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美德信用建设融入社区基层治理

东营提升居民幸福指数有妙招

2023-06-08 作者: 贾瑞君 李广寅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贾瑞君 李广寅
  通讯员 魏雪英 报道
  本报东营讯 6月5日,在东营市东营区文汇街道北胜社区“有邻邮局”内,货架上各类洗化用品、粮油副食摆放得整整齐齐,每一件物品都被明码标“价”。居民们用参与志愿服务、公益事业、社区治理等方式积攒的信用积分邮票兑换生活用品,累计积分越多,兑换的物品价值就越高。
  今年以来,东营市将志愿服务与美德信用相结合,突出志愿服务在美德信用建设中的优势地位,通过美德信用赋分的形式,促进志愿服务工作在基层治理中“提质增效”,涌现出了“黄河春苗”“乐享银龄”“海河暖阳”“四有五为”等志愿服务项目。此外,东营市还通过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爱心义诊、暖心陪伴等一系列爱心行动,组织志愿者以健康义诊、爱心助学、免费维修家电等贴心方式拉近百姓距离,为群众提供帮扶,让文明“抬头可见,低头可现”,也让“美德信用+志愿服务”助力幸福社区“活力加倍”。
  为深化幸福社区建设,东营市近年来积极探索“美德信用+”体系建设,将美德信用建设融入社区基层治理,持续激发居民主动性,助力建强基层服务阵地、完善社区服务机制,让美德信用融入心、践于行,将诚信意识、诚信文化根植于居民心中。
  连日来,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田庄社区,身着红马甲的“语润东城”百姓宣讲队成了一道美丽风景线。活动中,志愿者通过面对面拉家常、发放诚信经营宣传单等方式,普及诚信经营知识,宣传引导广大商贩、村民积极参与诚实守信、自律互信的美德信用良好环境营造中来。
  东营市立足自身实际,着力打造符合东营发展实际的特色宣讲品牌,组建多支宣讲志愿服务队,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阵地资源,广泛开展美德健康生活方式进机关、进社区、进家庭等活动。“声动油城”“板凳课堂”“垦地有声”等一个个鲜活的宣讲品牌,让美德健康生活方式、移风易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教育等理论“声”入人心。
  不仅如此,东营市还持续深化“喜事新办、厚养礼葬、勤俭节约、文明礼式”移风易俗行动,出台《关于推进婚俗改革 持续深化移风易俗的工作方案》,将美德和信用融入其中,发挥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作用,引导广大群众自觉抵制婚丧事宜大操大办、封建迷信等不良风俗,取得了良好的成果,进一步提升了辖区居民幸福指数。
  □记者 贾瑞君 李广寅
  通讯员 魏雪英 报道
  本报东营讯 6月5日,在东营市东营区文汇街道北胜社区“有邻邮局”内,货架上各类洗化用品、粮油副食摆放得整整齐齐,每一件物品都被明码标“价”。居民们用参与志愿服务、公益事业、社区治理等方式积攒的信用积分邮票兑换生活用品,累计积分越多,兑换的物品价值就越高。
  今年以来,东营市将志愿服务与美德信用相结合,突出志愿服务在美德信用建设中的优势地位,通过美德信用赋分的形式,促进志愿服务工作在基层治理中“提质增效”,涌现出了“黄河春苗”“乐享银龄”“海河暖阳”“四有五为”等志愿服务项目。此外,东营市还通过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爱心义诊、暖心陪伴等一系列爱心行动,组织志愿者以健康义诊、爱心助学、免费维修家电等贴心方式拉近百姓距离,为群众提供帮扶,让文明“抬头可见,低头可现”,也让“美德信用+志愿服务”助力幸福社区“活力加倍”。
  为深化幸福社区建设,东营市近年来积极探索“美德信用+”体系建设,将美德信用建设融入社区基层治理,持续激发居民主动性,助力建强基层服务阵地、完善社区服务机制,让美德信用融入心、践于行,将诚信意识、诚信文化根植于居民心中。
  连日来,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田庄社区,身着红马甲的“语润东城”百姓宣讲队成了一道美丽风景线。活动中,志愿者通过面对面拉家常、发放诚信经营宣传单等方式,普及诚信经营知识,宣传引导广大商贩、村民积极参与诚实守信、自律互信的美德信用良好环境营造中来。
  东营市立足自身实际,着力打造符合东营发展实际的特色宣讲品牌,组建多支宣讲志愿服务队,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阵地资源,广泛开展美德健康生活方式进机关、进社区、进家庭等活动。“声动油城”“板凳课堂”“垦地有声”等一个个鲜活的宣讲品牌,让美德健康生活方式、移风易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教育等理论“声”入人心。
  不仅如此,东营市还持续深化“喜事新办、厚养礼葬、勤俭节约、文明礼式”移风易俗行动,出台《关于推进婚俗改革 持续深化移风易俗的工作方案》,将美德和信用融入其中,发挥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作用,引导广大群众自觉抵制婚丧事宜大操大办、封建迷信等不良风俗,取得了良好的成果,进一步提升了辖区居民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