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岸新区长江路街道提升城市环境品质
青山碧水 洁净秀美
2023-06-07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杨国胜 张忠德
“现在,我每天早上都会来这里锻炼。出了小区,步行十分钟就到。天气好时,登上山顶看海,心旷神怡!”提起新建的花科子山头公园,家住青岛西海岸新区长江路街道的市民徐先生赞不绝口。
漫山吐绿,草木葱茏。今年“五一”期间,长江路街道辖区内的花科子山、徐山、小黄山和莲花山等5处山头公园迎来了大量市民和游客,登山赏海,休闲健身,一派人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这5处山头公园成为西海岸新区新晋“网红打卡点”。
“在整治之初,街道就确定了修复生态、完善设施的同时,赋予其各具特色文化内涵的整体思路。”长江路街道城市管理中心负责人董玉宝介绍。以花科子山公园为例,将丰富醇厚的民族文化融入自然风光,设置民族林、景观小品和宣传牌等民族文化元素,讲述民族团结故事,将其打造成为西海岸新区首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基地。
“山头公园整治总投资约1.7亿元,既注重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又要满足市民亲近自然、户外活动的需求,搭建城市社交休闲娱乐新场景。为市民提供了公共活动空间,提升了群众幸福指数。”董玉宝说。
河中碧波荡漾,两岸芳草萋萋。长江路街道位于西海岸新区东部主城区,6条河流蜿蜒流转穿城而过,如何让河道治理与城区环境相得益彰,实现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这极为考验城市治理智慧。
前不久,长江路街道对江山瑞城小区西侧的岔河东岸进行了提升改造,清理枯死树木栽种花草,维修加固护栏,平整小广场地面,清理河面漂浮物,更新河道微景观。这是长江路街道落实完善“河长制”的一个缩影。
长江路街道党工委宣传统战委员、武装部部长刘运宝介绍:“今年以来,我们对岔河和窝洛子河等河流查污溯源,建立完善的养护队伍和常态化河道保洁机制,全面打响碧水保卫战。”
在构建“青山碧水”城市生态环境的基础上,长江路街道以人为本,下大力气整治市民反映强烈的人居环境问题。
江山路第一小学东墙外路面,下雨时泥泞难走,现在铺设了人行道;四季山路将绿植移栽后铺设人行道板;华苑新村路面铺装沥青、人行道铺设透水砖、新装古力井盖……今年,长江路街道启动实施68项城市“微更新”,计划总投资800万元,解决辖区内人行道板和道路破损以及绿化缺失等问题。“现已完成64处,剩余的也在加紧推进,完成后城区环境档次将进一步提升。”刘运宝说。
垃圾分类既是城市人居环境优化的应有之义,也折射出城市文明水平的高低。在长江路街道名嘉汇小区,居民在AI自动识别处置平台前“刷脸”后,将垃圾投放至箱体内,系统会自动识别投放垃圾分类的准确率,并通过平台反馈至物业,物业根据提示可上门精准指导服务。在观海苑小区,物业保洁员包楼入户宣传,点对点上门耐心做工作;在收集点和宣传栏设置“红黑榜”,坚持垃圾桶边说法、垃圾桶边执法,“我要分”成为小区业主新时尚……在西海岸新区,长江路街道成为首批“青岛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街道”,名嘉汇和观海苑等5个小区获评“青岛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五星示范小区”。其中,名嘉汇小区作为观摩点之一,迎接2023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会,典型经验全国推广。
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还需要下大力气克服“城市顽疾”。长江路街道将规范执法与柔性服务相结合,在滨海大道、井冈山路商圈和长途汽车站等游商浮贩、占道经营、乱贴乱发放小广告聚集的区域,设置早、晚高峰岗,定点巡查治理;在学校和医院等重点易反复区域,将突击检查与日常巡查相结合,实现长效治理。自今年3月以来,清理占道经营2100余起,拆除户外广告44处,市容类一般案件、简易案件共立案查处64起。
“现在,我每天早上都会来这里锻炼。出了小区,步行十分钟就到。天气好时,登上山顶看海,心旷神怡!”提起新建的花科子山头公园,家住青岛西海岸新区长江路街道的市民徐先生赞不绝口。
漫山吐绿,草木葱茏。今年“五一”期间,长江路街道辖区内的花科子山、徐山、小黄山和莲花山等5处山头公园迎来了大量市民和游客,登山赏海,休闲健身,一派人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这5处山头公园成为西海岸新区新晋“网红打卡点”。
“在整治之初,街道就确定了修复生态、完善设施的同时,赋予其各具特色文化内涵的整体思路。”长江路街道城市管理中心负责人董玉宝介绍。以花科子山公园为例,将丰富醇厚的民族文化融入自然风光,设置民族林、景观小品和宣传牌等民族文化元素,讲述民族团结故事,将其打造成为西海岸新区首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基地。
“山头公园整治总投资约1.7亿元,既注重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又要满足市民亲近自然、户外活动的需求,搭建城市社交休闲娱乐新场景。为市民提供了公共活动空间,提升了群众幸福指数。”董玉宝说。
河中碧波荡漾,两岸芳草萋萋。长江路街道位于西海岸新区东部主城区,6条河流蜿蜒流转穿城而过,如何让河道治理与城区环境相得益彰,实现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这极为考验城市治理智慧。
前不久,长江路街道对江山瑞城小区西侧的岔河东岸进行了提升改造,清理枯死树木栽种花草,维修加固护栏,平整小广场地面,清理河面漂浮物,更新河道微景观。这是长江路街道落实完善“河长制”的一个缩影。
长江路街道党工委宣传统战委员、武装部部长刘运宝介绍:“今年以来,我们对岔河和窝洛子河等河流查污溯源,建立完善的养护队伍和常态化河道保洁机制,全面打响碧水保卫战。”
在构建“青山碧水”城市生态环境的基础上,长江路街道以人为本,下大力气整治市民反映强烈的人居环境问题。
江山路第一小学东墙外路面,下雨时泥泞难走,现在铺设了人行道;四季山路将绿植移栽后铺设人行道板;华苑新村路面铺装沥青、人行道铺设透水砖、新装古力井盖……今年,长江路街道启动实施68项城市“微更新”,计划总投资800万元,解决辖区内人行道板和道路破损以及绿化缺失等问题。“现已完成64处,剩余的也在加紧推进,完成后城区环境档次将进一步提升。”刘运宝说。
垃圾分类既是城市人居环境优化的应有之义,也折射出城市文明水平的高低。在长江路街道名嘉汇小区,居民在AI自动识别处置平台前“刷脸”后,将垃圾投放至箱体内,系统会自动识别投放垃圾分类的准确率,并通过平台反馈至物业,物业根据提示可上门精准指导服务。在观海苑小区,物业保洁员包楼入户宣传,点对点上门耐心做工作;在收集点和宣传栏设置“红黑榜”,坚持垃圾桶边说法、垃圾桶边执法,“我要分”成为小区业主新时尚……在西海岸新区,长江路街道成为首批“青岛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街道”,名嘉汇和观海苑等5个小区获评“青岛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五星示范小区”。其中,名嘉汇小区作为观摩点之一,迎接2023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会,典型经验全国推广。
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还需要下大力气克服“城市顽疾”。长江路街道将规范执法与柔性服务相结合,在滨海大道、井冈山路商圈和长途汽车站等游商浮贩、占道经营、乱贴乱发放小广告聚集的区域,设置早、晚高峰岗,定点巡查治理;在学校和医院等重点易反复区域,将突击检查与日常巡查相结合,实现长效治理。自今年3月以来,清理占道经营2100余起,拆除户外广告44处,市容类一般案件、简易案件共立案查处64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