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国防教育在青少年心中播下“火种”
2023-02-23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
|
![]() |
|
巩固的国防,是民族生存之盾。全民国防教育是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的基础性工程,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全民国防意识的有效途径。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将习近平强军思想融入全民国防教育各领域、全过程,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强化忧患危机意识,传承红色基因血脉,今日起,本报推出“国防有我”栏目,敬请关注。
□ 本报记者 张依盟 张春宇
春风拂过济南第一中学校园里的邓恩铭雕像,也吹过年少学子的面庞。“他在《诀别》诗中说‘壮志未酬奈何天’,并不是对死亡的遗憾,而是对无法亲眼看到理想实现的遗憾。所以设置一个角色‘穿越’回那个年代,告诉邓恩铭‘学长’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课间,高二学生邓文涛、邓艺茹、张泽慧和徐艺瑄凑到一起讨论得热火朝天。
他们正在讨论的,是以革命先烈邓恩铭为主角的微电影剧本。目前剧本逐渐成熟,即将进入“选角”阶段,光是报名“邓恩铭”这一角色的同学就达到百余人。
近年来,山东深挖红色资源,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建校一百多年来,济南第一中学涌现出邓恩铭等革命先烈和社会英才,是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的“活教材”。学校还充分挖掘校史资源中的党史资源、红色资源融进学生国防教育校本课程。2021年,济南第一中学邓恩铭广场被授予山东省首座校内党性教育基地,济南第一中学近日被认定为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
“国防并不全是成年人的事,邓恩铭参加中共一大时刚20岁出头。今年恰逢120周年校庆,通过拍摄微电影等方式,让学生去领会邓恩铭等革命先烈的风发意气,这样的国防教育更有意义。”学校学生发展部副主任张元凯说。
2月20日,晚自习前10分钟,校园广播里传来了副校长燕校龙熟悉的声音,他分享了中方出席在德国举行的慕尼黑安全会议等国际新闻。在燕校龙看来,学校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而高中阶段的学校国防教育更突出实践性,“绝不能照本宣科,生搬硬套,要注重与重大节点和国际事件相结合,做到润物无声。”
“每当有类似的时政新闻,校长都会与我们分享自己的感悟。他讲得有感情有观点,在学生群体里很受欢迎。”高二23班的李立国对记者说。
每年9月,济南第一中学都会对高一新生开展军训,并鼓励学生参与“护旗青春”等国防相关社团,分享交流国防知识。全校师生还会定期观看爱国题材影片等,让国防教育在青少年心中播下“火种”。
拥军优属的优良传统也在济南第一中学得到继承和发扬。多年来,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志愿者开展爱国拥军优属服务活动,慰问革命伤残军人、复转军人以及老红军、老八路等爱国拥军对象,帮助他们做一些卫生清洁、读书读报等力所能及的事。同时学校充分利用优质的教育资源,帮助部队官兵开展计算机培训、学习辅导等。
“少年强则国强,国防教育要学在平常,用在日常,这样才能融入青少年的成长血脉。”燕校龙说。
□ 本报记者 张依盟 张春宇
春风拂过济南第一中学校园里的邓恩铭雕像,也吹过年少学子的面庞。“他在《诀别》诗中说‘壮志未酬奈何天’,并不是对死亡的遗憾,而是对无法亲眼看到理想实现的遗憾。所以设置一个角色‘穿越’回那个年代,告诉邓恩铭‘学长’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课间,高二学生邓文涛、邓艺茹、张泽慧和徐艺瑄凑到一起讨论得热火朝天。
他们正在讨论的,是以革命先烈邓恩铭为主角的微电影剧本。目前剧本逐渐成熟,即将进入“选角”阶段,光是报名“邓恩铭”这一角色的同学就达到百余人。
近年来,山东深挖红色资源,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建校一百多年来,济南第一中学涌现出邓恩铭等革命先烈和社会英才,是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的“活教材”。学校还充分挖掘校史资源中的党史资源、红色资源融进学生国防教育校本课程。2021年,济南第一中学邓恩铭广场被授予山东省首座校内党性教育基地,济南第一中学近日被认定为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
“国防并不全是成年人的事,邓恩铭参加中共一大时刚20岁出头。今年恰逢120周年校庆,通过拍摄微电影等方式,让学生去领会邓恩铭等革命先烈的风发意气,这样的国防教育更有意义。”学校学生发展部副主任张元凯说。
2月20日,晚自习前10分钟,校园广播里传来了副校长燕校龙熟悉的声音,他分享了中方出席在德国举行的慕尼黑安全会议等国际新闻。在燕校龙看来,学校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而高中阶段的学校国防教育更突出实践性,“绝不能照本宣科,生搬硬套,要注重与重大节点和国际事件相结合,做到润物无声。”
“每当有类似的时政新闻,校长都会与我们分享自己的感悟。他讲得有感情有观点,在学生群体里很受欢迎。”高二23班的李立国对记者说。
每年9月,济南第一中学都会对高一新生开展军训,并鼓励学生参与“护旗青春”等国防相关社团,分享交流国防知识。全校师生还会定期观看爱国题材影片等,让国防教育在青少年心中播下“火种”。
拥军优属的优良传统也在济南第一中学得到继承和发扬。多年来,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志愿者开展爱国拥军优属服务活动,慰问革命伤残军人、复转军人以及老红军、老八路等爱国拥军对象,帮助他们做一些卫生清洁、读书读报等力所能及的事。同时学校充分利用优质的教育资源,帮助部队官兵开展计算机培训、学习辅导等。
“少年强则国强,国防教育要学在平常,用在日常,这样才能融入青少年的成长血脉。”燕校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