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时事

列车脱轨相撞事故暴露印度基建困境

2023-06-07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王世达

  连日来,有关印度火车脱轨导致惨重人员伤亡的新闻成为国际关注焦点。据新华社报道,6月2日晚,在印度东部奥利萨邦的巴拉索地区,一列从加尔各答开往金奈的客运快车驶出主轨道,以120公里/小时的速度驶入环线轨道,撞上停靠的货运列车,导致脱轨并与另一列反方向驶过的客运列车相撞,导致惨重人员伤亡。印度官方称,列车脱轨撞车事故造成至少288人死亡,1000多人受伤,其中不少人伤势严重。
  人祸或是此次列车脱轨相撞事故主要原因。印度铁道部长阿什维尼表示,初步调查显示,本次事故是电子联锁装置变化所导致,而联锁系统是信号系统中保证火车行车安全的核心设备,其错误地将客运快车引入停留货车的环线轨道,导致了此次事故。至于错误信号是由信号故障还是人为失误导致,相关方仍在调查。笔者认为,即使电子联锁装置发生故障导致了此次事故,那么事关列车行车安全的核心设备维护或者更新不力显然也是人为原因导致,同样属于人祸范畴。正因为如此,印度总理莫迪3日下午前往事发地点视察时表示,事故令人痛心,政府将竭尽全力为伤者提供治疗。在事故中被认定有罪的人将受到严惩。
  事实上,印度铁路系统安全问题由来已久,此次脱轨撞车事故绝非个例。仅在2021年,印度就发生了1.8万起铁路事故,导致超过1.6万人死亡。印度铁路史上最致命事故发生在1981年,当时一辆客运列车在比哈尔邦过桥时出轨坠桥,造成大约750名乘客死亡。
  多重原因导致印度铁路系统安全问题频发。首先,铁路系统过于老旧,从根本上导致了安全问题频发。印度是最早开通火车的亚洲国家,其首条铁路早在1837年就已经建成通车。1947年印度独立之后,继承了殖民当局的铁路遗产,成为亚洲首屈一指的铁路大国,直到20世纪90年代之前都是铁路总里程最长的亚洲国家。当前,铁路依旧在印度交通运输中占据重要地位,遍布全国的线路总长达67368公里,每天运行约1.1万列火车。尽管印度铺设和使用铁路的历史非常悠久,但这一遍布印度东西南北的庞大铁路系统早已年久失修,安全问题频发。据报道,2017年至2021年,印度铁路事故频发,包括乘客坠车、火车相撞、行人进入列车轨道等,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其中,轨道缺陷、维护问题、信号设备过时和人为错误等是导致火车脱轨的主要原因,而缺乏资金或未使用资金进行轨道维护导致了大约26%的事故。
  其次,印度当局对现有铁路系统的维护和保养力度不够。阿什维尼表示,印度2022年新建铁路大约5200公里,每年还会对约8000公里铁路进行升级,以期支撑列车时速达到100公里。此外,印度还与日本合作,修建从孟买到艾哈迈巴德的长约500公里的高速铁路,按照此前规划,这一铁路将于2023年建成,但实际上连前期征地都远远没有完成,目前仅仅修建了10公里左右。此次列车脱轨撞车事故引发了印度有关政府铁路工作重点的争论。6月3日,印度总理莫迪原计划为一列高速列车剪彩,而当天就发生了列车脱轨撞车事故。有印度铁路专家认为,相比于修建高速铁路,印度铁路系统的轨道安全和防碰撞保护系统应被优先考虑。
  再次,印度铁路雇员“端着铁饭碗”,相关规章执行不到位或许是铁路事故频发的体制性原因。印度干线铁路网由印度铁道部下属的国有企业印度铁路公司运营。一旦入职,员工基本不担心被炒鱿鱼。如果因公伤亡,家属还可以递补入职,这导致职工成立了一些旨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工会团体,入职印度铁路公司相当于端上铁饭碗。印度铁路公司每天运送超过1300万人次,但客运业务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票价仅能覆盖57%的运营成本,其余资金缺口需要通过货运收益或政府补贴弥补。同时,鉴于大部分印度中低收入者依靠铁路出行,提高票价一直是个敏感的政治问题。2012年,由于计划上调火车票价引发民众抗议,时任铁道部长甚至被迫宣布辞职。而无法提高票价必然导致印度铁路公司持续处于亏损状态,进而影响对于铁路安全的投入,而铁路雇员端着铁饭碗导致缺乏制约和竞争,容易从铁路系统内部滋生问题,进而影响铁路行车安全。
  毫无疑问,近年来印度在国际舞台上风头正旺,不仅经济增长较快,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还誓言在2030年之前超越德国和日本成为仅次于中美的第三大经济体,计划在2047年独立百年之际“建成发达的印度”。然而,此次印度火车脱轨撞车事故暴露了印度庞大铁路系统面临的问题,更让人们看到了印度光鲜宏大经济数据背后的另一面,亟待引起高度重视。
□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王世达

  连日来,有关印度火车脱轨导致惨重人员伤亡的新闻成为国际关注焦点。据新华社报道,6月2日晚,在印度东部奥利萨邦的巴拉索地区,一列从加尔各答开往金奈的客运快车驶出主轨道,以120公里/小时的速度驶入环线轨道,撞上停靠的货运列车,导致脱轨并与另一列反方向驶过的客运列车相撞,导致惨重人员伤亡。印度官方称,列车脱轨撞车事故造成至少288人死亡,1000多人受伤,其中不少人伤势严重。
  人祸或是此次列车脱轨相撞事故主要原因。印度铁道部长阿什维尼表示,初步调查显示,本次事故是电子联锁装置变化所导致,而联锁系统是信号系统中保证火车行车安全的核心设备,其错误地将客运快车引入停留货车的环线轨道,导致了此次事故。至于错误信号是由信号故障还是人为失误导致,相关方仍在调查。笔者认为,即使电子联锁装置发生故障导致了此次事故,那么事关列车行车安全的核心设备维护或者更新不力显然也是人为原因导致,同样属于人祸范畴。正因为如此,印度总理莫迪3日下午前往事发地点视察时表示,事故令人痛心,政府将竭尽全力为伤者提供治疗。在事故中被认定有罪的人将受到严惩。
  事实上,印度铁路系统安全问题由来已久,此次脱轨撞车事故绝非个例。仅在2021年,印度就发生了1.8万起铁路事故,导致超过1.6万人死亡。印度铁路史上最致命事故发生在1981年,当时一辆客运列车在比哈尔邦过桥时出轨坠桥,造成大约750名乘客死亡。
  多重原因导致印度铁路系统安全问题频发。首先,铁路系统过于老旧,从根本上导致了安全问题频发。印度是最早开通火车的亚洲国家,其首条铁路早在1837年就已经建成通车。1947年印度独立之后,继承了殖民当局的铁路遗产,成为亚洲首屈一指的铁路大国,直到20世纪90年代之前都是铁路总里程最长的亚洲国家。当前,铁路依旧在印度交通运输中占据重要地位,遍布全国的线路总长达67368公里,每天运行约1.1万列火车。尽管印度铺设和使用铁路的历史非常悠久,但这一遍布印度东西南北的庞大铁路系统早已年久失修,安全问题频发。据报道,2017年至2021年,印度铁路事故频发,包括乘客坠车、火车相撞、行人进入列车轨道等,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其中,轨道缺陷、维护问题、信号设备过时和人为错误等是导致火车脱轨的主要原因,而缺乏资金或未使用资金进行轨道维护导致了大约26%的事故。
  其次,印度当局对现有铁路系统的维护和保养力度不够。阿什维尼表示,印度2022年新建铁路大约5200公里,每年还会对约8000公里铁路进行升级,以期支撑列车时速达到100公里。此外,印度还与日本合作,修建从孟买到艾哈迈巴德的长约500公里的高速铁路,按照此前规划,这一铁路将于2023年建成,但实际上连前期征地都远远没有完成,目前仅仅修建了10公里左右。此次列车脱轨撞车事故引发了印度有关政府铁路工作重点的争论。6月3日,印度总理莫迪原计划为一列高速列车剪彩,而当天就发生了列车脱轨撞车事故。有印度铁路专家认为,相比于修建高速铁路,印度铁路系统的轨道安全和防碰撞保护系统应被优先考虑。
  再次,印度铁路雇员“端着铁饭碗”,相关规章执行不到位或许是铁路事故频发的体制性原因。印度干线铁路网由印度铁道部下属的国有企业印度铁路公司运营。一旦入职,员工基本不担心被炒鱿鱼。如果因公伤亡,家属还可以递补入职,这导致职工成立了一些旨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工会团体,入职印度铁路公司相当于端上铁饭碗。印度铁路公司每天运送超过1300万人次,但客运业务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票价仅能覆盖57%的运营成本,其余资金缺口需要通过货运收益或政府补贴弥补。同时,鉴于大部分印度中低收入者依靠铁路出行,提高票价一直是个敏感的政治问题。2012年,由于计划上调火车票价引发民众抗议,时任铁道部长甚至被迫宣布辞职。而无法提高票价必然导致印度铁路公司持续处于亏损状态,进而影响对于铁路安全的投入,而铁路雇员端着铁饭碗导致缺乏制约和竞争,容易从铁路系统内部滋生问题,进而影响铁路行车安全。
  毫无疑问,近年来印度在国际舞台上风头正旺,不仅经济增长较快,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还誓言在2030年之前超越德国和日本成为仅次于中美的第三大经济体,计划在2047年独立百年之际“建成发达的印度”。然而,此次印度火车脱轨撞车事故暴露了印度庞大铁路系统面临的问题,更让人们看到了印度光鲜宏大经济数据背后的另一面,亟待引起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