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传生:为实现“碳中和”贡献力量

2023-05-11 作者: 薄克国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薄克国

  近日,青岛科技大学与山东山科产研人才价值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就短纤维定向取向增强橡胶复合材料挤出成型技术项目成功签约,轮胎先进装备与关键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汪传生教授团队的18项高价值专利转化价值940万元。
  汪传生教授现任青岛科技大学轮胎先进装备与关键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工程学部主任,40多年来,致力于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和装备的研究,为我国橡塑行业科技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
  橡胶连续混炼实验室、橡胶挤出实验室、橡胶裂解检测实验室、橡胶基础测试实验室……在青岛科技大学崂山校区1号楼北侧三层楼房里,分布着十几个实验室。每天汪传生教授都会到各个实验室走几趟,指导学生做实验、做研究。
  “混炼是我的老本行。”汪传生带领团队在国内率先提出同步转子强化混炼理论和技术体系,研发了成套技术和装备并实现了产业化,建立了国内唯一的混炼工程行业重点实验室。
  眼下,汪传生教授正带领科研团队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开展研究。从2004年开始,他率团队开始废橡胶、废塑料和生活垃圾等固体废弃物循环和资源化利用的技术研究。
  针对废旧橡胶制品,汪传生教授团队在轮胎再制造、再生胶制备、裂解等方面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其中,轮胎再制造和再生胶制备技术先后两次获得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在裂解方面,与济南友邦合作研发的“工业连续化废橡胶废塑料低温裂解资源化利用成套技术和装备”获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为解决长江沿岸垃圾填埋场陈腐垃圾中废塑料处理难题,汪传生多次奔波在现场和实验室之间,最终实现了混杂废塑料工业连续化安全、高效裂解,研发出了工业化应用成套装备和工艺技术,目前该项目正在实施中。
  作为第一完成人,汪传生教授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市厅级科技奖励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0余项。  
  “国家的需求在发展,我们的研究不能停,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汪传生说。
  □ 本报记者 薄克国

  近日,青岛科技大学与山东山科产研人才价值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就短纤维定向取向增强橡胶复合材料挤出成型技术项目成功签约,轮胎先进装备与关键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汪传生教授团队的18项高价值专利转化价值940万元。
  汪传生教授现任青岛科技大学轮胎先进装备与关键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工程学部主任,40多年来,致力于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和装备的研究,为我国橡塑行业科技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
  橡胶连续混炼实验室、橡胶挤出实验室、橡胶裂解检测实验室、橡胶基础测试实验室……在青岛科技大学崂山校区1号楼北侧三层楼房里,分布着十几个实验室。每天汪传生教授都会到各个实验室走几趟,指导学生做实验、做研究。
  “混炼是我的老本行。”汪传生带领团队在国内率先提出同步转子强化混炼理论和技术体系,研发了成套技术和装备并实现了产业化,建立了国内唯一的混炼工程行业重点实验室。
  眼下,汪传生教授正带领科研团队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开展研究。从2004年开始,他率团队开始废橡胶、废塑料和生活垃圾等固体废弃物循环和资源化利用的技术研究。
  针对废旧橡胶制品,汪传生教授团队在轮胎再制造、再生胶制备、裂解等方面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其中,轮胎再制造和再生胶制备技术先后两次获得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在裂解方面,与济南友邦合作研发的“工业连续化废橡胶废塑料低温裂解资源化利用成套技术和装备”获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为解决长江沿岸垃圾填埋场陈腐垃圾中废塑料处理难题,汪传生多次奔波在现场和实验室之间,最终实现了混杂废塑料工业连续化安全、高效裂解,研发出了工业化应用成套装备和工艺技术,目前该项目正在实施中。
  作为第一完成人,汪传生教授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市厅级科技奖励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0余项。  
  “国家的需求在发展,我们的研究不能停,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汪传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