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好人”于江涛:28年匠心筑梦
2023-05-09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厚道齐地美德淄博
□ 本报记者 王佳声
本报通讯员 侯军元 崔国梁
淄博人于江涛,今年46岁,现为齐鲁石化胜利炼油厂联合装置车间技术员。身为一名中共党员,他扎根一线28年,开设“劳模课堂”200多场次,完成课题200多项,获得两项国家发明专利,独创虚拟生产装置模拟系统,成为中石化系统首个由员工自主研发完成的虚拟现实项目,累计创效过亿元。他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获评全国首届“十大创新工匠”、全国劳动模范、山东省青年岗位能手等称号,2022年当选为党的二十大代表,今年荣登“山东好人榜”。
常减压等装置的活流程
1995年,于江涛技校毕业后进入齐鲁石化胜利炼油厂,成为常减压装置司炉岗位的一名操作工。
常减压装置是原油入厂的第一关。这个装置自身吃“粗粮”,加工劣质原油为下游产“细粮”,是炼油厂很难伺候的装置。装置设备多、流程杂,光换热器就有200多台。为了吃透这样的装置,于江涛铆足劲儿,在现场一泡就是三四个小时。没多久,于江涛就变成了同事眼中的“活流程”。2007年,在山东省举办的青工职业技能大赛上,他一举夺得“常减压蒸馏操作工”和“计算机多媒体操作员”两个项目的第一名。
2008年,齐鲁石化把新建80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提上日程,于江涛被抽调参与新装置的建设施工。面对5000多张图纸,于江涛发现了100多项设计漏洞并火速整改,为新装置中交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装置稳定后,他逐渐摸透了减压塔的“脾性”,带领团队实施抽真空改造,实现蒸汽节约最大化,第一年就节约了8000余吨蒸汽,大大降低了成本。
执着模拟系统开发的追梦人
2022年4月27日,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办的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开幕。作为中国石化30项参展成果之一,于江涛独创的创新成果——虚拟生产装置模拟系统亮相大会。
2009年,为了能够让员工在平常就能看到装置的“五脏六腑”,不用等几年一次的大检修,从来没有接触过flash制作的于江涛找来了第四常装置建设时和近年来所有改造过的流程图,自学3D绘图和动画制作软件,利用10年业余时间,先后绘制了1000多个阀门、5000多米管线、100多个塔器、几十万个内构件模型图,录入几百万个数据,完成了第四常减压装置全部设备、管线、阀门及工艺流程的3D建模,把整套常减压装置完整准确立体地呈现出来。
此后于江涛又用了一年时间,将VR虚拟现实技术与3D模型结合,在2019年开发出虚拟生产装置模拟系统,实现了装置可视化、沉浸式立体仿真,为生产优化、设备维护、员工培训闯出了一条新路,成为中国石化系统首个由员工自主研发完成的虚拟现实项目。
□ 本报记者 王佳声
本报通讯员 侯军元 崔国梁
淄博人于江涛,今年46岁,现为齐鲁石化胜利炼油厂联合装置车间技术员。身为一名中共党员,他扎根一线28年,开设“劳模课堂”200多场次,完成课题200多项,获得两项国家发明专利,独创虚拟生产装置模拟系统,成为中石化系统首个由员工自主研发完成的虚拟现实项目,累计创效过亿元。他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获评全国首届“十大创新工匠”、全国劳动模范、山东省青年岗位能手等称号,2022年当选为党的二十大代表,今年荣登“山东好人榜”。
常减压等装置的活流程
1995年,于江涛技校毕业后进入齐鲁石化胜利炼油厂,成为常减压装置司炉岗位的一名操作工。
常减压装置是原油入厂的第一关。这个装置自身吃“粗粮”,加工劣质原油为下游产“细粮”,是炼油厂很难伺候的装置。装置设备多、流程杂,光换热器就有200多台。为了吃透这样的装置,于江涛铆足劲儿,在现场一泡就是三四个小时。没多久,于江涛就变成了同事眼中的“活流程”。2007年,在山东省举办的青工职业技能大赛上,他一举夺得“常减压蒸馏操作工”和“计算机多媒体操作员”两个项目的第一名。
2008年,齐鲁石化把新建80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提上日程,于江涛被抽调参与新装置的建设施工。面对5000多张图纸,于江涛发现了100多项设计漏洞并火速整改,为新装置中交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装置稳定后,他逐渐摸透了减压塔的“脾性”,带领团队实施抽真空改造,实现蒸汽节约最大化,第一年就节约了8000余吨蒸汽,大大降低了成本。
执着模拟系统开发的追梦人
2022年4月27日,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办的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开幕。作为中国石化30项参展成果之一,于江涛独创的创新成果——虚拟生产装置模拟系统亮相大会。
2009年,为了能够让员工在平常就能看到装置的“五脏六腑”,不用等几年一次的大检修,从来没有接触过flash制作的于江涛找来了第四常装置建设时和近年来所有改造过的流程图,自学3D绘图和动画制作软件,利用10年业余时间,先后绘制了1000多个阀门、5000多米管线、100多个塔器、几十万个内构件模型图,录入几百万个数据,完成了第四常减压装置全部设备、管线、阀门及工艺流程的3D建模,把整套常减压装置完整准确立体地呈现出来。
此后于江涛又用了一年时间,将VR虚拟现实技术与3D模型结合,在2019年开发出虚拟生产装置模拟系统,实现了装置可视化、沉浸式立体仿真,为生产优化、设备维护、员工培训闯出了一条新路,成为中国石化系统首个由员工自主研发完成的虚拟现实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