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区”何以成为这场推进会的关注点?

2023-05-24 作者: 赵丰 来源: 大众日报
  □ 赵丰

  5月22日—23日,山东召开全省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现场推进会。22日下午开始,先后在临沂、济宁两地,进行为期一天的集中观摩活动。观摩的地点包括蒙阴县垛庄片区、沂水县院东头片区、泗水县龙湾湖示范区、邹城市大束示范区。从观摩点的名称,便可清楚看出它们的特点:片区化发展。
  所谓“片区”,在于打破村与村之间的界限,一个片区往往包含十几个村,多的甚至达几十个村。专门观摩这些片区,足见片区化发展对于乡村振兴的意义。
  近年来,这些片区的发展成绩也很有说服力。
  ——蒙阴县垛庄片区,坚持规划先行、连片打造,谋划孟良崮、椿树沟、石马庄、界牌4个片区,目前孟良崮、椿树沟、石马庄3个片区覆盖了三分之二的区域及人口。大力发展文旅产业,2022年接待国内外游客300万余人次,实现经济效益15亿元。
  ——沂水县院东头片区,总面积、村庄数、人口数均占全镇一半,规划了“一环两带七区”,聚力建设农业兴、农村美、农民富的多彩院东头、富美先行区。今年,该片区被纳入第二批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创建名单。
  ——泗水县龙湾湖乡村振兴示范区,规划面积53平方公里,涉及2个镇街、12个行政村、1.2万人,当地在全省率先开展“乡村振兴合伙人”试点,累计招募各类合伙人256人,合作项目112个,带动就业5200余人。
  ——邹城市大束乡村振兴示范区,规划面积22平方公里,涵盖12个村、1.1万余人。31家各类创新平台进驻,孵化食用菌19种,带动食用菌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0%以上,3.6万名农民人均年增收2.3万元,小蘑菇撑开乡村振兴“致富伞”……
  其实,在山东,发展势头强劲的片区不止于此。
  前不久登上中央媒体的潍坊五图街道方庵片区、乔官镇火山农业产业片区。前者以“方庵”品牌整合销售的区域农产品销售额达到1300万元,拉动庵上湖及周边村村集体经济增收260万元;后者去年黄金籽西红柿销售达到3600吨,实现销售收入6000万元。
  可以说,片区化发展已成为山东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过程中探索出的经验做法。
  这些年,乡村振兴的发力点越来越由单个村突破发展,向多个村抱团发展、联村共富的片区化模式转变。一个个乡村巨变的事实,也证明了片区化发展能够变分散发展的劣势为集中突破的优势,利于解决单个村发展道路上遇到的难题与困境。
  抱团发展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片区的构架都是从全局着眼、从微观入手,以村为基本单位,以示范片区建设为抓手,连片规划、连片共建、连片发展。联合起来后,乡村五个振兴力量更足,尤其是更能集中力量打好产业振兴长期发展的基础。比如方庵片区成立了产业发展党委,专门负责片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同时打造“产业平台”,组建村企深度合作“联合体”,撬动片区农业产业发展。
  片区化发展能够优势互补、统筹打造特色。以往,乡村发展同质化强,不但导致群众收益减少,而且也逐渐失去对游客的吸引力。片区化发展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思路,统一规划、统一建设,从发展的源头上开始特色设计、整体打造,便于形成整体特色。比如蒙阴县垛庄片区发掘红色文化、绿色生态资源,片区内既有教育培训中心、又有5000亩现代农业产业园,研学教育空间更足,片区发展特色更鲜明,同步带动乡村民宿、农家乐50余家。
  乡村振兴不是一个村两个村的振兴,而是乡村整体的振兴。片区化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有一个实力强的核心村,通过其辐射发展带动片区内更多有资源禀赋、现有发展状况较差的村实现共同发展。当片区发展到一定程度,对周边其他非片区内的村,甚至一个镇街的辐射带动作用会更强,远超一个村单点突破的带动能力。
  片区化发展的经验做法还需进一步提升,以推动示范片区建设进一步提档升级。在典型片区成熟经验的带动下,更多片区振兴发展的火种将遍地开花,串珠成线、连线扩面,推动面上工作整体提升,让齐鲁大地乡村振兴画卷成色更足。
  □ 赵丰

  5月22日—23日,山东召开全省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现场推进会。22日下午开始,先后在临沂、济宁两地,进行为期一天的集中观摩活动。观摩的地点包括蒙阴县垛庄片区、沂水县院东头片区、泗水县龙湾湖示范区、邹城市大束示范区。从观摩点的名称,便可清楚看出它们的特点:片区化发展。
  所谓“片区”,在于打破村与村之间的界限,一个片区往往包含十几个村,多的甚至达几十个村。专门观摩这些片区,足见片区化发展对于乡村振兴的意义。
  近年来,这些片区的发展成绩也很有说服力。
  ——蒙阴县垛庄片区,坚持规划先行、连片打造,谋划孟良崮、椿树沟、石马庄、界牌4个片区,目前孟良崮、椿树沟、石马庄3个片区覆盖了三分之二的区域及人口。大力发展文旅产业,2022年接待国内外游客300万余人次,实现经济效益15亿元。
  ——沂水县院东头片区,总面积、村庄数、人口数均占全镇一半,规划了“一环两带七区”,聚力建设农业兴、农村美、农民富的多彩院东头、富美先行区。今年,该片区被纳入第二批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创建名单。
  ——泗水县龙湾湖乡村振兴示范区,规划面积53平方公里,涉及2个镇街、12个行政村、1.2万人,当地在全省率先开展“乡村振兴合伙人”试点,累计招募各类合伙人256人,合作项目112个,带动就业5200余人。
  ——邹城市大束乡村振兴示范区,规划面积22平方公里,涵盖12个村、1.1万余人。31家各类创新平台进驻,孵化食用菌19种,带动食用菌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0%以上,3.6万名农民人均年增收2.3万元,小蘑菇撑开乡村振兴“致富伞”……
  其实,在山东,发展势头强劲的片区不止于此。
  前不久登上中央媒体的潍坊五图街道方庵片区、乔官镇火山农业产业片区。前者以“方庵”品牌整合销售的区域农产品销售额达到1300万元,拉动庵上湖及周边村村集体经济增收260万元;后者去年黄金籽西红柿销售达到3600吨,实现销售收入6000万元。
  可以说,片区化发展已成为山东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过程中探索出的经验做法。
  这些年,乡村振兴的发力点越来越由单个村突破发展,向多个村抱团发展、联村共富的片区化模式转变。一个个乡村巨变的事实,也证明了片区化发展能够变分散发展的劣势为集中突破的优势,利于解决单个村发展道路上遇到的难题与困境。
  抱团发展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片区的构架都是从全局着眼、从微观入手,以村为基本单位,以示范片区建设为抓手,连片规划、连片共建、连片发展。联合起来后,乡村五个振兴力量更足,尤其是更能集中力量打好产业振兴长期发展的基础。比如方庵片区成立了产业发展党委,专门负责片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同时打造“产业平台”,组建村企深度合作“联合体”,撬动片区农业产业发展。
  片区化发展能够优势互补、统筹打造特色。以往,乡村发展同质化强,不但导致群众收益减少,而且也逐渐失去对游客的吸引力。片区化发展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思路,统一规划、统一建设,从发展的源头上开始特色设计、整体打造,便于形成整体特色。比如蒙阴县垛庄片区发掘红色文化、绿色生态资源,片区内既有教育培训中心、又有5000亩现代农业产业园,研学教育空间更足,片区发展特色更鲜明,同步带动乡村民宿、农家乐50余家。
  乡村振兴不是一个村两个村的振兴,而是乡村整体的振兴。片区化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有一个实力强的核心村,通过其辐射发展带动片区内更多有资源禀赋、现有发展状况较差的村实现共同发展。当片区发展到一定程度,对周边其他非片区内的村,甚至一个镇街的辐射带动作用会更强,远超一个村单点突破的带动能力。
  片区化发展的经验做法还需进一步提升,以推动示范片区建设进一步提档升级。在典型片区成熟经验的带动下,更多片区振兴发展的火种将遍地开花,串珠成线、连线扩面,推动面上工作整体提升,让齐鲁大地乡村振兴画卷成色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