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文化

文化视点

2023-04-19 作者: 李梦馨 来源: 大众日报
动画电影为冷档期带来热话题
  据解放日报,每年三四月是电影市场的冷档期,但最近几部动画电影的上映为冷档期带来热话题。前有新海诚导演的《铃芽之旅》国内票房破7亿元,后有曾在20世纪90年代风靡一时的《灌篮高手》掀起情怀热。
  “《铃芽之旅》能够刷新票房纪录,和作品本身质量有关,也和新海诚以往作品的红利效应有关。”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副院长程波认为,新海诚电影的制作水准高,在视听、故事层面、氛围感营造上都有独到的地方。相较新海诚“灾难三部曲”前两部作品《你的名字》《天气之子》,《铃芽之旅》的故事视野更具人文性和社会性,故事格局更大,前两部作品积累下的中国观众缘得以激发。
  程波认为,同样是动画电影,新海诚的电影相比《深海》、“新神榜”系列等国漫电影,在画面和节奏上都带有一种松弛感。这种松弛感让新海诚电影和国漫电影形成有益的差别,不仅可以起到他山之石的作用,也满足了动画电影爱好者的多元观影需求。“随着近年来国漫崛起,很多原本不看日漫的人也被培养为动画电影观众,观影人群有了叠加效应,也使得《铃芽之旅》能够一定程度上突破圈层。”
“银发知播”
何以“感动中国”

  据光明日报,日前,在“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上,一个平均年龄77岁的短视频博主群体荣获集体奖。这个群体由13位老院士、老教授,中小学老教师组成,他们退休后转战互联网,把短视频变成科普课堂,将拼音、电工、天文、物理、文学等知识与技能传授给大众,大家称他们为“银发知播”。
  近年来,得益于我国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的持续推进,老年群体上网、用网的需求活力不断被激发。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67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5.6%。其中,50岁及以上网民群体占比提升至30.8%。老年群体加速融入网络社会,成为移动活跃网民重要增量来源。“银发”一族不仅成为互联网的使用者,他们还利用互联网,成为内容创造者。
  老年人自身的独特价值填补了互联网社会的空白,“银发网红”以其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影响着网络社会和互联网文化圈层。“银发知播”“银发网红”正在成为互联网文化的重要力量,他们用自己的风格改善、净化着网络环境。
新中式美学
成为文化消费驱动力

  据文汇报,盘扣、慈杯咖啡与寺庙游,看上去似乎彼此不沾边,却不约而同成为年轻人的时尚,全因国潮蔚然成风,无论在文化上抑或商业上,业已进入主流视野,新中式美学俨然成为一种显学。
  新中式美学的普适化、现象化与商业化,离不开年轻一代的力量,这些变革大都由年轻人发起,体现着当代年轻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想象与发挥。新中式美学的灵感火花,由年轻人点燃,当它已然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后,相对应的文化消费亦风靡一时。新中式服装与国风摄影、汉服出游、围炉煮茶、古城文旅等诸多场景便连结了起来。
  中国文化的包容性、中式美学的引领性,无疑在当代世界文明有了一种全新的定义与地位,其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经济、科技、体育、艺术等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国际地位与影响力显著提高,再加之中国年轻一代的网络媒体运用能力日趋成熟,跨文化传播能力大幅提升,也使得新中式美学所承载的新时代中国故事,有更多的人听得到、愿意听、听得懂。
网络文学
主流化精品化加快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4月7日,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在上海举办全国网络文学工作会议,发布了《2022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
  《蓝皮书》显示,2022年网络文学全年新增作品300多万部,现实题材持续增长,科幻题材势头旺盛,玄幻、历史、言情等题材推陈出新。题材多元、突出现实与科幻的创作格局正在形成。浙江省作协副主席、知名网络作家管平潮认为,网络作家应当以写出既叫好又叫座的主流化作品为目标。“在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大行其道的今天,精品化对我们来说更加迫切。我想我们可以在情感、思想、生活化等方面下功夫。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将是网络作家未来安身立命的重要方面。”他说。
  近年来,网络文学也带动了中国元素、中华文化的海外流行,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亮丽名片。中国功夫、文学、书法、美食、中医等成为最受欢迎的题材。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尊师重道的《天道图书馆》、源于东方神话故事传说的《巫神纪》、弘扬中华传统美食的《异世界的美食家》等出海作品广受好评。从文本出海、IP出海、模式出海到文化出海,网络文学将中国故事传播到世界各地,日益成为世界级文化现象。
        (□记者 李梦馨 整理)
动画电影为冷档期带来热话题
  据解放日报,每年三四月是电影市场的冷档期,但最近几部动画电影的上映为冷档期带来热话题。前有新海诚导演的《铃芽之旅》国内票房破7亿元,后有曾在20世纪90年代风靡一时的《灌篮高手》掀起情怀热。
  “《铃芽之旅》能够刷新票房纪录,和作品本身质量有关,也和新海诚以往作品的红利效应有关。”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副院长程波认为,新海诚电影的制作水准高,在视听、故事层面、氛围感营造上都有独到的地方。相较新海诚“灾难三部曲”前两部作品《你的名字》《天气之子》,《铃芽之旅》的故事视野更具人文性和社会性,故事格局更大,前两部作品积累下的中国观众缘得以激发。
  程波认为,同样是动画电影,新海诚的电影相比《深海》、“新神榜”系列等国漫电影,在画面和节奏上都带有一种松弛感。这种松弛感让新海诚电影和国漫电影形成有益的差别,不仅可以起到他山之石的作用,也满足了动画电影爱好者的多元观影需求。“随着近年来国漫崛起,很多原本不看日漫的人也被培养为动画电影观众,观影人群有了叠加效应,也使得《铃芽之旅》能够一定程度上突破圈层。”
“银发知播”
何以“感动中国”

  据光明日报,日前,在“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上,一个平均年龄77岁的短视频博主群体荣获集体奖。这个群体由13位老院士、老教授,中小学老教师组成,他们退休后转战互联网,把短视频变成科普课堂,将拼音、电工、天文、物理、文学等知识与技能传授给大众,大家称他们为“银发知播”。
  近年来,得益于我国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的持续推进,老年群体上网、用网的需求活力不断被激发。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67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5.6%。其中,50岁及以上网民群体占比提升至30.8%。老年群体加速融入网络社会,成为移动活跃网民重要增量来源。“银发”一族不仅成为互联网的使用者,他们还利用互联网,成为内容创造者。
  老年人自身的独特价值填补了互联网社会的空白,“银发网红”以其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影响着网络社会和互联网文化圈层。“银发知播”“银发网红”正在成为互联网文化的重要力量,他们用自己的风格改善、净化着网络环境。
新中式美学
成为文化消费驱动力

  据文汇报,盘扣、慈杯咖啡与寺庙游,看上去似乎彼此不沾边,却不约而同成为年轻人的时尚,全因国潮蔚然成风,无论在文化上抑或商业上,业已进入主流视野,新中式美学俨然成为一种显学。
  新中式美学的普适化、现象化与商业化,离不开年轻一代的力量,这些变革大都由年轻人发起,体现着当代年轻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想象与发挥。新中式美学的灵感火花,由年轻人点燃,当它已然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后,相对应的文化消费亦风靡一时。新中式服装与国风摄影、汉服出游、围炉煮茶、古城文旅等诸多场景便连结了起来。
  中国文化的包容性、中式美学的引领性,无疑在当代世界文明有了一种全新的定义与地位,其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经济、科技、体育、艺术等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国际地位与影响力显著提高,再加之中国年轻一代的网络媒体运用能力日趋成熟,跨文化传播能力大幅提升,也使得新中式美学所承载的新时代中国故事,有更多的人听得到、愿意听、听得懂。
网络文学
主流化精品化加快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4月7日,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在上海举办全国网络文学工作会议,发布了《2022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
  《蓝皮书》显示,2022年网络文学全年新增作品300多万部,现实题材持续增长,科幻题材势头旺盛,玄幻、历史、言情等题材推陈出新。题材多元、突出现实与科幻的创作格局正在形成。浙江省作协副主席、知名网络作家管平潮认为,网络作家应当以写出既叫好又叫座的主流化作品为目标。“在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大行其道的今天,精品化对我们来说更加迫切。我想我们可以在情感、思想、生活化等方面下功夫。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将是网络作家未来安身立命的重要方面。”他说。
  近年来,网络文学也带动了中国元素、中华文化的海外流行,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亮丽名片。中国功夫、文学、书法、美食、中医等成为最受欢迎的题材。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尊师重道的《天道图书馆》、源于东方神话故事传说的《巫神纪》、弘扬中华传统美食的《异世界的美食家》等出海作品广受好评。从文本出海、IP出海、模式出海到文化出海,网络文学将中国故事传播到世界各地,日益成为世界级文化现象。
        (□记者 李梦馨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