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统筹园区突破三产融合绿色发展

坊子走乡村产业与生态融合新路

2023-02-08 作者: 张鹏 来源: 大众日报
  □记 者 张 鹏
  通讯员 吕宣龙
    冯雯莉 报道
  本报潍坊讯 近日,在潍坊市坊子区盈丰花卉市场,销售区内一盆盆各色蝴蝶兰被市民买走。在市场后的组培科技研发中心无菌室,工作人员则忙着组培快繁脱毒试管蝴蝶兰苗,经过选育后的蝴蝶兰苗,被放进带有培养基的广口瓶内恒温培养。
  “用优质蝴蝶兰的细胞或组织进行组培,既可以产业化又能去除一些病毒,优化苗质,减少农药投入。这个组培室,年产量在一千万株以上,我们又建了两个温室大棚,年产半成品苗和成品花株在50万株以上。”山东盈丰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涛说,他们建成了蝴蝶兰从组培到成品的完整产业链,不只自己种,还带动周边的老百姓一块种植,他们提供种苗、技术,然后统一销售。
  这是坊子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产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坊子区在潍坊国家农综区的带动下,抢抓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大战略机遇,利用合作科研院所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优势,以现代园区建设为载体,大力发展绿色高效、智慧化现代生态农业,积极构建‘全域统筹、园区突破、三产融合、绿色发展’农业发展新格局,走出了一条乡村产业与生态融合的新路子。”坊子区农业农村局局长郑光亮说。
  为激发生态农业发展动力,坊子区加大政策扶持,出台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奖补办法,近三年累计奖补资金1600余万元,统筹整合涉农资金8000余万元用于乡村建设、农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振兴等,占整合资金额的60%以上。
  据该区农业农村局科教科工作人员王志恒介绍,坊子区不断强化技术指导,组织农技人员深入农村大集、田间地头开展技术宣传和指导,面对面为农民群众讲解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测土配方施肥、化肥减量等技术知识,绿色防控面积达13万亩次,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5%。
  数字生态农业有助于实现生态农业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坊子区创新数字赋能,聚焦社会广泛关注的“韭菜安全”问题,落户全国第一个“区块链+韭菜”试点项目,将数字技术植入韭菜生产、包装、加工、保鲜、销售等全产业链全过程,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韭菜质量安全问题。
  在坊子区建设占地2000亩的潍柴雷沃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发布了智慧农业整体解决方案,做到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智能化、精准化,目前,全区141个种粮大户全部实现智慧化管理,面积达2万余亩。
  “我们开发的‘优县优品’工程数字平台,在全国范围内积极对接地方政府,协助提升县域公用品牌、打造优质品牌产品、推动乡村旅游产业,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赋能县域经济发展。”王志恒告诉记者,目前,平台已录入全国2856个县(市)的部分基础数据。
  □记 者 张 鹏
  通讯员 吕宣龙
    冯雯莉 报道
  本报潍坊讯 近日,在潍坊市坊子区盈丰花卉市场,销售区内一盆盆各色蝴蝶兰被市民买走。在市场后的组培科技研发中心无菌室,工作人员则忙着组培快繁脱毒试管蝴蝶兰苗,经过选育后的蝴蝶兰苗,被放进带有培养基的广口瓶内恒温培养。
  “用优质蝴蝶兰的细胞或组织进行组培,既可以产业化又能去除一些病毒,优化苗质,减少农药投入。这个组培室,年产量在一千万株以上,我们又建了两个温室大棚,年产半成品苗和成品花株在50万株以上。”山东盈丰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涛说,他们建成了蝴蝶兰从组培到成品的完整产业链,不只自己种,还带动周边的老百姓一块种植,他们提供种苗、技术,然后统一销售。
  这是坊子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产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坊子区在潍坊国家农综区的带动下,抢抓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大战略机遇,利用合作科研院所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优势,以现代园区建设为载体,大力发展绿色高效、智慧化现代生态农业,积极构建‘全域统筹、园区突破、三产融合、绿色发展’农业发展新格局,走出了一条乡村产业与生态融合的新路子。”坊子区农业农村局局长郑光亮说。
  为激发生态农业发展动力,坊子区加大政策扶持,出台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奖补办法,近三年累计奖补资金1600余万元,统筹整合涉农资金8000余万元用于乡村建设、农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振兴等,占整合资金额的60%以上。
  据该区农业农村局科教科工作人员王志恒介绍,坊子区不断强化技术指导,组织农技人员深入农村大集、田间地头开展技术宣传和指导,面对面为农民群众讲解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测土配方施肥、化肥减量等技术知识,绿色防控面积达13万亩次,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5%。
  数字生态农业有助于实现生态农业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坊子区创新数字赋能,聚焦社会广泛关注的“韭菜安全”问题,落户全国第一个“区块链+韭菜”试点项目,将数字技术植入韭菜生产、包装、加工、保鲜、销售等全产业链全过程,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韭菜质量安全问题。
  在坊子区建设占地2000亩的潍柴雷沃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发布了智慧农业整体解决方案,做到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智能化、精准化,目前,全区141个种粮大户全部实现智慧化管理,面积达2万余亩。
  “我们开发的‘优县优品’工程数字平台,在全国范围内积极对接地方政府,协助提升县域公用品牌、打造优质品牌产品、推动乡村旅游产业,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赋能县域经济发展。”王志恒告诉记者,目前,平台已录入全国2856个县(市)的部分基础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