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文化

文化视点

2023-02-23 作者: 刘一颖 来源: 大众日报
交响乐出圈带来哪些启示
  据光明日报,近期,两段热门小视频令人印象深刻。一段是“超强共情力!两岁宝宝听交响乐音乐会默默流泪”,一段是“交响乐团演奏《孤勇者》引发小朋友们大合唱”。交响乐演出通过短视频出圈,引发广泛关注。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对高雅艺术的普及作用,也为交响乐的进一步发展带来诸多启示。
  交响乐的乐器结构复杂,音乐蕴含着深厚的精神内涵,想要“听懂”确实需要一定的熏陶和积累。因此,高雅艺术的受众是需要培养的。为了持续创作人民群众满意的交响乐作品,吸引更多人走进剧场近距离感受其魅力,我们仍有很多工作要做。
  一是创作上要避免孤芳自赏,追求雅俗共赏,要彰显“中国范儿”,展现民族特色。音乐是让人听的,光让人听还不行,要供人欣赏,要做到雅俗共赏。二是普及传播上要注重形式创新,润物无声。艺术的生命力根植于人民群众的沃土,艺术的影响力、辐射面在于有广阔的传播渠道与发展空间,交响乐同样不能例外,其健康成长离不开人民群众为其浇灌。短视频等新媒体手段的碎片化传播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交响乐的出圈,更重要的还是内容的提质和演出形式的创新。
艺术展览
如何化解“甜蜜的烦恼”

  据文汇报,近年来,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观展热,去一些名气很大的展览上打卡、集章,购买文创产品等成为一种新时尚。但同时,博物馆、美术馆希望为尽可能多的人群提供观展机会的初衷和百姓对高质量展览的渴望叠加在一起,也催生了一些“甜蜜的烦恼”,有业内人士称之为“接待悖论”。
  首先是人流过于聚集的问题,目前国内很多展览的主办方普遍缺乏对观者进行有序的分流及提供分层次的服务。此外,一些展览的主办方虽然在艺术品展陈、视觉展示方面极尽所能,采用新媒体技术、科技手段和创新的布展理念打造出沉浸式的观展空间,创造出全新的观展体验,但是又缺乏清晰的场次安排和专业人员进行讲解、引导人们欣赏和体验。
  博物馆、美术馆应坚持自身的学术性与专业性,在此基础上办展、宣传,针对目前展览中出现的一些不足和难点采取相应措施,才能真正发挥好自身功能,引导观众从“附庸风雅”开始,到真正地了解文化、看懂艺术,使我们的文化自信真正融入每个人的生活。
治理盗版电子书
必须疏堵结合

  据人民日报,随着数字出版产业蓬勃发展,盗版电子书侵权问题也不断出现。盗版电子书长期存在,收费低廉、获取方便是一个重要原因。正版电子书品种、数量难以满足读者需求,客观上也为盗版提供了滋生空间。与此同时,有的作者和出版社担心作品被盗版,没有授权出版电子书。正版市场发育不足,读者需求难以满足,让盗版电子书有了市场,这反过来进一步强化了权利人的担忧。能否打破这个循环,是解决盗版电子书侵权问题的关键。
  考虑到盗版电子书的扩散传播隐蔽性较强,权利人为收集和固定证据,往往需要付出很多时间、精力,治理必须双管齐下、疏堵结合。一方面,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市场监管,加大处罚力度;同时,切实解决维权成本高、举证难等问题,维护好权利人合法权益。另一方面,要推动正版电子书市场健康发展,鼓励著作权人授权数字化版权,鼓励出版企业和电子书发行平台提供品种丰富、获取方便、价格合理的电子书产品。
  与此同时,也要重视推广、宣传电子书借阅公益服务。目前我国各地图书馆纷纷加大电子书等数字化阅读产品的采购和建设力度,推出客户端方便读者查阅,有的图书馆还提供电子书阅读器外借服务。由于不少读者并不了解这些免费服务,因此有必要加大对电子书公共服务的宣传力度,推动相关高质量电子书阅读服务走近更多读者。
老字号品牌保护
需综合施策

  据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老字号是数百年商业和手工业竞争中留下的宝贵遗产,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背景,拥有世代相承的独特工艺或经营特色,是珍贵的自主品牌,品牌价值无可替代。但由于老字号运营主体企业自身经营原因,或品牌文化传承问题,或受到品牌侵权等因素的影响,其现实发展并不尽如人意。
  保护好老字号品牌,要实现传承与创新的联动。需要对传统的技艺、技术、流程、营销渠道、经营管理等特色进行传承与保护,也需要根据技术、社会与时代的变更,进行多方面的创新,以适应新的形势变化。
  老字号品牌保护需要企业、社会、政府相关部门等多方面共同发力。企业应树立强烈的品牌意识,及早确立品牌保护战略,将老字号的企业字号、品牌、商标、工艺等进行一体化保护。行业协会等组织,可建立老字号数据资源库、老字号技艺传承数据库等。政府相关部门,可建立老字号品牌稳定、规范、公信力强的认证,细化完善老字号动态管理措施,建立老字号品牌信用监管体系,建立注册商标专用权、企业名称权、老字号评选权之间的无缝对接和有机衔接机制等。       (□记者 刘一颖 整理)
交响乐出圈带来哪些启示
  据光明日报,近期,两段热门小视频令人印象深刻。一段是“超强共情力!两岁宝宝听交响乐音乐会默默流泪”,一段是“交响乐团演奏《孤勇者》引发小朋友们大合唱”。交响乐演出通过短视频出圈,引发广泛关注。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对高雅艺术的普及作用,也为交响乐的进一步发展带来诸多启示。
  交响乐的乐器结构复杂,音乐蕴含着深厚的精神内涵,想要“听懂”确实需要一定的熏陶和积累。因此,高雅艺术的受众是需要培养的。为了持续创作人民群众满意的交响乐作品,吸引更多人走进剧场近距离感受其魅力,我们仍有很多工作要做。
  一是创作上要避免孤芳自赏,追求雅俗共赏,要彰显“中国范儿”,展现民族特色。音乐是让人听的,光让人听还不行,要供人欣赏,要做到雅俗共赏。二是普及传播上要注重形式创新,润物无声。艺术的生命力根植于人民群众的沃土,艺术的影响力、辐射面在于有广阔的传播渠道与发展空间,交响乐同样不能例外,其健康成长离不开人民群众为其浇灌。短视频等新媒体手段的碎片化传播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交响乐的出圈,更重要的还是内容的提质和演出形式的创新。
艺术展览
如何化解“甜蜜的烦恼”

  据文汇报,近年来,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观展热,去一些名气很大的展览上打卡、集章,购买文创产品等成为一种新时尚。但同时,博物馆、美术馆希望为尽可能多的人群提供观展机会的初衷和百姓对高质量展览的渴望叠加在一起,也催生了一些“甜蜜的烦恼”,有业内人士称之为“接待悖论”。
  首先是人流过于聚集的问题,目前国内很多展览的主办方普遍缺乏对观者进行有序的分流及提供分层次的服务。此外,一些展览的主办方虽然在艺术品展陈、视觉展示方面极尽所能,采用新媒体技术、科技手段和创新的布展理念打造出沉浸式的观展空间,创造出全新的观展体验,但是又缺乏清晰的场次安排和专业人员进行讲解、引导人们欣赏和体验。
  博物馆、美术馆应坚持自身的学术性与专业性,在此基础上办展、宣传,针对目前展览中出现的一些不足和难点采取相应措施,才能真正发挥好自身功能,引导观众从“附庸风雅”开始,到真正地了解文化、看懂艺术,使我们的文化自信真正融入每个人的生活。
治理盗版电子书
必须疏堵结合

  据人民日报,随着数字出版产业蓬勃发展,盗版电子书侵权问题也不断出现。盗版电子书长期存在,收费低廉、获取方便是一个重要原因。正版电子书品种、数量难以满足读者需求,客观上也为盗版提供了滋生空间。与此同时,有的作者和出版社担心作品被盗版,没有授权出版电子书。正版市场发育不足,读者需求难以满足,让盗版电子书有了市场,这反过来进一步强化了权利人的担忧。能否打破这个循环,是解决盗版电子书侵权问题的关键。
  考虑到盗版电子书的扩散传播隐蔽性较强,权利人为收集和固定证据,往往需要付出很多时间、精力,治理必须双管齐下、疏堵结合。一方面,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市场监管,加大处罚力度;同时,切实解决维权成本高、举证难等问题,维护好权利人合法权益。另一方面,要推动正版电子书市场健康发展,鼓励著作权人授权数字化版权,鼓励出版企业和电子书发行平台提供品种丰富、获取方便、价格合理的电子书产品。
  与此同时,也要重视推广、宣传电子书借阅公益服务。目前我国各地图书馆纷纷加大电子书等数字化阅读产品的采购和建设力度,推出客户端方便读者查阅,有的图书馆还提供电子书阅读器外借服务。由于不少读者并不了解这些免费服务,因此有必要加大对电子书公共服务的宣传力度,推动相关高质量电子书阅读服务走近更多读者。
老字号品牌保护
需综合施策

  据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老字号是数百年商业和手工业竞争中留下的宝贵遗产,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背景,拥有世代相承的独特工艺或经营特色,是珍贵的自主品牌,品牌价值无可替代。但由于老字号运营主体企业自身经营原因,或品牌文化传承问题,或受到品牌侵权等因素的影响,其现实发展并不尽如人意。
  保护好老字号品牌,要实现传承与创新的联动。需要对传统的技艺、技术、流程、营销渠道、经营管理等特色进行传承与保护,也需要根据技术、社会与时代的变更,进行多方面的创新,以适应新的形势变化。
  老字号品牌保护需要企业、社会、政府相关部门等多方面共同发力。企业应树立强烈的品牌意识,及早确立品牌保护战略,将老字号的企业字号、品牌、商标、工艺等进行一体化保护。行业协会等组织,可建立老字号数据资源库、老字号技艺传承数据库等。政府相关部门,可建立老字号品牌稳定、规范、公信力强的认证,细化完善老字号动态管理措施,建立老字号品牌信用监管体系,建立注册商标专用权、企业名称权、老字号评选权之间的无缝对接和有机衔接机制等。       (□记者 刘一颖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