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黄河体育中心、零碳智慧创新运营中心先后获全球奖项
起步区以高标准设计助力高质量发展
2023-01-13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
□记者 刘飞跃 报道
冬日暖阳下,济南黄河体育中心建设现场一派忙碌,巨大的圆形地基初展雄姿。在前不久举行的2022年WAN Awards颁奖典礼中,济南黄河体育中心专业足球场斩获未来项目休闲娱乐类金奖。
|
□ 本报记者 申 红 胡沥中
刘飞跃
近日,在第十七届全球人居环境论坛年会(GFHS 2022)上,济南起步区零碳智慧创新运营中心项目荣获“全球人居环境规划设计奖”。这是济南起步区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方面获得国际认可的重要成果之一。自成立以来,济南起步区便对标雄安新区、浦东新区,坚持高标准规划,精心雕琢总体城市形象,注重塑造风貌特色,致力于成为“镶嵌在黄河流域的最具现代化特征的璀璨明珠”。
10余项技术创新助力零碳排
整体造型如五片花瓣绽放,也似汩汩泉水喷涌而出;楼顶光伏板与天窗交错如星辰耀眼,也似波光粼粼……在济南国际标准地招商产业园起步区片区,记者见到了此次获奖的零碳智慧创新运营中心项目效果图,其精美、灵动的造型令人眼前一亮。
记者从起步区了解到,该项目由西班牙OSA设计集团设计,以凸显“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泉城文化理念,采用“以泉为形,内聚外合”的建筑形态。
第十七届全球人居环境论坛主题为“携手共创更加安全、绿色的城市未来:韧性、碳中和与自然友好型城市”。零碳智慧创新运营中心项目在设计及运行理念上与这一主题十分契合。以绿色生态、健康舒适、节能低碳、智慧感知与环境友好“五大定位”为目标,该项目将通过被动式与主动式技术的运用,致力于争取达到运营阶段的零能耗和零碳,实现绿色低碳领域的融合和突破,彰显新旧动能转换,具有率先引领性、示范性。
零碳智慧创新运营中心项目将可持续低碳理念贯穿于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建材选择、施工及运营管理全过程,设计采用多元耦合能源体系、健康室内环境保障技术、海绵型绿地和节水系统等10余项技术创新,最大限度降低建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其中,通过在楼顶设置BIPV建筑光伏一体化系统、屋顶晶硅光伏发电系统和地块外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零碳智慧创新运营中心在运行过程中,能源均来源于可再生能源发电,可实现运行过程中零能耗运行和零碳运行,同时可实现余电上网,成为区域分布式能源站。
此外,该项目还将建设智慧能源碳排放监控平台,实现建筑全生命周期内碳排放“可溯源、可监管、可预测”,并基于数据驱动具备一定的智慧预测、智慧决策和运行优化的能力。
济南黄河体育中心初展雄姿
1月10日,记者驾车驶过黄河大道,转入济南黄河凤凰大桥,从桥上便能俯瞰在建的济南黄河体育中心项目。冬日暖阳下,济南黄河体育中心建设现场塔吊林立,巨大的圆形地基初展雄姿,气势恢弘、造型如明珠般的综合性体育中心令人充满期待。
记者从起步区了解到,经过全球方案征集,济南黄河体育中心项目最终确定了德国HPP建筑事务所&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联合体,与扎哈·哈迪德工作室&悉地国际设计联合体共同参与城市设计及方案单体设计工作。在2022年11月17日举行的2022年WAN Awards颁奖典礼上,济南黄河体育中心专业足球场斩获未来项目休闲娱乐类金奖。
在设计上,该项目取意“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济南黄河体育中心专业足球场造型如同明珠般镶嵌在黄河边上,圆润的体量包裹矩形的球场。整体设计上下呼应,左右对称,将黄河雄伟的气势吞纳其中。白色的屋脊线俯仰起伏,勾勒出球场的几何轮廓。
看台轮廓向内收缩,形成四个入口广场,面向广场打开的拱形入口,营造出别具仪式感的入场氛围。球场四角对称打开,形成贵宾与球迷共享的360度、空中、双层观景平台,与黄河及济南黄河凤凰大桥遥相对望。
据介绍,项目一期在建的专业足球场采用世界杯FIFA最新标准,可容纳6万余人,将为专业赛事长期投入使用。赛后足球场具备举办大型运动会开闭幕式、大型庆典活动、演唱会、会展的功能,利用足球场地和配套房间的临时功能转换,提供运动之余的延伸服务。
目前,施工人员正在加班加点地赶进度,预计2024年年底投入使用。随着济南黄河体育中心项目持续推进,起步区这条以足球为起点,以黄河为纽带,以体育场馆为平台的“城与河的融合”之路正在徐徐铺展开来。
黄河画卷塑造包容开放之窗
在济南黄河体育中心北侧,气势雄浑的济南黄河国际会展中心坐落在黄河岸边,成为起步区崔寨组团建设起来的首个重要地标性建筑。
作为绿地国博城项目“三大中心(酒店中心、会议中心、会展中心)”之一的会展中心,济南黄河国际会展中心在造型上以“黄河画卷”为设计理念,已建成的6个标准展馆分列两排,远观可见顶部弧形构造几乎相连,如黄河波澜般浑厚有力。
该会展中心西侧,规划建设济南黄河国际会议中心,此前设计方案已经出炉。该项目规划建筑设计方案由法国VP建筑设计事务所提供,方案深刻体现了济南文化要素,寓意“黄河画卷”上架起“鹊华新桥”。
在外部造型上,国际会议中心取起步区内的济南著名鹊华桥之景,以“天下谈客,坐会鹊华”为设计理念。根据设计方案,起伏飞翘的曲面大屋顶是会展中心“黄河画卷”的续章,以黄河画卷上架起的“鹊华新桥”为概念,地面上的拱门作为“鹊华新桥”的桥梁形态,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符号,寓意国际会议中心搭建起联结、交会、分享、交流的通达四方的桥梁,也展现了起步区欢迎四方来客的开放包容姿态。
“济南无论从国家战略层面上,还是从新与旧的转化层面上,都包含着输入、输出、搭建、分享、交流等关键词,因此,‘桥梁’是对以上内涵十分贴切的表达。”项目有关负责人介绍。
《中共济南市委关于加快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的意见》指出,注重塑造起步区风貌特色,展现“黄河风光、齐鲁风范、泉城风韵”。纵观济南起步区各项规划与设计,都少不了黄河、泉水、鹊山等意向。
横一路、横二路大寺河桥作为起步区规划的第一批景观桥梁。据了解,这两座桥梁由世界著名桥梁设计师Marc MIMRAM主设计,通过研究济南的历史和文化,以泉与太极这个设计为根基,将泉城的刚中有柔、柔中带刚,与太极互为印证,力与美相结合,完成两座景观桥梁的设计。
济南市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速大桥组团建设,精心打造示范区,着力构建大疏大密、错落有致的城市形象。如今,位于大桥组团的、高标准设计的横一路、横二路大寺河桥主体已成型,起步区创新中心等建筑与黄河生态交相融合,大桥组团一批重点项目即将到来,起步区城市风貌将迎来新的升级。
刘飞跃
近日,在第十七届全球人居环境论坛年会(GFHS 2022)上,济南起步区零碳智慧创新运营中心项目荣获“全球人居环境规划设计奖”。这是济南起步区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方面获得国际认可的重要成果之一。自成立以来,济南起步区便对标雄安新区、浦东新区,坚持高标准规划,精心雕琢总体城市形象,注重塑造风貌特色,致力于成为“镶嵌在黄河流域的最具现代化特征的璀璨明珠”。
10余项技术创新助力零碳排
整体造型如五片花瓣绽放,也似汩汩泉水喷涌而出;楼顶光伏板与天窗交错如星辰耀眼,也似波光粼粼……在济南国际标准地招商产业园起步区片区,记者见到了此次获奖的零碳智慧创新运营中心项目效果图,其精美、灵动的造型令人眼前一亮。
记者从起步区了解到,该项目由西班牙OSA设计集团设计,以凸显“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泉城文化理念,采用“以泉为形,内聚外合”的建筑形态。
第十七届全球人居环境论坛主题为“携手共创更加安全、绿色的城市未来:韧性、碳中和与自然友好型城市”。零碳智慧创新运营中心项目在设计及运行理念上与这一主题十分契合。以绿色生态、健康舒适、节能低碳、智慧感知与环境友好“五大定位”为目标,该项目将通过被动式与主动式技术的运用,致力于争取达到运营阶段的零能耗和零碳,实现绿色低碳领域的融合和突破,彰显新旧动能转换,具有率先引领性、示范性。
零碳智慧创新运营中心项目将可持续低碳理念贯穿于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建材选择、施工及运营管理全过程,设计采用多元耦合能源体系、健康室内环境保障技术、海绵型绿地和节水系统等10余项技术创新,最大限度降低建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其中,通过在楼顶设置BIPV建筑光伏一体化系统、屋顶晶硅光伏发电系统和地块外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零碳智慧创新运营中心在运行过程中,能源均来源于可再生能源发电,可实现运行过程中零能耗运行和零碳运行,同时可实现余电上网,成为区域分布式能源站。
此外,该项目还将建设智慧能源碳排放监控平台,实现建筑全生命周期内碳排放“可溯源、可监管、可预测”,并基于数据驱动具备一定的智慧预测、智慧决策和运行优化的能力。
济南黄河体育中心初展雄姿
1月10日,记者驾车驶过黄河大道,转入济南黄河凤凰大桥,从桥上便能俯瞰在建的济南黄河体育中心项目。冬日暖阳下,济南黄河体育中心建设现场塔吊林立,巨大的圆形地基初展雄姿,气势恢弘、造型如明珠般的综合性体育中心令人充满期待。
记者从起步区了解到,经过全球方案征集,济南黄河体育中心项目最终确定了德国HPP建筑事务所&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联合体,与扎哈·哈迪德工作室&悉地国际设计联合体共同参与城市设计及方案单体设计工作。在2022年11月17日举行的2022年WAN Awards颁奖典礼上,济南黄河体育中心专业足球场斩获未来项目休闲娱乐类金奖。
在设计上,该项目取意“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济南黄河体育中心专业足球场造型如同明珠般镶嵌在黄河边上,圆润的体量包裹矩形的球场。整体设计上下呼应,左右对称,将黄河雄伟的气势吞纳其中。白色的屋脊线俯仰起伏,勾勒出球场的几何轮廓。
看台轮廓向内收缩,形成四个入口广场,面向广场打开的拱形入口,营造出别具仪式感的入场氛围。球场四角对称打开,形成贵宾与球迷共享的360度、空中、双层观景平台,与黄河及济南黄河凤凰大桥遥相对望。
据介绍,项目一期在建的专业足球场采用世界杯FIFA最新标准,可容纳6万余人,将为专业赛事长期投入使用。赛后足球场具备举办大型运动会开闭幕式、大型庆典活动、演唱会、会展的功能,利用足球场地和配套房间的临时功能转换,提供运动之余的延伸服务。
目前,施工人员正在加班加点地赶进度,预计2024年年底投入使用。随着济南黄河体育中心项目持续推进,起步区这条以足球为起点,以黄河为纽带,以体育场馆为平台的“城与河的融合”之路正在徐徐铺展开来。
黄河画卷塑造包容开放之窗
在济南黄河体育中心北侧,气势雄浑的济南黄河国际会展中心坐落在黄河岸边,成为起步区崔寨组团建设起来的首个重要地标性建筑。
作为绿地国博城项目“三大中心(酒店中心、会议中心、会展中心)”之一的会展中心,济南黄河国际会展中心在造型上以“黄河画卷”为设计理念,已建成的6个标准展馆分列两排,远观可见顶部弧形构造几乎相连,如黄河波澜般浑厚有力。
该会展中心西侧,规划建设济南黄河国际会议中心,此前设计方案已经出炉。该项目规划建筑设计方案由法国VP建筑设计事务所提供,方案深刻体现了济南文化要素,寓意“黄河画卷”上架起“鹊华新桥”。
在外部造型上,国际会议中心取起步区内的济南著名鹊华桥之景,以“天下谈客,坐会鹊华”为设计理念。根据设计方案,起伏飞翘的曲面大屋顶是会展中心“黄河画卷”的续章,以黄河画卷上架起的“鹊华新桥”为概念,地面上的拱门作为“鹊华新桥”的桥梁形态,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符号,寓意国际会议中心搭建起联结、交会、分享、交流的通达四方的桥梁,也展现了起步区欢迎四方来客的开放包容姿态。
“济南无论从国家战略层面上,还是从新与旧的转化层面上,都包含着输入、输出、搭建、分享、交流等关键词,因此,‘桥梁’是对以上内涵十分贴切的表达。”项目有关负责人介绍。
《中共济南市委关于加快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的意见》指出,注重塑造起步区风貌特色,展现“黄河风光、齐鲁风范、泉城风韵”。纵观济南起步区各项规划与设计,都少不了黄河、泉水、鹊山等意向。
横一路、横二路大寺河桥作为起步区规划的第一批景观桥梁。据了解,这两座桥梁由世界著名桥梁设计师Marc MIMRAM主设计,通过研究济南的历史和文化,以泉与太极这个设计为根基,将泉城的刚中有柔、柔中带刚,与太极互为印证,力与美相结合,完成两座景观桥梁的设计。
济南市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速大桥组团建设,精心打造示范区,着力构建大疏大密、错落有致的城市形象。如今,位于大桥组团的、高标准设计的横一路、横二路大寺河桥主体已成型,起步区创新中心等建筑与黄河生态交相融合,大桥组团一批重点项目即将到来,起步区城市风貌将迎来新的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