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赛道 新动能 新格局

—看肥城工业如何转型升级引领高质量发展

2023-01-15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聚力打造千亿级锂电产业集群,建设“泰山锂谷”
  中储国能300MW压缩空气储能电站项目
  肥城工业互联网数字底座——数字经济产业园
  正在建设中的蔚蓝碳中和科技产业园
  □纪宗玉
  
  肥城市坚定不移把新型工业化放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首位,致力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在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中登高望远走在前,奋力争先开新局。
  新时代的山东正被国家赋予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重大历史使命。奋进新征程的肥城应势而为,也正聚力谱写中国桃都美好肥城现代化建设新篇章的美好图景。
  南有“岩盐”,北有“锂电”,西有“钢铁”“高端化工”,东有“建安”,从秉持传统,到迈向现代;从一味地啃资源,到另辟蹊径谋变,肥城以绿色、数字、高端引领,开辟新赛道、迸发新动能、打造新格局,向着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阔步前行。

开辟新赛道——
绿色成为最亮发展新底色

  在肥城南部的经济开发区,利用岩盐开采后形成的地下巨型盐穴,建成的压缩空气储能电站10MW示范项目,已于2022年9月24日安全平稳运行一周年。
  肥城境内岩盐资源丰富,已探明储量岩盐50.2亿吨。4家大型制盐企业,年制盐规模达到750万吨。在采盐过程中形成46对容积巨大、密闭性好、稳定性高的盐腔,可利用腔体1000万立方米,每年产生300多万立方米的巨型盐穴。
  肥城市不把这些巨型盐穴看作包袱,而是和岩盐资源一样当作源源不断的财富,把绿色作为最亮发展新底色。“一味地啃资源不是长久之计,永续发展需要境界再高眼光放远,要开辟‘新赛道’跑出新速度。”肥城市委书记张莉表示。
  落实“双碳”战略,推动新型工业化强市,2022年以来,肥城市把盐穴储能纳入五大主导产业链条,目前,正高质量推进中储国能、中能建、中电建4个300MW压缩空气储能电站项目,建设千兆瓦级盐穴储能基地,打造中国“储能之都”。
  “在储能阶段,利用电网富余电力驱动电动机带动压缩机,把大气进行加压储存到地下盐穴,完成由电能向势能的转化。”中国储能(山东)电力能源有限公司项目经理侯虎灿说,当电力紧张时释放高压空气,推动膨胀机进行发电,对电网进行调峰,实现调度。
  这种安全、环保、高效的物理储能方式,电效率达到70%以上,整个过程没有碳排放,技术及性能国际领先。“这是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十大产业中的新能源综合开发项目,被列入山东省重大建设项目名单。”肥城市重点项目服务中心副主任杜伟说。
  “综合开发利用盐穴,就是绿色低碳发展,就是向着高质量发展。”肥城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孙栋说。
  据了解,未来5年,肥城市的压缩空气储能发电、光伏风力发电等绿色电力将达到2000MW,折算可抵消企业197万吨的碳排放指标。  

  
迸发新动能——
数字成为最好发展新战略

  “2022年对597台套设备进行了数字化改造,市财政拨付专项资金358万元,为公司实现‘数字化换人、智能化减人’提供了资金支撑。”山东索力得焊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关常勇说。
  为鼓励企业数字化转型,肥城市瞄准数字智能化方向,深化与华为公司合作,建成全省第一个县级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数字经济产业园),市财政设立了不低于5000万元的专项资金,对企业数字化改造项目提供全额补助。“目前,已有40家企业完成工业互联网部署应用,年提升综合效益2.4亿元以上,生产效率提高20%以上。”肥城市工信局局长赵恒军说。
  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肥城聚力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赋能。
  坐落在肥城高新区的山东腾阳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是一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据公司副总经理张虎介绍,企业自主研发的智能码垛机系列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稳居同行业第一,现拥有各项专利30余项,员工自主革新成果每年100余项。
  “我们每年技术研发资金投入均占年度主营业务收入的10%左右。”张虎说,2035年前,公司将实现“百亿级腾阳智能装备产业园”的建设目标。
  肥城还出台“3%+1.5%”技术改造支持政策,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施的500万元以上技术改造项目,按照设备投资额的3%给予补助,其中通过贷款实施的技术改造项目,再按照贷款额的1.5%给予贴息补助。
  据肥城市财政局党组成员王燕介绍,2022年以来,市财政为索力得焊材、泰鹏智能家居等企业补助数字化转型、科技创新等奖励资金1400多万元,进一步增强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数字战略迸发强劲动能。目前,肥城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到168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26家。2022年,肥城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70%,高于全省22.2个百分点。2022年前三季度,肥城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9.7%,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146.6个百分点。
打造新格局——
高端成为最大发展新优势

  2022年11月19日,总投资15亿元年产10万吨的华劲锂电正极材料项目,在位于石横镇的肥城化工产业园开工建设。这是肥城锂电新材料产业延链补链的又一丰硕成果。“建成后将助力泰安成为全球最大的锂电回收循环利用基地。”山东华劲电池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平说。
  而作为肥城锂电产业链的链主企业,位于肥城北部老城街道的山东瑞福锂业有限公司,总投资10亿元的年产3万吨锂电新材料及配套项目,目前也进入联机调试和试生产阶段。据董事长王明悦介绍,项目正式投产后锂盐日产能将由60吨提高至100吨,跃居全国前三。
  打造新格局,高端成为肥城最大发展新优势。瑞福锂业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级绿色工厂,公司主营业务收入连续3年稳居山东省首位。依托瑞福锂业“龙头”带动,2022年,肥城锂电新材料链内企业达到15家、铺开延链项目32个,产值突破百亿元,同比增长6倍以上。
  助力泰安打造千亿级“泰山锂谷”,肥城牢记使命扛起担当,锂电产业发展规划高位成形。据介绍,肥城通过建设蔚蓝科技孵化器,锂电新材料中试基地,锂电新材料产业园、蔚蓝碳中和科技产业园、石横化工产业园,构筑起从孵化、中试到产业化的“1+1+3”联动配套平台,上游生产碳酸锂、氢氧化锂等基础材料,中游生产正负极、隔膜等锂电池关键材料,下游开展废旧电池回收利用,形成了产业闭环。
  老城街道党工委书记王宜强说:“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必然要求产业绿色化高端化发展。目前,瑞福锂业获评山东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领军企业。”2022年,肥城锂电产业完成产值75.22亿元、同比增长505%,成为肥城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入选2022年度山东省特色产业集群。
  环氧高端化工是肥城五大主导产业链条之一,链主企业山东德源环氧科技有限公司是省内最大的环氧树脂生产企业,产品配套5G高频高速电路板产业。“向着最高端挺进,目前采用国际首创新型生产工艺技术生产的电子级特种环氧树脂,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公司总经理李洪军说。
  肥城东部的建安产业,2022年完成总产值890亿元,增长10%,肥城连续4年列“省建筑业综合实力10强县”榜首,5年内产值突破1200亿元;肥城西部的石横特钢集团入选了2022中国企业500强、山东民营企业100强……工业“一业定乾坤”。目前,肥城正加快培育壮大锂电新材料、盐穴储能、特种钢铁、环氧高端化工、建筑安装五大主导产业链条,打造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锂电新材料、新型储能技术示范应用、盐穴储能、智能绿色发电建材“四大基地”。
  完美收官2022年,肥城用数字说话作出铿锵回答:2022年,肥城规上工业预计完成总产值699.1亿元,增长17%,增加值增长13%,预计实现营收729亿元,增长6.5%。
  绿色低碳是新型工业化的引领方向,新型工业化是绿色低碳的战略选择。2023年,肥城市将把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作为县域发展的责任使命、未来发展的主题主线,坚持稳中求进主基调,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实施重点攻坚突破行动,狠抓产业能级提升、市场主体培育、市场信心提振、营商环境优化,实现经济稳进提质。
  笃定信心奋楫扬帆开启美好新征程。肥城将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锚定“泰安当排头、全省争一流、全国创先进”总体目标,鼓足愚公移山的志气,坚定滴水穿石的毅力,创新实干、奋勇争先,攻坚突破、锐意进取,紧紧围绕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中勇当开路先锋,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贡献肥城力量。

  时尚宜居的品质之城
  石横特钢集团有限公司新旧动能转换泰安特种建筑用钢项目
  □纪宗玉
  
  肥城市坚定不移把新型工业化放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首位,致力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在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中登高望远走在前,奋力争先开新局。
  新时代的山东正被国家赋予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重大历史使命。奋进新征程的肥城应势而为,也正聚力谱写中国桃都美好肥城现代化建设新篇章的美好图景。
  南有“岩盐”,北有“锂电”,西有“钢铁”“高端化工”,东有“建安”,从秉持传统,到迈向现代;从一味地啃资源,到另辟蹊径谋变,肥城以绿色、数字、高端引领,开辟新赛道、迸发新动能、打造新格局,向着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阔步前行。

开辟新赛道——
绿色成为最亮发展新底色

  在肥城南部的经济开发区,利用岩盐开采后形成的地下巨型盐穴,建成的压缩空气储能电站10MW示范项目,已于2022年9月24日安全平稳运行一周年。
  肥城境内岩盐资源丰富,已探明储量岩盐50.2亿吨。4家大型制盐企业,年制盐规模达到750万吨。在采盐过程中形成46对容积巨大、密闭性好、稳定性高的盐腔,可利用腔体1000万立方米,每年产生300多万立方米的巨型盐穴。
  肥城市不把这些巨型盐穴看作包袱,而是和岩盐资源一样当作源源不断的财富,把绿色作为最亮发展新底色。“一味地啃资源不是长久之计,永续发展需要境界再高眼光放远,要开辟‘新赛道’跑出新速度。”肥城市委书记张莉表示。
  落实“双碳”战略,推动新型工业化强市,2022年以来,肥城市把盐穴储能纳入五大主导产业链条,目前,正高质量推进中储国能、中能建、中电建4个300MW压缩空气储能电站项目,建设千兆瓦级盐穴储能基地,打造中国“储能之都”。
  “在储能阶段,利用电网富余电力驱动电动机带动压缩机,把大气进行加压储存到地下盐穴,完成由电能向势能的转化。”中国储能(山东)电力能源有限公司项目经理侯虎灿说,当电力紧张时释放高压空气,推动膨胀机进行发电,对电网进行调峰,实现调度。
  这种安全、环保、高效的物理储能方式,电效率达到70%以上,整个过程没有碳排放,技术及性能国际领先。“这是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十大产业中的新能源综合开发项目,被列入山东省重大建设项目名单。”肥城市重点项目服务中心副主任杜伟说。
  “综合开发利用盐穴,就是绿色低碳发展,就是向着高质量发展。”肥城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孙栋说。
  据了解,未来5年,肥城市的压缩空气储能发电、光伏风力发电等绿色电力将达到2000MW,折算可抵消企业197万吨的碳排放指标。  

  
迸发新动能——
数字成为最好发展新战略

  “2022年对597台套设备进行了数字化改造,市财政拨付专项资金358万元,为公司实现‘数字化换人、智能化减人’提供了资金支撑。”山东索力得焊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关常勇说。
  为鼓励企业数字化转型,肥城市瞄准数字智能化方向,深化与华为公司合作,建成全省第一个县级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数字经济产业园),市财政设立了不低于5000万元的专项资金,对企业数字化改造项目提供全额补助。“目前,已有40家企业完成工业互联网部署应用,年提升综合效益2.4亿元以上,生产效率提高20%以上。”肥城市工信局局长赵恒军说。
  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肥城聚力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赋能。
  坐落在肥城高新区的山东腾阳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是一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据公司副总经理张虎介绍,企业自主研发的智能码垛机系列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稳居同行业第一,现拥有各项专利30余项,员工自主革新成果每年100余项。
  “我们每年技术研发资金投入均占年度主营业务收入的10%左右。”张虎说,2035年前,公司将实现“百亿级腾阳智能装备产业园”的建设目标。
  肥城还出台“3%+1.5%”技术改造支持政策,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施的500万元以上技术改造项目,按照设备投资额的3%给予补助,其中通过贷款实施的技术改造项目,再按照贷款额的1.5%给予贴息补助。
  据肥城市财政局党组成员王燕介绍,2022年以来,市财政为索力得焊材、泰鹏智能家居等企业补助数字化转型、科技创新等奖励资金1400多万元,进一步增强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数字战略迸发强劲动能。目前,肥城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到168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26家。2022年,肥城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70%,高于全省22.2个百分点。2022年前三季度,肥城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9.7%,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146.6个百分点。
打造新格局——
高端成为最大发展新优势

  2022年11月19日,总投资15亿元年产10万吨的华劲锂电正极材料项目,在位于石横镇的肥城化工产业园开工建设。这是肥城锂电新材料产业延链补链的又一丰硕成果。“建成后将助力泰安成为全球最大的锂电回收循环利用基地。”山东华劲电池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平说。
  而作为肥城锂电产业链的链主企业,位于肥城北部老城街道的山东瑞福锂业有限公司,总投资10亿元的年产3万吨锂电新材料及配套项目,目前也进入联机调试和试生产阶段。据董事长王明悦介绍,项目正式投产后锂盐日产能将由60吨提高至100吨,跃居全国前三。
  打造新格局,高端成为肥城最大发展新优势。瑞福锂业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级绿色工厂,公司主营业务收入连续3年稳居山东省首位。依托瑞福锂业“龙头”带动,2022年,肥城锂电新材料链内企业达到15家、铺开延链项目32个,产值突破百亿元,同比增长6倍以上。
  助力泰安打造千亿级“泰山锂谷”,肥城牢记使命扛起担当,锂电产业发展规划高位成形。据介绍,肥城通过建设蔚蓝科技孵化器,锂电新材料中试基地,锂电新材料产业园、蔚蓝碳中和科技产业园、石横化工产业园,构筑起从孵化、中试到产业化的“1+1+3”联动配套平台,上游生产碳酸锂、氢氧化锂等基础材料,中游生产正负极、隔膜等锂电池关键材料,下游开展废旧电池回收利用,形成了产业闭环。
  老城街道党工委书记王宜强说:“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必然要求产业绿色化高端化发展。目前,瑞福锂业获评山东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领军企业。”2022年,肥城锂电产业完成产值75.22亿元、同比增长505%,成为肥城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入选2022年度山东省特色产业集群。
  环氧高端化工是肥城五大主导产业链条之一,链主企业山东德源环氧科技有限公司是省内最大的环氧树脂生产企业,产品配套5G高频高速电路板产业。“向着最高端挺进,目前采用国际首创新型生产工艺技术生产的电子级特种环氧树脂,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公司总经理李洪军说。
  肥城东部的建安产业,2022年完成总产值890亿元,增长10%,肥城连续4年列“省建筑业综合实力10强县”榜首,5年内产值突破1200亿元;肥城西部的石横特钢集团入选了2022中国企业500强、山东民营企业100强……工业“一业定乾坤”。目前,肥城正加快培育壮大锂电新材料、盐穴储能、特种钢铁、环氧高端化工、建筑安装五大主导产业链条,打造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锂电新材料、新型储能技术示范应用、盐穴储能、智能绿色发电建材“四大基地”。
  完美收官2022年,肥城用数字说话作出铿锵回答:2022年,肥城规上工业预计完成总产值699.1亿元,增长17%,增加值增长13%,预计实现营收729亿元,增长6.5%。
  绿色低碳是新型工业化的引领方向,新型工业化是绿色低碳的战略选择。2023年,肥城市将把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作为县域发展的责任使命、未来发展的主题主线,坚持稳中求进主基调,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实施重点攻坚突破行动,狠抓产业能级提升、市场主体培育、市场信心提振、营商环境优化,实现经济稳进提质。
  笃定信心奋楫扬帆开启美好新征程。肥城将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锚定“泰安当排头、全省争一流、全国创先进”总体目标,鼓足愚公移山的志气,坚定滴水穿石的毅力,创新实干、奋勇争先,攻坚突破、锐意进取,紧紧围绕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中勇当开路先锋,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贡献肥城力量。

  时尚宜居的品质之城
  石横特钢集团有限公司新旧动能转换泰安特种建筑用钢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