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城区域党建共同体解锁 “跨村联建”

2023-02-27 作者: 张海峰 来源: 大众日报
  □通讯员 魏子骐
   记 者 张海峰 报道
  本报德州讯 德州市德城区强化党建引领,积极探索“跨村联建”模式,组建联村党组织12个,成立12家农村区域党建共同体,覆盖全区60个行政村,完善“四联”工作机制,推动党建工作握指成拳,走出一条乡村振兴新路径。
  组织联建,筑牢“战斗堡垒”。以共同体为单位成立“跨村联建”党组织,由管区书记或强村书记任党组织书记,由各村书记和“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等负责同志任委员,研究解决共同体重要事项60余项,去年以来全区共同体内4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均成功“摘帽”。
  产业联营,注入“源头活水”。新华街道“四化”区域党建共同体以新园村为核心,统筹带动周边8个行政村的资金、土地和人才等优势资源,统一布局发展强村富民产业项目,规划建设832亩新园农业科技示范园,打造现代都市农业。以“百企结百村”行动为契机,与华鲁恒升、华北纸业、照硕农业等13家企业结对,去年以来,区域党建共同体内60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超过17万元。
  治理联抓,打通“神经末梢”。在共同体探索开展党代表工作室,同时探索成立由9—13人构成的“公开评议团”,去年以来共召开两级评议会30余场,化解民事纠纷、信访案件等26件。建立乡村综治中心,去年以来已解决涉法矛盾纠纷21件。组建8支乡村文明讲师团,每月举办1次文明实践活动。
  服务联动,激活“一池春水”。将60个村根据实际情况分成117个网格,成立为民服务队伍73支,吸纳社会组织共同开展服务400余次,2500余名党员共联系服务近1万名群众。将快递进村与公益岗开发相结合,为29个村级物流点配备快递员,在共同体中心村打造党群服务中心8个,167项公共服务事项下沉,今年以来已累计办理各类服务事项3200余项。
  □通讯员 魏子骐
   记 者 张海峰 报道
  本报德州讯 德州市德城区强化党建引领,积极探索“跨村联建”模式,组建联村党组织12个,成立12家农村区域党建共同体,覆盖全区60个行政村,完善“四联”工作机制,推动党建工作握指成拳,走出一条乡村振兴新路径。
  组织联建,筑牢“战斗堡垒”。以共同体为单位成立“跨村联建”党组织,由管区书记或强村书记任党组织书记,由各村书记和“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等负责同志任委员,研究解决共同体重要事项60余项,去年以来全区共同体内4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均成功“摘帽”。
  产业联营,注入“源头活水”。新华街道“四化”区域党建共同体以新园村为核心,统筹带动周边8个行政村的资金、土地和人才等优势资源,统一布局发展强村富民产业项目,规划建设832亩新园农业科技示范园,打造现代都市农业。以“百企结百村”行动为契机,与华鲁恒升、华北纸业、照硕农业等13家企业结对,去年以来,区域党建共同体内60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超过17万元。
  治理联抓,打通“神经末梢”。在共同体探索开展党代表工作室,同时探索成立由9—13人构成的“公开评议团”,去年以来共召开两级评议会30余场,化解民事纠纷、信访案件等26件。建立乡村综治中心,去年以来已解决涉法矛盾纠纷21件。组建8支乡村文明讲师团,每月举办1次文明实践活动。
  服务联动,激活“一池春水”。将60个村根据实际情况分成117个网格,成立为民服务队伍73支,吸纳社会组织共同开展服务400余次,2500余名党员共联系服务近1万名群众。将快递进村与公益岗开发相结合,为29个村级物流点配备快递员,在共同体中心村打造党群服务中心8个,167项公共服务事项下沉,今年以来已累计办理各类服务事项320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