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级总揽镇级细化村级协助
莱芜区农村智慧供水惠及48万人
2023-04-13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赵国陆 申红
去年以来,济南市莱芜区瞄准农村供水“小切口”,依托数字赋能“微创新”,打造“区级总揽、镇级细化、村级协助”的三位一体智慧运营模式,惠及610个村48万农村人口,农村饮水工作实现专业化运营、精细化管理、规模化发展。
莱芜区探索搭建起了“区级平台+镇级服务中心+村级用水协管员”运维体系,区属国有企业嬴州水务公司与本地民营科技企业山东力创科技公司,联合成立莱芜区智慧供水服务有限公司,设立12345热线工单处理小组,开通24小时值班服务热线,组建供水项目抢修24小时值班作业队伍,做到“小修不过晌、大修不过夜”。该智慧供水公司下设13个镇级服务中心,分片分区细化农村供水运营服务,每个镇级服务中心常设3–5人的服务团队,负责村头总表以下的村级供水管网、水表等运行维护、充值收费等服务。嬴州水务公司负责供水到村头,智慧供水公司负责供水到户收取水费,通过预留0.6元/吨的利润空间,来保障日常运行。村级站点依托遍布乡村的农商银行、建设银行服务点网络,设立村级服务点,各村信贷员兼职村级用水协管员,有效解决以往农村供水“缺乏村级服务站点、日常服务不及时”的痛点问题。
依托城乡供水智能管控云平台,莱芜区投资300万元打造区级智能监控中心,集水厂管理、管网检测、智能抄表、信息调度等多功能于一体,实现从源头到水龙头的“一屏统管”,有效解决村级供水运营中“降损、收费、服务、维护”等四大问题。运用高清晰度航片和在线感知传感器,通过20多万个智能控制点,7×24小时实时监测远程影像、水厂水质、主管线水压、水表流量等情况,对通信异常、用水户用水异常、设备异常、智能水表拖欠水费等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强化大数据预警分析,对1610户五保户2400户孤寡老人进行重点监控,在其日用水量低于0.01吨时,自动推送报警信息,工作人员立即前往用户家中了解健康状况,协助关爱特殊群体。采用智能水表,降低成本,支持预付费功能。该区通过镇级充值中心、微信小程序、App等多种缴费途径,有效解决缴费难问题,实现水费应收尽收。智能监控中心建立实时、历史、设备状态数据库,通过后台分析,及时定位漏损点进行维修,有效降低全区农村供水漏损率,新建管网漏损率可控制在4%左右,老旧管网降低10%—30%,每年节约用水约40万吨。
同时,莱芜区以农村供水智慧运营为突破,延伸拓展,解决饮水工程建设容易、管理难的问题,采取“建管一体”模式,让农户从“有水喝”向“喝好水”“喝得起”转变。目前,全区农村供水规模化率达80%以上,自来水普及率达100%。该区设立农村饮水水质监测中心,每年两次对全区所有农村供水工程的出厂水、末梢水水质进行监测。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公平负担”的原则,莱芜区实行阶梯水价制度,每户村民年均基础水量为60吨,综合水价2.2元/吨,一年基本水费为132元,一般农户均可承受。目前,全区水费收缴率达90%以上,保障了农村供水工程正常运行。
去年以来,济南市莱芜区瞄准农村供水“小切口”,依托数字赋能“微创新”,打造“区级总揽、镇级细化、村级协助”的三位一体智慧运营模式,惠及610个村48万农村人口,农村饮水工作实现专业化运营、精细化管理、规模化发展。
莱芜区探索搭建起了“区级平台+镇级服务中心+村级用水协管员”运维体系,区属国有企业嬴州水务公司与本地民营科技企业山东力创科技公司,联合成立莱芜区智慧供水服务有限公司,设立12345热线工单处理小组,开通24小时值班服务热线,组建供水项目抢修24小时值班作业队伍,做到“小修不过晌、大修不过夜”。该智慧供水公司下设13个镇级服务中心,分片分区细化农村供水运营服务,每个镇级服务中心常设3–5人的服务团队,负责村头总表以下的村级供水管网、水表等运行维护、充值收费等服务。嬴州水务公司负责供水到村头,智慧供水公司负责供水到户收取水费,通过预留0.6元/吨的利润空间,来保障日常运行。村级站点依托遍布乡村的农商银行、建设银行服务点网络,设立村级服务点,各村信贷员兼职村级用水协管员,有效解决以往农村供水“缺乏村级服务站点、日常服务不及时”的痛点问题。
依托城乡供水智能管控云平台,莱芜区投资300万元打造区级智能监控中心,集水厂管理、管网检测、智能抄表、信息调度等多功能于一体,实现从源头到水龙头的“一屏统管”,有效解决村级供水运营中“降损、收费、服务、维护”等四大问题。运用高清晰度航片和在线感知传感器,通过20多万个智能控制点,7×24小时实时监测远程影像、水厂水质、主管线水压、水表流量等情况,对通信异常、用水户用水异常、设备异常、智能水表拖欠水费等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强化大数据预警分析,对1610户五保户2400户孤寡老人进行重点监控,在其日用水量低于0.01吨时,自动推送报警信息,工作人员立即前往用户家中了解健康状况,协助关爱特殊群体。采用智能水表,降低成本,支持预付费功能。该区通过镇级充值中心、微信小程序、App等多种缴费途径,有效解决缴费难问题,实现水费应收尽收。智能监控中心建立实时、历史、设备状态数据库,通过后台分析,及时定位漏损点进行维修,有效降低全区农村供水漏损率,新建管网漏损率可控制在4%左右,老旧管网降低10%—30%,每年节约用水约40万吨。
同时,莱芜区以农村供水智慧运营为突破,延伸拓展,解决饮水工程建设容易、管理难的问题,采取“建管一体”模式,让农户从“有水喝”向“喝好水”“喝得起”转变。目前,全区农村供水规模化率达80%以上,自来水普及率达100%。该区设立农村饮水水质监测中心,每年两次对全区所有农村供水工程的出厂水、末梢水水质进行监测。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公平负担”的原则,莱芜区实行阶梯水价制度,每户村民年均基础水量为60吨,综合水价2.2元/吨,一年基本水费为132元,一般农户均可承受。目前,全区水费收缴率达90%以上,保障了农村供水工程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