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河:勇做沿黄发展新标杆

2023-01-13 作者: 刘磊 来源: 大众日报
  黄河文化博物馆群
  □康伟 崔志华 刘磊
  
  2022年,齐河步履稳重,收获满满。
  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3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4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59亿美元,成为德州市历史上首个突破1亿美元的县;举办9次集中签约、开工活动,落地亿元以上项目56个、总投资461.1亿元,新签项目数、投资总额、亩均税收均创历史新高;全县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均居德州市首位,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面对严峻复杂的宏观形势,齐河加压奋进、追赶超越,克服了超预期因素影响,取得了超预期成果:连续8年跻身全国百强县,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山东省高质量发展先进县,沿黄县市区唯一入选;同步获评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现代农业、文旅康养、现代流通等5个十强县,全省单项最多;获得国家级荣誉称号13项、省级26项,努力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
  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一带一路”等多重叠加机遇,齐河锚定“三强县”建设不动摇,经济发展稳中向好。举全县之力助推永锋、金能等龙头企业健康发展,培强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生命健康等百亿级标志性产业链,现代化新型工业强县加速崛起。以“吨半粮”建设为着力点,率先实现20万亩全国最大面积集中连片“吨半粮”生产能力,在全国产粮大县中率先实现烘干仓储设施乡镇全覆盖,全年粮食总产28.75亿斤,实现“二十连丰”,绿色优质高效农业强县全面起势。加快推进十多个重大文旅项目,齐河精品旅游产业集群入选山东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专项激励名单,获评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山东省文旅康养强县,享誉全国文旅强县优势凸显。
  坚持齐河人民的利益是最大的利益,齐河把发展的落脚点放在惠及民生上,全域提升“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弱有众扶”水平,统筹抓好疫情防控、信访维稳、生态环保、安全生产等工作,守牢“一排底线”,全县民生支出占总支出的83%,全力打造民生幸福标杆城市。
  新年新征程,孕育新希望。2023年,齐河县将继续旗帜鲜明扛起稳增长“大旗”,坚持把“经济首位、增长第一”贯穿工作始终,提气势、抢时间、拼经济、抓发展,以政府的“辛苦指数”赢得经济的“发展指数”、群众的“幸福指数”。
  加快建设现代化新型工业强县,年内德瑞智能制造产业园储备、落户项目45个以上,金能科技4万吨山梨酸钾项目确保投产达效,培强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生命健康等百亿级标志性产业链,争创国家级开发区,创成省级高新区。加快建设绿色优质高效农业强县,高标准建成45万亩“吨半粮”、2024年达到50万亩,加快建设黄河流域(山东)现代农业科学城,力争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44家、食品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加快建设享誉全国文旅强县,开放运营黄河文化博物馆群,提速推进10个重大文旅项目,创成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争取实现接待游客、旅游收入双倍增。聚焦急难愁盼,齐河谋划确定21项民生实事,努力让发展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
  阔步新征程,昂首向未来。齐河县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坚持“不争第一就是在混”,倡树“四实”作风,发扬“六有”精神,强化“早晚”意识,树牢“立即办好”思维,加快实现县域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翻番、人口过百万,跻身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50强,全力开创新时代现代化新齐河建设新辉煌!
  
  培强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生命健康等百亿级标志性产业链。图为前沿生物抗新型冠状病毒新药项目
  在全国产粮大县中率先实现烘干仓储设施乡镇全覆盖
  主动融入“强省会”战略,与济南大学合作实施产教融合项目—中德(济南大学)工业设计齐河创新园区
  齐河老年幸福食堂
  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项目,实现“城区全免费、一元跑全县”
  齐河万达广场
  齐河中央商务区
  齐河率先实现20万亩全国最大面积集中连片“吨半粮”生产能力
  □康伟 崔志华 刘磊
  
  2022年,齐河步履稳重,收获满满。
  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3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4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59亿美元,成为德州市历史上首个突破1亿美元的县;举办9次集中签约、开工活动,落地亿元以上项目56个、总投资461.1亿元,新签项目数、投资总额、亩均税收均创历史新高;全县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均居德州市首位,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面对严峻复杂的宏观形势,齐河加压奋进、追赶超越,克服了超预期因素影响,取得了超预期成果:连续8年跻身全国百强县,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山东省高质量发展先进县,沿黄县市区唯一入选;同步获评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现代农业、文旅康养、现代流通等5个十强县,全省单项最多;获得国家级荣誉称号13项、省级26项,努力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
  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一带一路”等多重叠加机遇,齐河锚定“三强县”建设不动摇,经济发展稳中向好。举全县之力助推永锋、金能等龙头企业健康发展,培强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生命健康等百亿级标志性产业链,现代化新型工业强县加速崛起。以“吨半粮”建设为着力点,率先实现20万亩全国最大面积集中连片“吨半粮”生产能力,在全国产粮大县中率先实现烘干仓储设施乡镇全覆盖,全年粮食总产28.75亿斤,实现“二十连丰”,绿色优质高效农业强县全面起势。加快推进十多个重大文旅项目,齐河精品旅游产业集群入选山东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专项激励名单,获评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山东省文旅康养强县,享誉全国文旅强县优势凸显。
  坚持齐河人民的利益是最大的利益,齐河把发展的落脚点放在惠及民生上,全域提升“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弱有众扶”水平,统筹抓好疫情防控、信访维稳、生态环保、安全生产等工作,守牢“一排底线”,全县民生支出占总支出的83%,全力打造民生幸福标杆城市。
  新年新征程,孕育新希望。2023年,齐河县将继续旗帜鲜明扛起稳增长“大旗”,坚持把“经济首位、增长第一”贯穿工作始终,提气势、抢时间、拼经济、抓发展,以政府的“辛苦指数”赢得经济的“发展指数”、群众的“幸福指数”。
  加快建设现代化新型工业强县,年内德瑞智能制造产业园储备、落户项目45个以上,金能科技4万吨山梨酸钾项目确保投产达效,培强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生命健康等百亿级标志性产业链,争创国家级开发区,创成省级高新区。加快建设绿色优质高效农业强县,高标准建成45万亩“吨半粮”、2024年达到50万亩,加快建设黄河流域(山东)现代农业科学城,力争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44家、食品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加快建设享誉全国文旅强县,开放运营黄河文化博物馆群,提速推进10个重大文旅项目,创成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争取实现接待游客、旅游收入双倍增。聚焦急难愁盼,齐河谋划确定21项民生实事,努力让发展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
  阔步新征程,昂首向未来。齐河县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坚持“不争第一就是在混”,倡树“四实”作风,发扬“六有”精神,强化“早晚”意识,树牢“立即办好”思维,加快实现县域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翻番、人口过百万,跻身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50强,全力开创新时代现代化新齐河建设新辉煌!
  
  培强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生命健康等百亿级标志性产业链。图为前沿生物抗新型冠状病毒新药项目
  在全国产粮大县中率先实现烘干仓储设施乡镇全覆盖
  主动融入“强省会”战略,与济南大学合作实施产教融合项目—中德(济南大学)工业设计齐河创新园区
  齐河老年幸福食堂
  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项目,实现“城区全免费、一元跑全县”
  齐河万达广场
  齐河中央商务区
  齐河率先实现20万亩全国最大面积集中连片“吨半粮”生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