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党员有了稳定的“家”
2023-04-14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记 者 郑 莉
通讯员 徐飞飞 报道
本报威海讯 近日,威海经开区利用流动党员清明节返乡祭祖的契机,召开了返乡流动党员恳谈会,组织流动党员面对面交流献策,提升流动党员归属感,让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
针对流动党员存在去向难掌握、教育难管理、作用难发挥等问题,经开区实行“红燕归巢”行动,出台流动党员精准服务10条措施,强化流动党员管理。实行流动党员报备登记制度,制作流动党员信息采集微信小程序,累计将129名流动党员纳入管理。建立“1+1+1”工作机制,为每名流入党员落实1个基层党组织和1名本地党员,进行“一对一”结对帮扶,引导定期参加组织生活、各种活动,接受组织的教育、管理,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组建流动党员志愿服务队,实行记实积分,设立20万元流动党员活动专项经费,引导流动党员就近就地报到,积极参与基层治理,使流动党员有了稳定的“家”。
同时,打造“党员直播间”特色党建项目,通过开展直播,以室内微党课、微宣讲、微座谈等方式,开展“电波”组织生活。开展返乡党员恳谈会、入户走访等活动7次,引导流动党员当好家乡推介的宣传员、招商引资的联络员、群众外出就业的引领员。
通讯员 徐飞飞 报道
本报威海讯 近日,威海经开区利用流动党员清明节返乡祭祖的契机,召开了返乡流动党员恳谈会,组织流动党员面对面交流献策,提升流动党员归属感,让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
针对流动党员存在去向难掌握、教育难管理、作用难发挥等问题,经开区实行“红燕归巢”行动,出台流动党员精准服务10条措施,强化流动党员管理。实行流动党员报备登记制度,制作流动党员信息采集微信小程序,累计将129名流动党员纳入管理。建立“1+1+1”工作机制,为每名流入党员落实1个基层党组织和1名本地党员,进行“一对一”结对帮扶,引导定期参加组织生活、各种活动,接受组织的教育、管理,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组建流动党员志愿服务队,实行记实积分,设立20万元流动党员活动专项经费,引导流动党员就近就地报到,积极参与基层治理,使流动党员有了稳定的“家”。
同时,打造“党员直播间”特色党建项目,通过开展直播,以室内微党课、微宣讲、微座谈等方式,开展“电波”组织生活。开展返乡党员恳谈会、入户走访等活动7次,引导流动党员当好家乡推介的宣传员、招商引资的联络员、群众外出就业的引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