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2023-01-15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
|
□ 本报记者 赵琳
山东永而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香港日照同乡联谊会会长杨洪文委员:用脚步为山东发展投出“信心票”
从深圳到香港,从香港到日照,一路向北的事业轨迹,一方面源于回归桑梓的情义,另一方面根植于山东经济的良好基础、对未来发展的美好预期。山东去年市场主体超1400万家,经济发展有活力、有后劲。永而佳专注于半导体封装测试技术,特别关注政府工作报告中先进制造业强省建设、科技创新、人才招引等内容。
选择山东,留在山东,就要为山东发展出一份力。半导体封装测试技术专业性强、产业投资大、研发周期长,建议成立省级专项基金,从政府层面予以支持。布局建设高端实验室,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形成具有山东特色和优势的科创平台。另外,强化人才培育交流,建设职业教育联盟,培养吸引更多半导体专业人才。
汇彩控股有限公司主席,澳门山东社团总会理事长陈捷委员:
当好“黏合剂”,助力山东走出去
山东人、山东企业习惯于“闷声干大事”。随着实施疫情防控优化措施,全国多地组织企业“出海”抢单,山东行动也是十分迅速。在澳门,最活跃的就是山东企业。山东在招商引资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山东企业家一有机会就主动加强联系。
“山东好品”在粤港澳大湾区很受欢迎。在去年举办的澳门国际贸易投资博览会上,169种山东特色农产品被抢购一空。同时也要看到,山东的大湾区“菜篮子”工程生产基地认证数量还有待提高,需要提高主动宣传意识,提升开拓粤港澳市场的能力。建议山东企业提高生产基地申报积极性,大力实行品牌化战略,构建政府、协会和经营主体“三位一体”特色农业品牌协同运营管理机制。澳门山东社团总会将发挥“黏合剂”作用,助力山东农产品做优做强、创出品牌、开拓市场。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总裁于芝涛代表:
促进“四链”深度融合,突破关键技术和人才短缺问题
近年来,山东通过实施“链长制”等一系列举措,培育了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在激光显示、通用服务器、虚拟现实设备等领域已走在前列。但仍面临关键技术掌握不足、相关人才短缺、市场开拓难度较大等问题。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纵深推进“十强产业”行动,对企业来说意义重大。建议以创新链、产业链协同为核心,支持龙头企业聚焦创新产品,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继续布局国家级创新平台,聚焦产业链堵点进行突破,围绕共性关键技术和“卡脖子”技术开展协同攻关和成果转移转化。同时,围绕创新链、产业链,精准配置教育链、人才链,满足“链主”企业人才需求。另外,用好、用活、用实首台套、首版次推广政策,稳定扩大自主研发产品的市场份额,以规模化商用保障产业可持续发展。
全国青联副主席、凯盛浩丰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马铁民代表:
加强关键技术攻关,解决设施农业发展难题
凯盛浩丰在全国布局2000余亩智慧玻璃温室,农作物生长所需的温、光、水、肥等在“农业大脑”的控制下有条不紊地运行,确保了农产品的高品质、安全性和供应稳定性。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为农业企业增添发展信心。
建议加大对设施农业智能化软件自主研发的支持力度,加速环控系统、水肥管理系统、营养液配方等关键技术立项攻关,加快形成自主创新、安全智能的大数据应用平台。此外,鼓励龙头企业带头制定行业规范标准,填补国内设施农业建设标准空白;加强设施农业配套农资、技术研发推广,为设施农业全产业链发展保驾护航。
宁阳县委副书记、县长刘灿玉代表:
抢抓旺季促消费,真招实招强信心
围绕大力推动恢复和扩大消费,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政策和活动协同发力。发放消费券既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家庭压力,又促进了消费市场活跃。宁阳县对新购车给予购车款8%的补贴,激发了群众购车意愿,去年新车销售额接近5亿元。
抢抓春节消费旺季,通过发放消费券、开展系列促消费活动,有望进一步释放消费需求。1月13日,县里刚发放了价值600万元的消费券,对商超、家电、餐饮消费予以补贴,并对销售增长快的餐饮企业、个体户给予奖励。此外,还有一批政策措施蓄势待发:春节前,将发放价值千万元的汽车消费券,进一步刺激带动消费、提振经济恢复信心;立足长远,将不断研究推出新举措,引导鼓励新型消费,促进消费升级,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
山东隽秀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秀岩委员:
加快创新步伐,促进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
高端医疗器械是当前生物医药行业的重要板块,近年来发展迅速,但产业链关键环节依然存在短板。建议山东提前布局,完善政策支撑体系,构筑产业发展高地。
一方面,要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合作建立医疗器械研发中心、中试转化中心或临床研究中心。另一方面,要强化产业政策支持力度,围绕重点和优势医疗器械产品门类、发展趋势进行布局和引导,集合科技、财政及创业园区等力量,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优质服务和政策指导、资金支持。要加强产业园区总体规划,搭建综合性孵化平台,孵化更多科技型创新企业,促进医疗器械产学研融合。
山东永而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香港日照同乡联谊会会长杨洪文委员:用脚步为山东发展投出“信心票”
从深圳到香港,从香港到日照,一路向北的事业轨迹,一方面源于回归桑梓的情义,另一方面根植于山东经济的良好基础、对未来发展的美好预期。山东去年市场主体超1400万家,经济发展有活力、有后劲。永而佳专注于半导体封装测试技术,特别关注政府工作报告中先进制造业强省建设、科技创新、人才招引等内容。
选择山东,留在山东,就要为山东发展出一份力。半导体封装测试技术专业性强、产业投资大、研发周期长,建议成立省级专项基金,从政府层面予以支持。布局建设高端实验室,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形成具有山东特色和优势的科创平台。另外,强化人才培育交流,建设职业教育联盟,培养吸引更多半导体专业人才。
汇彩控股有限公司主席,澳门山东社团总会理事长陈捷委员:
当好“黏合剂”,助力山东走出去
山东人、山东企业习惯于“闷声干大事”。随着实施疫情防控优化措施,全国多地组织企业“出海”抢单,山东行动也是十分迅速。在澳门,最活跃的就是山东企业。山东在招商引资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山东企业家一有机会就主动加强联系。
“山东好品”在粤港澳大湾区很受欢迎。在去年举办的澳门国际贸易投资博览会上,169种山东特色农产品被抢购一空。同时也要看到,山东的大湾区“菜篮子”工程生产基地认证数量还有待提高,需要提高主动宣传意识,提升开拓粤港澳市场的能力。建议山东企业提高生产基地申报积极性,大力实行品牌化战略,构建政府、协会和经营主体“三位一体”特色农业品牌协同运营管理机制。澳门山东社团总会将发挥“黏合剂”作用,助力山东农产品做优做强、创出品牌、开拓市场。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总裁于芝涛代表:
促进“四链”深度融合,突破关键技术和人才短缺问题
近年来,山东通过实施“链长制”等一系列举措,培育了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在激光显示、通用服务器、虚拟现实设备等领域已走在前列。但仍面临关键技术掌握不足、相关人才短缺、市场开拓难度较大等问题。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纵深推进“十强产业”行动,对企业来说意义重大。建议以创新链、产业链协同为核心,支持龙头企业聚焦创新产品,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继续布局国家级创新平台,聚焦产业链堵点进行突破,围绕共性关键技术和“卡脖子”技术开展协同攻关和成果转移转化。同时,围绕创新链、产业链,精准配置教育链、人才链,满足“链主”企业人才需求。另外,用好、用活、用实首台套、首版次推广政策,稳定扩大自主研发产品的市场份额,以规模化商用保障产业可持续发展。
全国青联副主席、凯盛浩丰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马铁民代表:
加强关键技术攻关,解决设施农业发展难题
凯盛浩丰在全国布局2000余亩智慧玻璃温室,农作物生长所需的温、光、水、肥等在“农业大脑”的控制下有条不紊地运行,确保了农产品的高品质、安全性和供应稳定性。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为农业企业增添发展信心。
建议加大对设施农业智能化软件自主研发的支持力度,加速环控系统、水肥管理系统、营养液配方等关键技术立项攻关,加快形成自主创新、安全智能的大数据应用平台。此外,鼓励龙头企业带头制定行业规范标准,填补国内设施农业建设标准空白;加强设施农业配套农资、技术研发推广,为设施农业全产业链发展保驾护航。
宁阳县委副书记、县长刘灿玉代表:
抢抓旺季促消费,真招实招强信心
围绕大力推动恢复和扩大消费,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政策和活动协同发力。发放消费券既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家庭压力,又促进了消费市场活跃。宁阳县对新购车给予购车款8%的补贴,激发了群众购车意愿,去年新车销售额接近5亿元。
抢抓春节消费旺季,通过发放消费券、开展系列促消费活动,有望进一步释放消费需求。1月13日,县里刚发放了价值600万元的消费券,对商超、家电、餐饮消费予以补贴,并对销售增长快的餐饮企业、个体户给予奖励。此外,还有一批政策措施蓄势待发:春节前,将发放价值千万元的汽车消费券,进一步刺激带动消费、提振经济恢复信心;立足长远,将不断研究推出新举措,引导鼓励新型消费,促进消费升级,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
山东隽秀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秀岩委员:
加快创新步伐,促进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
高端医疗器械是当前生物医药行业的重要板块,近年来发展迅速,但产业链关键环节依然存在短板。建议山东提前布局,完善政策支撑体系,构筑产业发展高地。
一方面,要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合作建立医疗器械研发中心、中试转化中心或临床研究中心。另一方面,要强化产业政策支持力度,围绕重点和优势医疗器械产品门类、发展趋势进行布局和引导,集合科技、财政及创业园区等力量,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优质服务和政策指导、资金支持。要加强产业园区总体规划,搭建综合性孵化平台,孵化更多科技型创新企业,促进医疗器械产学研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