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立芝:为民情怀的实践者
2023-03-21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
|
□ 胡磊 孙亚飞
身处伟大时代,需要向榜样学习,汲取奋进力量;身处聊城大地,需要向楷模看齐,淬炼奉献情怀。正值聊城全方位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聊城市委常委会会议通过《中共聊城市委关于开展向杜立芝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并于3月16日下午将全市首个“聊城时代楷模”荣誉称号授予杜立芝,掀起了“向杜立芝同志学习”的热潮。
首位“聊城时代楷模”为何会是杜立芝?翻开杜立芝的履历,现任高唐县农业农村局四级调研员、高级农艺师、农业技术咨询热线办公室主任、“杜立芝党代表工作室”学雷锋志愿服务团队队长、杜立芝科技服务团队队长的杜立芝,是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连续三届党代表,先后荣获省政府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农技推广先进个人、全国最美基层干部、全国妇女创先争优先进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在杜立芝看来,再多荣誉不及农民群众口中的一句感谢。她将乡亲视为家人,38年如一日奔走在高唐县600多个自然村,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她的身影。“一身土、一身泥、一身虫”是杜立芝的常见形象,可就是这样一位没有“官儿”样的女干部,被高唐县广大农民群众称为“问不倒的杜站长”、最接地气的“宣讲员”、生产生活的“定盘星”。
当前,聊城市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急需这片大地上涌现出千千万万个“杜立芝”争做为民情怀的实践者,以更好服务打造山东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的西部“战略支点”和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两河明珠”城市的目标定位。
向杜立芝学什么?《中共聊城市委关于开展向杜立芝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已经指明了方向。
杜立芝忠诚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初心如磐践行使命。她坚持做党的声音的传播者,38年来始终坚持做懂农业技术的基层理论宣讲排头兵,创新“宣讲+服务”模式,通过“田间课堂”“马扎课堂”和短视频方式,倾力传播党的创新理论,让党的声音和农技知识“飞”到群众身边,“融”到百姓心中。她始终把粮食安全作为“国之大者”,为端牢中国饭碗、守住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学习杜立芝,就是要像她一样始终对党忠诚、心怀大局,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杜立芝始终牢记宗旨意识,坚持做为民情怀的实践者,不畏困难为民解忧,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全身心扑到农业发展上,把“知农、爱农、惠农”工作做到了百姓心坎上。她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面对群众咨询,随时解答、随叫随到,每天探地头、钻大棚、送技术,实地解决农业生产难题,造福了一方百姓。学习杜立芝,就是要像她一样为党尽责、为民服务,在服务基层群众中实现自身价值。
杜立芝始终坚守“粮食生产出路在科技”的信念,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守正创新、实干担当,把论文写在了聊城大地上。她把“改变落后、推广新型”作为农技服务的主题,38年来累计为种植户引进先进管理技术50多项,推广各类农作物瓜菜新品种20多个,让农业技术的成果在田间地头开了花。她不断尝试土壤改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使用生物有机肥料等技术,减少了化肥使用量,提升了粮食品质,保障了粮食安全。学习杜立芝,就是要像她一样苦干实干、攻坚克难,始终保持高昂的革命斗志和顽强的进取精神。
杜立芝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始终致力于做新型农民培育的引领者。她坚定“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有限,带着大伙儿一块干才是出路”的信念,创建了“杜立芝党代表工作室”,培育发展了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使乡村振兴有了新载体,为民服务做到了“零距离”;带出了一支由“乡土秀才”组成的农技志愿服务团队,使“志愿红”蔚然成风,成为新时代“雷锋精神”的践行者。学习杜立芝,就是要像她一样埋头苦干、默默奉献,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风范传递正能量。
杜立芝始终扎根基层一线,以持之以恒、接续突破的奋斗姿态拼事业,用自己一生所学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在农业技术推广的基层一线,一扎根就是38年,为实现共同富裕贡献了力量。38年来,她跑遍了全县600多个自然村,采写了70多本400多万字的农技日记,为守护“米袋子”“菜篮子”筑起了坚强堡垒。学习杜立芝,就是要像她一样一以贯之、久久为功,在平凡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
民心所向,胜之所往,大道可成。向杜立芝同志学习活动的开展,是聊城践行“提标提速提能力、敢闯敢干敢争先”工作要求的生动实践。它激励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礼赞楷模、学习榜样、凝聚力量,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忘我的精神,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发提升,奋力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局面。
身处伟大时代,需要向榜样学习,汲取奋进力量;身处聊城大地,需要向楷模看齐,淬炼奉献情怀。正值聊城全方位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聊城市委常委会会议通过《中共聊城市委关于开展向杜立芝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并于3月16日下午将全市首个“聊城时代楷模”荣誉称号授予杜立芝,掀起了“向杜立芝同志学习”的热潮。
首位“聊城时代楷模”为何会是杜立芝?翻开杜立芝的履历,现任高唐县农业农村局四级调研员、高级农艺师、农业技术咨询热线办公室主任、“杜立芝党代表工作室”学雷锋志愿服务团队队长、杜立芝科技服务团队队长的杜立芝,是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连续三届党代表,先后荣获省政府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农技推广先进个人、全国最美基层干部、全国妇女创先争优先进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在杜立芝看来,再多荣誉不及农民群众口中的一句感谢。她将乡亲视为家人,38年如一日奔走在高唐县600多个自然村,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她的身影。“一身土、一身泥、一身虫”是杜立芝的常见形象,可就是这样一位没有“官儿”样的女干部,被高唐县广大农民群众称为“问不倒的杜站长”、最接地气的“宣讲员”、生产生活的“定盘星”。
当前,聊城市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急需这片大地上涌现出千千万万个“杜立芝”争做为民情怀的实践者,以更好服务打造山东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的西部“战略支点”和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两河明珠”城市的目标定位。
向杜立芝学什么?《中共聊城市委关于开展向杜立芝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已经指明了方向。
杜立芝忠诚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初心如磐践行使命。她坚持做党的声音的传播者,38年来始终坚持做懂农业技术的基层理论宣讲排头兵,创新“宣讲+服务”模式,通过“田间课堂”“马扎课堂”和短视频方式,倾力传播党的创新理论,让党的声音和农技知识“飞”到群众身边,“融”到百姓心中。她始终把粮食安全作为“国之大者”,为端牢中国饭碗、守住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学习杜立芝,就是要像她一样始终对党忠诚、心怀大局,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杜立芝始终牢记宗旨意识,坚持做为民情怀的实践者,不畏困难为民解忧,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全身心扑到农业发展上,把“知农、爱农、惠农”工作做到了百姓心坎上。她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面对群众咨询,随时解答、随叫随到,每天探地头、钻大棚、送技术,实地解决农业生产难题,造福了一方百姓。学习杜立芝,就是要像她一样为党尽责、为民服务,在服务基层群众中实现自身价值。
杜立芝始终坚守“粮食生产出路在科技”的信念,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守正创新、实干担当,把论文写在了聊城大地上。她把“改变落后、推广新型”作为农技服务的主题,38年来累计为种植户引进先进管理技术50多项,推广各类农作物瓜菜新品种20多个,让农业技术的成果在田间地头开了花。她不断尝试土壤改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使用生物有机肥料等技术,减少了化肥使用量,提升了粮食品质,保障了粮食安全。学习杜立芝,就是要像她一样苦干实干、攻坚克难,始终保持高昂的革命斗志和顽强的进取精神。
杜立芝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始终致力于做新型农民培育的引领者。她坚定“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有限,带着大伙儿一块干才是出路”的信念,创建了“杜立芝党代表工作室”,培育发展了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使乡村振兴有了新载体,为民服务做到了“零距离”;带出了一支由“乡土秀才”组成的农技志愿服务团队,使“志愿红”蔚然成风,成为新时代“雷锋精神”的践行者。学习杜立芝,就是要像她一样埋头苦干、默默奉献,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风范传递正能量。
杜立芝始终扎根基层一线,以持之以恒、接续突破的奋斗姿态拼事业,用自己一生所学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在农业技术推广的基层一线,一扎根就是38年,为实现共同富裕贡献了力量。38年来,她跑遍了全县600多个自然村,采写了70多本400多万字的农技日记,为守护“米袋子”“菜篮子”筑起了坚强堡垒。学习杜立芝,就是要像她一样一以贯之、久久为功,在平凡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
民心所向,胜之所往,大道可成。向杜立芝同志学习活动的开展,是聊城践行“提标提速提能力、敢闯敢干敢争先”工作要求的生动实践。它激励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礼赞楷模、学习榜样、凝聚力量,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忘我的精神,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发提升,奋力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