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了一把直播带货
2023-05-31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
|
□ 逄春阶
网上直播带货,就是在互联网平台上卖东西。年轻人玩儿的东西,我知道一点点,真没想到也能尝试一把。
5月29日晚,应《南渡北归》作者岳南之约,我和张中海分别携《芝镇说》和《黄河传》,走进山东新华书店集团的直播间。说真话,我有点儿紧张。岳南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大笑着,操着标准的诸城口音说:“别紧张,就跟大集上卖黄瓜柿子一样。”能一样吗?我拿着自己的书,开不了口。
盯着上线的一个个看不见的朋友,听着岳南和张中海两位很在状态的“自夸”,我笑出了眼泪。岳南说:“《南渡北归》是写北大、清华、南开的大师的啊,买了书,你就可以上北大、清华,不用考,拿着书去找北大、清华的校长吧,直接入学。上不了学找我。我再给校长打电话。”他越一本正经,越让我忍不住笑。张中海说:“《黄河传》前前后后写了近四十年,那绝对是天下第一。”天下多大,你说第一?这口气,真的让我想到了王婆卖瓜,这是岳翁、张翁、逄翁卖书啊!像三个书贩子。
山东新华书店集团的美女主持厉颖更是伶牙俐齿,把我们的书吹得天花乱坠。我忐忑地说:“我的书是写酒的,希望大家喜欢。”岳南提醒:“大声说,看了《芝镇说》能提高酒量和胆量。”岳南是有直播经验的,他说,说十秒二十秒,别长篇大论,你一说多了,网友就走了。然后他指挥着我们“10、9、8……”倒计时抢书。真是怪了,一本本书真的装进小黄车(购物车)被买走了。十秒钟的推介,能说服读者下单。书找人,人找书,网络如此神奇啊!
欲望是刺激出来的。直播半个小时后,我感觉有了“自夸”的冲动,也跟着岳南、张中海的节奏张开了嘴。我感觉在裸奔,一开始还羞羞答答,久而安焉。我也真的觉得自己的书就跟黄瓜西红柿一样,是一种产品了。卖出去,才能产生影响力。张中海事后说:“我想起了一句老话,‘老要张狂少要脸,不老不少不要脸’。今天的直播,就是给自己做广告。让人家掏钱,你得放下身段。”
山东新华书店集团直播团队的认真劲儿,让我感动。这批人是90后,甚至是00后,他们忙忙碌碌,灯光、画面、互动节奏与频率,他们一点点做着,不放过每一个细节。我真想表现得好一点,可笨嘴拙舌。
两小时直播很快过去。走在大街上,我感觉自己是出了个圈,恍惚梦游了。这是一种新体验。这还是我吗?脸皮是不是厚了一点?步子是不是有点儿大,慌慌张张,饥不择食,一时还真不适应。下一步如果再搞直播,我是不是在着装、谈吐上更优雅一点?对话的主题更集中,对话的姿态更沉着一点?讲究一点,可能会更好。可岳南说,如果那样的话,粉丝就跑了。这可怎么办呢?
跟上时代,保持一种好奇心,偶尔尝试一种新体验,是可以的,相当于给自己的灵魂放了一次假。但不能是常态,因为我们不是专业网络直播人。书,最终抵达读者手中,确实很重要。作者与读者互动,也很重要。拓宽渠道很有必要。这我都懂。从这个意义上说,很感谢岳南,他引入了新的营销理念,且付出行动。
因为直播,我与一批陌生朋友结缘。
但一本书,真的不能等同于萝卜白菜。作为写作者,还得回到正常生活中去,回到书斋去,摈除浮躁的心态,冷静地思考,重视自己的思考,寂寞地写下去,写出走心的东西。
我想起了十几年前采访中国作协主席铁凝,我问她,接下来该做什么?她说:“我最该做的事是尽快回到书桌前!”
网上直播带货,就是在互联网平台上卖东西。年轻人玩儿的东西,我知道一点点,真没想到也能尝试一把。
5月29日晚,应《南渡北归》作者岳南之约,我和张中海分别携《芝镇说》和《黄河传》,走进山东新华书店集团的直播间。说真话,我有点儿紧张。岳南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大笑着,操着标准的诸城口音说:“别紧张,就跟大集上卖黄瓜柿子一样。”能一样吗?我拿着自己的书,开不了口。
盯着上线的一个个看不见的朋友,听着岳南和张中海两位很在状态的“自夸”,我笑出了眼泪。岳南说:“《南渡北归》是写北大、清华、南开的大师的啊,买了书,你就可以上北大、清华,不用考,拿着书去找北大、清华的校长吧,直接入学。上不了学找我。我再给校长打电话。”他越一本正经,越让我忍不住笑。张中海说:“《黄河传》前前后后写了近四十年,那绝对是天下第一。”天下多大,你说第一?这口气,真的让我想到了王婆卖瓜,这是岳翁、张翁、逄翁卖书啊!像三个书贩子。
山东新华书店集团的美女主持厉颖更是伶牙俐齿,把我们的书吹得天花乱坠。我忐忑地说:“我的书是写酒的,希望大家喜欢。”岳南提醒:“大声说,看了《芝镇说》能提高酒量和胆量。”岳南是有直播经验的,他说,说十秒二十秒,别长篇大论,你一说多了,网友就走了。然后他指挥着我们“10、9、8……”倒计时抢书。真是怪了,一本本书真的装进小黄车(购物车)被买走了。十秒钟的推介,能说服读者下单。书找人,人找书,网络如此神奇啊!
欲望是刺激出来的。直播半个小时后,我感觉有了“自夸”的冲动,也跟着岳南、张中海的节奏张开了嘴。我感觉在裸奔,一开始还羞羞答答,久而安焉。我也真的觉得自己的书就跟黄瓜西红柿一样,是一种产品了。卖出去,才能产生影响力。张中海事后说:“我想起了一句老话,‘老要张狂少要脸,不老不少不要脸’。今天的直播,就是给自己做广告。让人家掏钱,你得放下身段。”
山东新华书店集团直播团队的认真劲儿,让我感动。这批人是90后,甚至是00后,他们忙忙碌碌,灯光、画面、互动节奏与频率,他们一点点做着,不放过每一个细节。我真想表现得好一点,可笨嘴拙舌。
两小时直播很快过去。走在大街上,我感觉自己是出了个圈,恍惚梦游了。这是一种新体验。这还是我吗?脸皮是不是厚了一点?步子是不是有点儿大,慌慌张张,饥不择食,一时还真不适应。下一步如果再搞直播,我是不是在着装、谈吐上更优雅一点?对话的主题更集中,对话的姿态更沉着一点?讲究一点,可能会更好。可岳南说,如果那样的话,粉丝就跑了。这可怎么办呢?
跟上时代,保持一种好奇心,偶尔尝试一种新体验,是可以的,相当于给自己的灵魂放了一次假。但不能是常态,因为我们不是专业网络直播人。书,最终抵达读者手中,确实很重要。作者与读者互动,也很重要。拓宽渠道很有必要。这我都懂。从这个意义上说,很感谢岳南,他引入了新的营销理念,且付出行动。
因为直播,我与一批陌生朋友结缘。
但一本书,真的不能等同于萝卜白菜。作为写作者,还得回到正常生活中去,回到书斋去,摈除浮躁的心态,冷静地思考,重视自己的思考,寂寞地写下去,写出走心的东西。
我想起了十几年前采访中国作协主席铁凝,我问她,接下来该做什么?她说:“我最该做的事是尽快回到书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