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时事

一批疑似美军秘密文件曝光,内容显示美政府持续密切监视监听以色列和韩国等盟友

拜登政府急查网传“密件”源头

2023-04-11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随着网传“泄露密件”事件不断发酵,越来越多证据显示美国政府不仅深入介入俄乌冲突,还持续密切监视监听盟友,涉及以色列和韩国等多个国家。
  不少分析人士将此视为美近十年来最严重的情报泄露事件之一,再次被曝监视监听可能令美国和盟友关系又一次尴尬。
“密件”显示美一直监听以色列
  美国《纽约时报》等媒体6日以来持续报道社交媒体近来出现一批疑似美军秘密文件,内容涉及俄乌冲突等多个方面,包含大量敏感信息,甚至包括带有“绝密”标志的情报。
  此事一经曝光便引发多方关注。最新报道援引网传“密件”显示,美国以某种方式获取了以色列和韩国的政府内部情报,并对此作出相应评估。
  据《纽约时报》8日报道,其中一份标为“绝密”的文件看似为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中央情报更新信息,日期为3月1日,显示美方对以色列情报和特勤局(摩萨德)的评估:摩萨德鼓励其人员和市民参与反对以色列政府司法改革的示威。
  今年以来,以色列政府致力于推动司法改革,相关措施包括赋予政府在任命法官方面更大的权力等。此举引发以色列大规模抗议浪潮。迫于压力,总理内塔尼亚胡3月27日宣布推迟司法改革。
  “密件”中的美方评估显示摩萨德与以色列政府围绕司法改革出现较大分歧。
  《纽约时报》报道,美方是根据“信号情报”获知相关信息的。信号情报是情报机构专用术语,意味着美国一直在监听以色列这一主要盟友。而对另一个盟友韩国,美方同样依据信号情报获知了韩国政府内部关于援助乌克兰事项的讨论细节。
  网传“密件”显示,面对美国施压,韩国政府内部讨论了是否应向乌克兰提供武器。根据韩国官方立场,韩国只向乌克兰提供防弹衣、防毒面具等非致命性军事援助。
  韩国总统办公室一名官员9日称,韩方将与美展开沟通,但他拒绝证实文件细节。
全球“无差别”监视监听
美国处境尴尬

  多年以来,美国对全球实施“无差别”监视监听,从竞争对手到盟友,甚至包括德国总理、法国总统等盟国领导人,这些行为已多次引发相关盟友抗议。
  韩国反对党议员10日联合对媒体披露的美国监听表达“强烈遗憾”,认为这无疑是对韩国主权的侵犯,也是本届韩国政府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的“失败”,呼吁对此展开彻查。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援引国防专家的话报道,任何美国内部秘密文件的泄露都具有“破坏性”,且会令美国“尴尬”。
  以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情报更新为例,这类信息仅在美国政府高级官员间传阅。另外,多家媒体报道,网上流传的一些文件图片中标有“NOFORN”,即不对外国开放,这正是美国国防部的标记方式。
  一些不愿公开姓名的美方官员先前告诉媒体,文件可能由俄罗斯方面或亲俄人士散布,不排除文件被篡改的可能,以误导调查人员了解文件来源,或者传播可能损害美国安全利益的虚假信息。  
  美国国防部迄今没有回应任何涉及文件细节的问题。一名发言人9日仅在声明中说,美方正在评估这些文件的“有效性”,它们“似乎包含敏感和高度机密的内容”。
  据路透社报道,美方正在调查政府内部个人或群体可能泄密的动机,已有四至五种假设,从心怀不满的员工到想要破坏美国国家安全利益的内部威胁。
  另外,如果文件属实,意味着美方在俄乌冲突中介入程度之深以及以提供情报来支持乌克兰的力度,比以往所知的“拱火浇油”更甚。
  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就此事回应说,“我们对美国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直接或间接卷入俄乌冲突没有丝毫怀疑”,美国和北约参与俄乌冲突的程度正在不断加深。
         (新华社专特稿)
  随着网传“泄露密件”事件不断发酵,越来越多证据显示美国政府不仅深入介入俄乌冲突,还持续密切监视监听盟友,涉及以色列和韩国等多个国家。
  不少分析人士将此视为美近十年来最严重的情报泄露事件之一,再次被曝监视监听可能令美国和盟友关系又一次尴尬。
“密件”显示美一直监听以色列
  美国《纽约时报》等媒体6日以来持续报道社交媒体近来出现一批疑似美军秘密文件,内容涉及俄乌冲突等多个方面,包含大量敏感信息,甚至包括带有“绝密”标志的情报。
  此事一经曝光便引发多方关注。最新报道援引网传“密件”显示,美国以某种方式获取了以色列和韩国的政府内部情报,并对此作出相应评估。
  据《纽约时报》8日报道,其中一份标为“绝密”的文件看似为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中央情报更新信息,日期为3月1日,显示美方对以色列情报和特勤局(摩萨德)的评估:摩萨德鼓励其人员和市民参与反对以色列政府司法改革的示威。
  今年以来,以色列政府致力于推动司法改革,相关措施包括赋予政府在任命法官方面更大的权力等。此举引发以色列大规模抗议浪潮。迫于压力,总理内塔尼亚胡3月27日宣布推迟司法改革。
  “密件”中的美方评估显示摩萨德与以色列政府围绕司法改革出现较大分歧。
  《纽约时报》报道,美方是根据“信号情报”获知相关信息的。信号情报是情报机构专用术语,意味着美国一直在监听以色列这一主要盟友。而对另一个盟友韩国,美方同样依据信号情报获知了韩国政府内部关于援助乌克兰事项的讨论细节。
  网传“密件”显示,面对美国施压,韩国政府内部讨论了是否应向乌克兰提供武器。根据韩国官方立场,韩国只向乌克兰提供防弹衣、防毒面具等非致命性军事援助。
  韩国总统办公室一名官员9日称,韩方将与美展开沟通,但他拒绝证实文件细节。
全球“无差别”监视监听
美国处境尴尬

  多年以来,美国对全球实施“无差别”监视监听,从竞争对手到盟友,甚至包括德国总理、法国总统等盟国领导人,这些行为已多次引发相关盟友抗议。
  韩国反对党议员10日联合对媒体披露的美国监听表达“强烈遗憾”,认为这无疑是对韩国主权的侵犯,也是本届韩国政府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的“失败”,呼吁对此展开彻查。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援引国防专家的话报道,任何美国内部秘密文件的泄露都具有“破坏性”,且会令美国“尴尬”。
  以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情报更新为例,这类信息仅在美国政府高级官员间传阅。另外,多家媒体报道,网上流传的一些文件图片中标有“NOFORN”,即不对外国开放,这正是美国国防部的标记方式。
  一些不愿公开姓名的美方官员先前告诉媒体,文件可能由俄罗斯方面或亲俄人士散布,不排除文件被篡改的可能,以误导调查人员了解文件来源,或者传播可能损害美国安全利益的虚假信息。  
  美国国防部迄今没有回应任何涉及文件细节的问题。一名发言人9日仅在声明中说,美方正在评估这些文件的“有效性”,它们“似乎包含敏感和高度机密的内容”。
  据路透社报道,美方正在调查政府内部个人或群体可能泄密的动机,已有四至五种假设,从心怀不满的员工到想要破坏美国国家安全利益的内部威胁。
  另外,如果文件属实,意味着美方在俄乌冲突中介入程度之深以及以提供情报来支持乌克兰的力度,比以往所知的“拱火浇油”更甚。
  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就此事回应说,“我们对美国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直接或间接卷入俄乌冲突没有丝毫怀疑”,美国和北约参与俄乌冲突的程度正在不断加深。
         (新华社专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