻车简从、减少管制,避免干扰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要完善调研方式,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与他们交流,拉近彼此间的距离,真正融入群众,通过高质量的调查研究把情况摸准、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为人民群众解决他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坚持“依靠人民”的工作方法。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来自基层的经验和办法有助于我们更有针对性地制定出符合实际的方针政策,让党的政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进而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因此,调查研究必须坚持“依靠人民”的工作方法,善于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多向人民群众学习、拜人民为师,将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汇聚成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磅礴力量。基层是最大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依靠人民”做好调查研究,要求我们继续弘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经常下基层、接地气,避免“蜻蜓点水”式调研,不能满足于听听、转转、看看,而要真正深入到人民群众当中;不仅看光鲜、典型的地方,也要看复杂、困难的地方,既要深入、又要全面,虚心向人民群众请教学习,善于从人民群众中获得好点子、好方法、好创意,把人民群众的经验办法总结好、用起来,让调查研究充分发挥好听民声、察民情、汇民智的重要作用,真正实现调查研究“靠人民”。
  明确“造福人民”的根本目标。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调查研究作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必须明确“为民造福”这一目标,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支持不支持、满意不满意作为判断调研结果好坏的标准,通过解决好人民的问题、维护好人民的利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让调查研究真正“造福人民”,要求我们聚焦群众需求,紧盯民生领域存在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找准调研的主攻方向,将目标定位到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上,锚定目标精准发力、久久为功。要坚持效果导向,不能形成一篇调研报告就给调查研究画上“圆满的句号”,要看问题有没有得到解决,群众满不满意。在调查研究中,我们要确立好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同时,还要将总结出的好经验、提出的好措施、制定的好政策及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解决具体问题,坚决避免只追求调研报告写得好不好、不管政策措施落不落实的“纸上谈兵”之举。在实践的过程中,还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改进和完善对策措施,确保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让调查研究真正实现“为民造福”。
  总之,新时代新征程,全党大兴调查研究,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定“为了人民”的根本立场,坚持“依靠人民”的工作方法,推动调查研究走深走心走实,用实实在在的成效“造福人民”。
  □ 刁清华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大兴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赓续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体现,是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正做到为民造福。
  坚定“为了人民”的根本立场。高质量的调查研究是制定大政方针的重要依据,是为人民服务的重要基础。因此,调查研究必须坚定“为了人民”这一根本立场,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为群众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这要求我们端正调研态度,不能满足于看材料、听报告、关注网络上的信息,而要真正扑下身子深入基层,身体力行、亲力亲为。只有多走一走,看一看,才能搞清楚实际情况,才能听到实话,察到实情,收到实效。要改进调研作风,不能在调查研究中乱折腾,坚决杜绝劳民伤财的行为,做到轻车简从、减少管制,避免干扰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要完善调研方式,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与他们交流,拉近彼此间的距离,真正融入群众,通过高质量的调查研究把情况摸准、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为人民群众解决他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坚持“依靠人民”的工作方法。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来自基层的经验和办法有助于我们更有针对性地制定出符合实际的方针政策,让党的政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进而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因此,调查研究必须坚持“依靠人民”的工作方法,善于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多向人民群众学习、拜人民为师,将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汇聚成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磅礴力量。基层是最大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依靠人民”做好调查研究,要求我们继续弘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经常下基层、接地气,避免“蜻蜓点水”式调研,不能满足于听听、转转、看看,而要真正深入到人民群众当中;不仅看光鲜、典型的地方,也要看复杂、困难的地方,既要深入、又要全面,虚心向人民群众请教学习,善于从人民群众中获得好点子、好方法、好创意,把人民群众的经验办法总结好、用起来,让调查研究充分发挥好听民声、察民情、汇民智的重要作用,真正实现调查研究“靠人民”。
  明确“造福人民”的根本目标。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调查研究作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必须明确“为民造福”这一目标,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支持不支持、满意不满意作为判断调研结果好坏的标准,通过解决好人民的问题、维护好人民的利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让调查研究真正“造福人民”,要求我们聚焦群众需求,紧盯民生领域存在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找准调研的主攻方向,将目标定位到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上,锚定目标精准发力、久久为功。要坚持效果导向,不能形成一篇调研报告就给调查研究画上“圆满的句号”,要看问题有没有得到解决,群众满不满意。在调查研究中,我们要确立好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同时,还要将总结出的好经验、提出的好措施、制定的好政策及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解决具体问题,坚决避免只追求调研报告写得好不好、不管政策措施落不落实的“纸上谈兵”之举。在实践的过程中,还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改进和完善对策措施,确保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让调查研究真正实现“为民造福”。
  总之,新时代新征程,全党大兴调查研究,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定“为了人民”的根本立场,坚持“依靠人民”的工作方法,推动调查研究走深走心走实,用实实在在的成效“造福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