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生殖医学团队
生命起点的温暖守护
2023-04-13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
|
![]() |
|
为鼓励和支持卫生健康领域科技创新平台建设,2022年,山东省卫健委确定了首批101个医药卫生重点学科、40个重点实验室。为立榜样树标杆,本报推出巡礼栏目。今天聚焦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生殖医学团队。
□张茂翔 孙彩华
截至2021年12月31日,40000余对难治性不孕夫妇通过他们的治疗解决生育难题,拥有了自己健康的宝宝。
自2016年以来,年门诊量达到21万余人次,每年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4000余例,近3年年平均手术量8291人次,单次临床妊娠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服务对象遍及全国25个省份,潍坊地区以外占比达48.5%,山东省以外达18.2%……
这是生命起点的守护,这是一个中心、一支团队、一个学科从追赶到跟跑再到领跑的成绩单,这是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潍医附院”)生殖医学团队有高度、有厚度,更有温度的体现。
二十多载踔厉奋发,潍坊医学院生殖医学学科已成为一张亮丽的名片。
“有文化引领,学科才有灵魂。”在潍坊医学院生殖医院院长、生殖医学中心主任、学科带头人任春娥带领下,学科始终秉承“三个为本(以病人为本、以职工为本、以医院为本)”“三个坚持(坚持公益性、坚持以文化医、坚持以先进技术和优质服务为患者谋求幸福,促社会和谐)”的理念宗旨,高标准设计、高水平推进,在齐鲁大地奏响了曲曲嘹亮的“生命起点之歌”。
坚持公益性
为区域母婴健康水平提升贡献力量
作为胶东半岛中部最早、潍坊地区首家经原卫生部准入、有资质开展“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其相关技术的医疗机构,从2001年任春娥等3人创建学科,学科先后经历了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潍坊医学院生殖医院的发展历程,实现了从量到质的跨越。
“名称更迭了,规模在扩张,人员在增加,然而有些东西始终如一。”任春娥说,恒久不变的,是学科的清晰定位与团队的公益情怀。
“23年间,我们为患者提供的技术、服务在不断进步。所有的医疗耗材都在涨价,但我们的收费标准却一直没涨。”这样的坚守,折射出潍医附院生殖医学团队落实“以病人为本”宗旨的力度,更彰显出其坚持公益的极高站位。
胸怀天下,想的是患者疾苦;培育英才,希望救不孕不育家庭于水火。每年积极主办承办学术研讨会议,潍医附院生殖医学团队将新技术新进展交流共享,为区域培养合格的生殖医学人才而主动上前;“卫生强基”积极担当,为区域生殖医疗技术水平提升作出贡献。
2017年始,中心倡导并推动医护人员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健康科学知识普及工作,打造“医路同行健康相伴”“公益惠民行”“梦想双行线”等公益品牌。
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将生殖健康科普教育送到百姓身边。潍医附院生殖医学中心荣获中国人口文化奖、全国健康传播金牌讲师大赛冠军、全国临床思维大赛最佳团队奖、全国健康科普演讲大赛最佳风采奖等。
点滴皆是爱,枝叶总关情。在全国首家书吧式智慧候诊大厅等一系列文化设施的布局设计中,有心的人们体悟到这群医者的用心良苦。
“最是书香能致远。在这方寸之地,我们希望通过巧妙设计,引领社会上女性摒弃长时间看手机等不良习惯,通过阅读一点点提升素养,为培育新生命、教育优秀孩童作准备。”这是任春娥及其团队的公益之心。
坚持以文化医、以医感人
培养有温度、有格局的医者
人文是医学的灵魂。潍医附院生殖医学学科不断追求医学的厚度与高度,持续提升团队的人文素养——
2019年承办了首届中国医学人文与学科发展高峰论坛,与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建立合作,让叙事医学落地推广并探索出独特的医学人文实践模式——“1+X”人文素养培训。围绕医学这一学科线索,中心开展传统文化、哲学思想、艺术审美、心理学、媒介传播等人文素养课程。
以“人文”赋能医学,满足员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任春娥作为领头人以医学人文素养培训提升员工格局的用心,更让“以职工为本”理念落到实处。
以人文建设为抓手,医学团队不遗余力培养有温度、有格局的医者——
作为培养医生的“医生”,学科承担着妇产科学教学任务,在教学中不仅传授医学知识,更将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充满人文关怀的意识视为重中之重,力争把医学生培养成眼中有光、胸中有志、腹中有才、心中有爱的人才。
不仅如此。自2002年起,生殖医学中心自办春晚,其间从未中断。如今,习惯成了传统,激励着员工不断增强使命感,为了中心这个“大家”努力提升,赋能学科高质量发展。
“以‘家文化’让员工增强获得感和归属感,为实现共同目标不懈努力。”任春娥说,惟其如此,员工才能快乐、高效地工作,才能让“以病人为本”和‘以医院为本’真正落地。将这一理念贯穿到20多年的实践中,文化引领员工凝心聚力,全面推动学科再攀新高。
以文化医、以医感人,成果卓著。按照“一体两翼”的发展思路,学科已形成了一支学历层次高、协同能力强,特别讲团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奋斗的人才队伍,其中青年泰山学者1人,山东省优青1人,齐鲁卫生与健康领军人才3人,潍坊医学院1258人才3人。中心被授予中国医学人文最高奖——全国人文爱心医院、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巾帼文明岗、山东省三八红旗集体等荣誉称号。
坚持以先进技术及优质服务
为患者谋幸福促社会和谐
二十三载奋楫争先,潍医附院生殖医学团队在管理、技术服务等领域不断创新提升,造福患者,回馈社会。
中心充分发挥协同创新优势,整合优质医疗资源和科研技术力量,坚持以临床为引领,以科研为支撑,集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疑难病诊治、科学普及于一体。
示范引领,潍坊地区的10个首例开创先河:首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妊娠;首例单精子卵母细胞浆内显微注射后妊娠;首例冻融胚胎移植后妊娠;首例胚胎辅助孵化后妊娠;首例未成熟卵体外培养后妊娠;首例囊胚培养后妊娠等。
除了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俗称“试管婴儿”)、单精子卵母细胞浆内显微注射、供精“试管婴儿”等一系列先进的生殖医学诊疗项目,中心还专门配备心血管专家、内科内分泌专家、风湿免疫病专家为高龄及合并内科疾病的备孕妇女保驾护航。
如今,学科已实现包括夫精人工授精(AIH)、供精人工授精(AID)、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俗称“第一代试管婴儿”)、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ICSI,俗称“第二代试管婴儿”)、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技术(PGD,俗称“第三代试管婴儿”)等人类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的全覆盖。
生殖医学中心对不孕不育家庭的关爱从生命的起点开始,让他们充满希望,放飞希望!”潍医附院生殖医学团队与时俱进,持续打造着充满爱、传递爱,让每一个生命因爱而生、为爱而强的文化家园!
□张茂翔 孙彩华
截至2021年12月31日,40000余对难治性不孕夫妇通过他们的治疗解决生育难题,拥有了自己健康的宝宝。
自2016年以来,年门诊量达到21万余人次,每年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4000余例,近3年年平均手术量8291人次,单次临床妊娠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服务对象遍及全国25个省份,潍坊地区以外占比达48.5%,山东省以外达18.2%……
这是生命起点的守护,这是一个中心、一支团队、一个学科从追赶到跟跑再到领跑的成绩单,这是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潍医附院”)生殖医学团队有高度、有厚度,更有温度的体现。
二十多载踔厉奋发,潍坊医学院生殖医学学科已成为一张亮丽的名片。
“有文化引领,学科才有灵魂。”在潍坊医学院生殖医院院长、生殖医学中心主任、学科带头人任春娥带领下,学科始终秉承“三个为本(以病人为本、以职工为本、以医院为本)”“三个坚持(坚持公益性、坚持以文化医、坚持以先进技术和优质服务为患者谋求幸福,促社会和谐)”的理念宗旨,高标准设计、高水平推进,在齐鲁大地奏响了曲曲嘹亮的“生命起点之歌”。
坚持公益性
为区域母婴健康水平提升贡献力量
作为胶东半岛中部最早、潍坊地区首家经原卫生部准入、有资质开展“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其相关技术的医疗机构,从2001年任春娥等3人创建学科,学科先后经历了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潍坊医学院生殖医院的发展历程,实现了从量到质的跨越。
“名称更迭了,规模在扩张,人员在增加,然而有些东西始终如一。”任春娥说,恒久不变的,是学科的清晰定位与团队的公益情怀。
“23年间,我们为患者提供的技术、服务在不断进步。所有的医疗耗材都在涨价,但我们的收费标准却一直没涨。”这样的坚守,折射出潍医附院生殖医学团队落实“以病人为本”宗旨的力度,更彰显出其坚持公益的极高站位。
胸怀天下,想的是患者疾苦;培育英才,希望救不孕不育家庭于水火。每年积极主办承办学术研讨会议,潍医附院生殖医学团队将新技术新进展交流共享,为区域培养合格的生殖医学人才而主动上前;“卫生强基”积极担当,为区域生殖医疗技术水平提升作出贡献。
2017年始,中心倡导并推动医护人员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健康科学知识普及工作,打造“医路同行健康相伴”“公益惠民行”“梦想双行线”等公益品牌。
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将生殖健康科普教育送到百姓身边。潍医附院生殖医学中心荣获中国人口文化奖、全国健康传播金牌讲师大赛冠军、全国临床思维大赛最佳团队奖、全国健康科普演讲大赛最佳风采奖等。
点滴皆是爱,枝叶总关情。在全国首家书吧式智慧候诊大厅等一系列文化设施的布局设计中,有心的人们体悟到这群医者的用心良苦。
“最是书香能致远。在这方寸之地,我们希望通过巧妙设计,引领社会上女性摒弃长时间看手机等不良习惯,通过阅读一点点提升素养,为培育新生命、教育优秀孩童作准备。”这是任春娥及其团队的公益之心。
坚持以文化医、以医感人
培养有温度、有格局的医者
人文是医学的灵魂。潍医附院生殖医学学科不断追求医学的厚度与高度,持续提升团队的人文素养——
2019年承办了首届中国医学人文与学科发展高峰论坛,与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建立合作,让叙事医学落地推广并探索出独特的医学人文实践模式——“1+X”人文素养培训。围绕医学这一学科线索,中心开展传统文化、哲学思想、艺术审美、心理学、媒介传播等人文素养课程。
以“人文”赋能医学,满足员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任春娥作为领头人以医学人文素养培训提升员工格局的用心,更让“以职工为本”理念落到实处。
以人文建设为抓手,医学团队不遗余力培养有温度、有格局的医者——
作为培养医生的“医生”,学科承担着妇产科学教学任务,在教学中不仅传授医学知识,更将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充满人文关怀的意识视为重中之重,力争把医学生培养成眼中有光、胸中有志、腹中有才、心中有爱的人才。
不仅如此。自2002年起,生殖医学中心自办春晚,其间从未中断。如今,习惯成了传统,激励着员工不断增强使命感,为了中心这个“大家”努力提升,赋能学科高质量发展。
“以‘家文化’让员工增强获得感和归属感,为实现共同目标不懈努力。”任春娥说,惟其如此,员工才能快乐、高效地工作,才能让“以病人为本”和‘以医院为本’真正落地。将这一理念贯穿到20多年的实践中,文化引领员工凝心聚力,全面推动学科再攀新高。
以文化医、以医感人,成果卓著。按照“一体两翼”的发展思路,学科已形成了一支学历层次高、协同能力强,特别讲团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奋斗的人才队伍,其中青年泰山学者1人,山东省优青1人,齐鲁卫生与健康领军人才3人,潍坊医学院1258人才3人。中心被授予中国医学人文最高奖——全国人文爱心医院、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巾帼文明岗、山东省三八红旗集体等荣誉称号。
坚持以先进技术及优质服务
为患者谋幸福促社会和谐
二十三载奋楫争先,潍医附院生殖医学团队在管理、技术服务等领域不断创新提升,造福患者,回馈社会。
中心充分发挥协同创新优势,整合优质医疗资源和科研技术力量,坚持以临床为引领,以科研为支撑,集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疑难病诊治、科学普及于一体。
示范引领,潍坊地区的10个首例开创先河:首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妊娠;首例单精子卵母细胞浆内显微注射后妊娠;首例冻融胚胎移植后妊娠;首例胚胎辅助孵化后妊娠;首例未成熟卵体外培养后妊娠;首例囊胚培养后妊娠等。
除了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俗称“试管婴儿”)、单精子卵母细胞浆内显微注射、供精“试管婴儿”等一系列先进的生殖医学诊疗项目,中心还专门配备心血管专家、内科内分泌专家、风湿免疫病专家为高龄及合并内科疾病的备孕妇女保驾护航。
如今,学科已实现包括夫精人工授精(AIH)、供精人工授精(AID)、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俗称“第一代试管婴儿”)、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ICSI,俗称“第二代试管婴儿”)、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技术(PGD,俗称“第三代试管婴儿”)等人类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的全覆盖。
生殖医学中心对不孕不育家庭的关爱从生命的起点开始,让他们充满希望,放飞希望!”潍医附院生殖医学团队与时俱进,持续打造着充满爱、传递爱,让每一个生命因爱而生、为爱而强的文化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