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起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数字化管理“智慧核芯”

安丘食用农产品有了“电子安全码”

2023-06-14 作者: 都镇强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 报 记 者 都镇强
  本报通讯员 单 娜 赵玉峰

  在安丘大汶河万润果蔬专业合作社樱桃种植大棚内,成熟的樱桃饱满诱人。记者注意到每盒樱桃外包装上贴有一张“电子安全码”,购买方扫一扫,种植户信息、检测结果等详细信息一目了然。
  “这个食用农产品‘电子安全码’,相当于给产品带上了一个‘身份证’,通过智慧平台溯源管理,信息可查询,源头可追溯。”派驻大汶河食用农产品安全管理服务员杨璐说,这个“身份证”作用可不小,既能让樱桃等散装农产品有源可溯,还能督促经营主体从根源上提升农产品质量。
  应用农产品“电子安全码”是安丘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迈向智慧治理的一个缩影。
  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上,各种农作物种植信息跃然电子屏幕上,一目了然。“我们创新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管理服务平台,这个平台涵盖普查、检测、监管、执法、服务五大功能,对农产品实行‘从土壤到餐桌’全链条数字化监管。”安丘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服务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李坤清说。
  借助卫星遥感、天地图比对、现场核实等手段,安丘将60余万个耕地地块、9万余个种植主体、70余种农产品种植、加工、存储、销售等全链条信息全部纳入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绘制电子地图,直观展示每种农产品的种植面积、品种、交易信息、市场价格等内容。
  “今年全市大葱、姜、草莓、樱桃等农作物种植面积有多少?价格如何波动?种植户数量多少?通过智慧监管平台,一切尽在掌握。”安丘市农安中心智慧监管技术专员房健指着屏幕说。
  安丘市建立智慧监管平台,为的是用数据精确抓质量安全。他们通过全链条主体信息数据库,实施“测、监”一体联动机制,将精准科学抽样、高效快检筛查与精准定量查验相结合,快速锁定重点区域、重点品种、重点农药等重点监管对象,实现监管闭环,工作效率、准确率大大提升。去年以来,安丘市共完成70余个果蔬品种抽样检测8万余批次,国内标准合格率99.7%,国际标准合格率99.4%。同时,借助现场取样,进一步核实地块种植信息,让数据库实时更新信息更加准确有效。
  安丘市创新应用质量监管“电子安全码”,将承诺达标合格、实名制、追溯、信用评价等功能汇集,赋予每个种植、加工、销售主体专属“电子身份证”,由“管菜”转变为“管人”。一旦农产品出现任何质量问题,便可追根溯源,查找到相应种植和生产经营主体,重点监管,从根源上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做到“信息可视化、交易可存储、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跟踪、身份可查询、责任可认定”的智慧化质量安全监管。目前,已将全市近10万个主体的日常质量安全监管状态与其专属“电子安全码”实时关联。
  “我们通过建立全链条主体信息数据库、应用质量监管‘电子安全码’,搭建起数字化管理‘智慧核芯’,加快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从传统管控到数字治理转变。”李坤清说。
  □ 本 报 记 者 都镇强
  本报通讯员 单 娜 赵玉峰

  在安丘大汶河万润果蔬专业合作社樱桃种植大棚内,成熟的樱桃饱满诱人。记者注意到每盒樱桃外包装上贴有一张“电子安全码”,购买方扫一扫,种植户信息、检测结果等详细信息一目了然。
  “这个食用农产品‘电子安全码’,相当于给产品带上了一个‘身份证’,通过智慧平台溯源管理,信息可查询,源头可追溯。”派驻大汶河食用农产品安全管理服务员杨璐说,这个“身份证”作用可不小,既能让樱桃等散装农产品有源可溯,还能督促经营主体从根源上提升农产品质量。
  应用农产品“电子安全码”是安丘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迈向智慧治理的一个缩影。
  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上,各种农作物种植信息跃然电子屏幕上,一目了然。“我们创新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管理服务平台,这个平台涵盖普查、检测、监管、执法、服务五大功能,对农产品实行‘从土壤到餐桌’全链条数字化监管。”安丘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服务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李坤清说。
  借助卫星遥感、天地图比对、现场核实等手段,安丘将60余万个耕地地块、9万余个种植主体、70余种农产品种植、加工、存储、销售等全链条信息全部纳入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绘制电子地图,直观展示每种农产品的种植面积、品种、交易信息、市场价格等内容。
  “今年全市大葱、姜、草莓、樱桃等农作物种植面积有多少?价格如何波动?种植户数量多少?通过智慧监管平台,一切尽在掌握。”安丘市农安中心智慧监管技术专员房健指着屏幕说。
  安丘市建立智慧监管平台,为的是用数据精确抓质量安全。他们通过全链条主体信息数据库,实施“测、监”一体联动机制,将精准科学抽样、高效快检筛查与精准定量查验相结合,快速锁定重点区域、重点品种、重点农药等重点监管对象,实现监管闭环,工作效率、准确率大大提升。去年以来,安丘市共完成70余个果蔬品种抽样检测8万余批次,国内标准合格率99.7%,国际标准合格率99.4%。同时,借助现场取样,进一步核实地块种植信息,让数据库实时更新信息更加准确有效。
  安丘市创新应用质量监管“电子安全码”,将承诺达标合格、实名制、追溯、信用评价等功能汇集,赋予每个种植、加工、销售主体专属“电子身份证”,由“管菜”转变为“管人”。一旦农产品出现任何质量问题,便可追根溯源,查找到相应种植和生产经营主体,重点监管,从根源上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做到“信息可视化、交易可存储、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跟踪、身份可查询、责任可认定”的智慧化质量安全监管。目前,已将全市近10万个主体的日常质量安全监管状态与其专属“电子安全码”实时关联。
  “我们通过建立全链条主体信息数据库、应用质量监管‘电子安全码’,搭建起数字化管理‘智慧核芯’,加快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从传统管控到数字治理转变。”李坤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