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市岚山区教育和体育局
“23451”机制赋能教育提质增效
2023-06-08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马皓天 报道
本报日照讯 今年以来,日照市岚山区教育和体育局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全系统大兴调查研究,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实施“23451”工作机制,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品质。
用好“两个作用”,固堡垒、当先锋,强化党建引领。一是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着力强基固本,进一步规范各学校、幼儿园的党建工作,严肃党内组织生活的开展,出台相关文件,深化“一校一品”“书记突破项目”“党员优质课”品牌创建。二是发挥党员教师先锋模范作用。打造党员示范岗,评选党员优质课,真正让党员教师亮身份、有目标、作表率。用好党员教师和骨干教师“双培养”机制,在教学一线争创100个党员示范岗,有力提升党员教师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
调动“三个积极性”,搭平台、巧沟通,凝聚共育合力。积极落实《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坚持办好一个“学校”、设立两个“日子”、加强“三委”建设,深化“千名教师进万家”活动,充分调动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积极性,创新家长学校合作模式。本学期各学校普遍组织2次以上家庭教育指导活动。利用学校开放日、家长接待日,坚持开门办学,让家长深入了解学校制度、孩子情况,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校活动,画出共育同心圆。同时,用好校外教育“智囊团”和“代言人”,强化家委会、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校外监督委员会建设,努力打造1000个双向奔赴、共育共赢的家校融合型典范家庭。
深化“四有”意识,强专业、促提升,锻造名优队伍。以争创“四有”好老师为抓手,实施“星火工程”(2023—2025年)三年行动计划,夯实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根基。开展“三问三述三评”活动,全面涵养师德师风。加强教师人才引育,通过社会公开招聘、校园招聘、公费师范生签约等途径,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力争更多优秀教师加入岚山教师队伍,做大优秀教师人才基数。着力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推进“新星—新秀—骨干—名师”进阶式教师教学发展路径,实施青年教师研习、青蓝工程导航、专业实践锻炼等培训“三部曲”计划,启动新一轮“三名”工程建设,新增20名省市区“三名”人才,完善20个“名师名校长”工作室,新培养优秀骨干教师100名,全方位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推动“五进”管理,深教研、增动力,大兴调查研究。开展全区教育系统教师干部进校园、进课堂、进教研组、进级部、进家庭“五进”活动,沉浸式下沉一线抓管理、抓教研,深挖课堂教学潜力,一体化推动推门听课、集体备课、主题教研、观课磨课等教研工作。开学以来,已深入全区所有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开展活动200余次,听评课300多节。实施强校扩优行动,以集团化、联盟化等方式,强化城乡学校“1+1”共建机制,30所学校结对15个教研共同体,打造深度教研新的“发展极”。推进农村学校协作发展共同体和城乡学校结对发展共同体建设,做实“北四乡镇”教研协作共同体发展,组织开展乡镇间联片教研20余次,实现所有学科教研全覆盖。聚力培育教学成果。常态化开展订单式教研、沉浸式教研和驻校教研等活动,引领学校优质发展,着力打造30个勤思考、乐探究、善实践的教研组,60个有凝聚力、战斗力和创新力的级部,100节有引领力、影响力的优质课堂。
守牢“一排”底线,强服务、严保障,夯实发展根基。运用写实方法推动安全生产制度落实,每季度召开全区学校(校车)安全生产会议,实施安全“1+3+X”课程体系,不断筑牢校园安全屏障。强化人防、物防、技防能力建设,封闭化管理100%,一键式报警、视频监控与公安联网100%,专职保安员配备100%,护学岗设置100%。抓实校园食品安全,坚持明厨亮灶、校长陪餐,采取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等形式,开展食堂规范化创建和星级食堂自评工作,全面提升学校食堂管理水平。统筹建构意识形态、考试考务、心理健康教育等安全体系,为全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本报日照讯 今年以来,日照市岚山区教育和体育局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全系统大兴调查研究,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实施“23451”工作机制,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品质。
用好“两个作用”,固堡垒、当先锋,强化党建引领。一是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着力强基固本,进一步规范各学校、幼儿园的党建工作,严肃党内组织生活的开展,出台相关文件,深化“一校一品”“书记突破项目”“党员优质课”品牌创建。二是发挥党员教师先锋模范作用。打造党员示范岗,评选党员优质课,真正让党员教师亮身份、有目标、作表率。用好党员教师和骨干教师“双培养”机制,在教学一线争创100个党员示范岗,有力提升党员教师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
调动“三个积极性”,搭平台、巧沟通,凝聚共育合力。积极落实《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坚持办好一个“学校”、设立两个“日子”、加强“三委”建设,深化“千名教师进万家”活动,充分调动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积极性,创新家长学校合作模式。本学期各学校普遍组织2次以上家庭教育指导活动。利用学校开放日、家长接待日,坚持开门办学,让家长深入了解学校制度、孩子情况,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校活动,画出共育同心圆。同时,用好校外教育“智囊团”和“代言人”,强化家委会、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校外监督委员会建设,努力打造1000个双向奔赴、共育共赢的家校融合型典范家庭。
深化“四有”意识,强专业、促提升,锻造名优队伍。以争创“四有”好老师为抓手,实施“星火工程”(2023—2025年)三年行动计划,夯实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根基。开展“三问三述三评”活动,全面涵养师德师风。加强教师人才引育,通过社会公开招聘、校园招聘、公费师范生签约等途径,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力争更多优秀教师加入岚山教师队伍,做大优秀教师人才基数。着力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推进“新星—新秀—骨干—名师”进阶式教师教学发展路径,实施青年教师研习、青蓝工程导航、专业实践锻炼等培训“三部曲”计划,启动新一轮“三名”工程建设,新增20名省市区“三名”人才,完善20个“名师名校长”工作室,新培养优秀骨干教师100名,全方位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推动“五进”管理,深教研、增动力,大兴调查研究。开展全区教育系统教师干部进校园、进课堂、进教研组、进级部、进家庭“五进”活动,沉浸式下沉一线抓管理、抓教研,深挖课堂教学潜力,一体化推动推门听课、集体备课、主题教研、观课磨课等教研工作。开学以来,已深入全区所有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开展活动200余次,听评课300多节。实施强校扩优行动,以集团化、联盟化等方式,强化城乡学校“1+1”共建机制,30所学校结对15个教研共同体,打造深度教研新的“发展极”。推进农村学校协作发展共同体和城乡学校结对发展共同体建设,做实“北四乡镇”教研协作共同体发展,组织开展乡镇间联片教研20余次,实现所有学科教研全覆盖。聚力培育教学成果。常态化开展订单式教研、沉浸式教研和驻校教研等活动,引领学校优质发展,着力打造30个勤思考、乐探究、善实践的教研组,60个有凝聚力、战斗力和创新力的级部,100节有引领力、影响力的优质课堂。
守牢“一排”底线,强服务、严保障,夯实发展根基。运用写实方法推动安全生产制度落实,每季度召开全区学校(校车)安全生产会议,实施安全“1+3+X”课程体系,不断筑牢校园安全屏障。强化人防、物防、技防能力建设,封闭化管理100%,一键式报警、视频监控与公安联网100%,专职保安员配备100%,护学岗设置100%。抓实校园食品安全,坚持明厨亮灶、校长陪餐,采取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等形式,开展食堂规范化创建和星级食堂自评工作,全面提升学校食堂管理水平。统筹建构意识形态、考试考务、心理健康教育等安全体系,为全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