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专版

山东省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以实干担当服务和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

2023-04-23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王新华
  
  保护知识产权的目的是激励创新,服务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山东省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以下简称“省保护中心”)自2021年6月正式投入运行以来,围绕主要承担的海洋、新一代信息技术两大产业领域,落实《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牢固树立“创新是第一驱动力、服务是第一生产力、保护是第一保障力”的工作理念,全面构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工作格局,推进司法保护、行政保护、仲裁调解、行业自律、公民诚信有机衔接,加快形成“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工作格局,以更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有力支持全面创新。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省保护中心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筑牢新时代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人才基础,严格落实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党组“四抓四提”作风建设要求,创新实施“导师制”梯次培养模式,形成了“一对一”传知识、帮业务、带作风、强本领的工作机制。坚持常态化开展廉政警示教育活动,严控严防“窗口腐败”等各类风险隐患。积极与威海、聊城等市搭建模范机关,建设省市县三级联动结对共建平台,与创新主体共同开展主题党日等活动,通过党建纽带,做到以需定服、精准服务,开创联建赋能知识产权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全力锻造了一支业务能力强、担当精神强、斗争意识强、服务水平强的知识产权保护队伍。
搭建快速维权架构
完善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

  省保护中心积极争取国家知识产权局(以下简称“国家局”)的支持,2022年11月,被国家局确定为第二批专利复审无效案件多模式审理试点,通过联合审理等方式,实现专利复审无效与行政裁决程序的无缝衔接,极大压缩了复审和无效案件审理周期,推动专利侵权纠纷的快速处理。今年3月,圆满完成国家局本年度全国首例线下联合审理工作。省保护中心转接报送全省66件行政裁决案件,完成联合审理51件。作为国家局第一批知识产权纠纷快速处理试点,截至2023年3月,快速处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290件,最短结案周期为1天。创新服务模式,运用“知识产权+公证”为创新主体解决专利授权前证据固定问题,提供专利生命周期全链条保护,提高纠纷解决效率,节省诉讼成本和司法资源。
  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服务再升级。省保护中心积极构建多元化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机制,与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济南仲裁委、济南市人民检察院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建立146家快速维权站,实现维权案件申请、办理、反馈的全链条管理,依托该机制调处620件专利纠纷案件;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的快速维权工作站161个,提高知识产权快速维权服务水平;建立了知识产权保护专家库,选拔30名作为技术调查官和技术咨询专家,为知识产权法庭提供技术支撑;认真履行协同保护职责,协助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对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件出具技术调查意见;组织专家团队赴16市开展知识产权“三进”活动,走进省属和地方180余家企事业单位、高校、行业协会等,帮助解决急难愁盼问题690余项,并对150家创新主体开展知识产权法律体检服务。
实施服务领域拓展
专利微观导航水平持续提高

  省保护中心坚持以需定服、精准发力,建立点对点服务机制,对照专利导航国家标准,制定专利导航项目立项审批流程。
  运行近两年来,省保护中心从核心技术布局、市场竞争分析、侵权风险评估等方面入手,开展网络安全、服务器、水下清洗机器人等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专利导航,协助企业调整研发项目8个,规划15项专利布局,降低研发成本132万元,帮助企业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实现专利导航、质押融资的有机结合,协助企业打通从专利申请到转移转化的“最后一公里”。为20家创新主体开展专利价值分析服务,从专利布局规划、专利风险防范、专利运营及管理、知识产权综合运用和知识产权培训等方面帮助其建立完善知识产权全链条管理体系。
  2023年,省保护中心将建设知识产权快速预审综合服务平台,整合各项工作资源,全面实现快速预审、快速维权和运用服务等业务网上“一站式”办理,近期项目将正式启动。
  □王新华
  
  保护知识产权的目的是激励创新,服务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山东省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以下简称“省保护中心”)自2021年6月正式投入运行以来,围绕主要承担的海洋、新一代信息技术两大产业领域,落实《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牢固树立“创新是第一驱动力、服务是第一生产力、保护是第一保障力”的工作理念,全面构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工作格局,推进司法保护、行政保护、仲裁调解、行业自律、公民诚信有机衔接,加快形成“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工作格局,以更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有力支持全面创新。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省保护中心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筑牢新时代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人才基础,严格落实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党组“四抓四提”作风建设要求,创新实施“导师制”梯次培养模式,形成了“一对一”传知识、帮业务、带作风、强本领的工作机制。坚持常态化开展廉政警示教育活动,严控严防“窗口腐败”等各类风险隐患。积极与威海、聊城等市搭建模范机关,建设省市县三级联动结对共建平台,与创新主体共同开展主题党日等活动,通过党建纽带,做到以需定服、精准服务,开创联建赋能知识产权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全力锻造了一支业务能力强、担当精神强、斗争意识强、服务水平强的知识产权保护队伍。
搭建快速维权架构
完善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

  省保护中心积极争取国家知识产权局(以下简称“国家局”)的支持,2022年11月,被国家局确定为第二批专利复审无效案件多模式审理试点,通过联合审理等方式,实现专利复审无效与行政裁决程序的无缝衔接,极大压缩了复审和无效案件审理周期,推动专利侵权纠纷的快速处理。今年3月,圆满完成国家局本年度全国首例线下联合审理工作。省保护中心转接报送全省66件行政裁决案件,完成联合审理51件。作为国家局第一批知识产权纠纷快速处理试点,截至2023年3月,快速处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290件,最短结案周期为1天。创新服务模式,运用“知识产权+公证”为创新主体解决专利授权前证据固定问题,提供专利生命周期全链条保护,提高纠纷解决效率,节省诉讼成本和司法资源。
  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服务再升级。省保护中心积极构建多元化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机制,与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济南仲裁委、济南市人民检察院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建立146家快速维权站,实现维权案件申请、办理、反馈的全链条管理,依托该机制调处620件专利纠纷案件;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的快速维权工作站161个,提高知识产权快速维权服务水平;建立了知识产权保护专家库,选拔30名作为技术调查官和技术咨询专家,为知识产权法庭提供技术支撑;认真履行协同保护职责,协助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对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件出具技术调查意见;组织专家团队赴16市开展知识产权“三进”活动,走进省属和地方180余家企事业单位、高校、行业协会等,帮助解决急难愁盼问题690余项,并对150家创新主体开展知识产权法律体检服务。
实施服务领域拓展
专利微观导航水平持续提高

  省保护中心坚持以需定服、精准发力,建立点对点服务机制,对照专利导航国家标准,制定专利导航项目立项审批流程。
  运行近两年来,省保护中心从核心技术布局、市场竞争分析、侵权风险评估等方面入手,开展网络安全、服务器、水下清洗机器人等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专利导航,协助企业调整研发项目8个,规划15项专利布局,降低研发成本132万元,帮助企业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实现专利导航、质押融资的有机结合,协助企业打通从专利申请到转移转化的“最后一公里”。为20家创新主体开展专利价值分析服务,从专利布局规划、专利风险防范、专利运营及管理、知识产权综合运用和知识产权培训等方面帮助其建立完善知识产权全链条管理体系。
  2023年,省保护中心将建设知识产权快速预审综合服务平台,整合各项工作资源,全面实现快速预审、快速维权和运用服务等业务网上“一站式”办理,近期项目将正式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