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时事

2022年我国CPI同比上涨2%,PPI同比上涨4.1%

物价有望继续保持总体稳定

2023-01-13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新华社发(苏阳 报道)   1月12日,顾客在江苏省南京市一家超市选购商品。国家统计局12日发布数据,2022年全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比上年上涨2%。
  2022年以来,在全球高通胀背景下,我国物价保持平稳运行。国家统计局12日发布数据显示,去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比上年上涨2%,低于全年3%左右的预期目标。展望2023年,我国物价有望继续保持总体稳定,保供稳价具有坚实基础。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司长万劲松表示,去年我国CPI单月涨幅始终运行在3%以下,全年上涨2%,大幅低于美国8%左右、欧元区8%以上、英国9%左右等发达经济体涨幅,也明显低于印度、巴西、南非等新兴经济体7%至10%(1至11月份)的涨幅。
  保持物价平稳运行,对稳住经济基本盘至关重要。去年以来,我国稳物价面临多重挑战——
  向外看,受乌克兰危机等因素影响,国际能源、粮食价格大幅上涨,全球通胀压力上升,输入性通胀压力加大;向内看,3月份以来,国内疫情反弹,给保供稳价带来一定压力。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着力加强粮食、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着力加强重要民生商品和大宗商品价格调控,我国物价总水平持续平稳运行,成为全球物价的重要“稳定器”。
  2022年全年,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比上年上涨4.1%,低于2021年全年8.1%的涨幅。其中,受石油及相关行业价格下降影响,2022年12月份PPI环比由11月份上涨0.1%转为下降0.5%;受2021年同期对比基数走低影响,PPI同比下降0.7%,降幅比11月份收窄0.6个百分点。
  去年年初以来,针对大宗商品价格明显上涨,国家有关部门及时采取供需双向调节、期现货市场联动监管等措施,遏制价格不合理上涨,推动PPI涨幅有序回落。
  得益于一系列保供稳价措施持续显效,大宗商品价格总体回落。2022年12月份,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同比下降14.7%,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3.6%,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2.7%。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近期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涨幅虽有所回落,但总体上仍处于高位,对国内价格的输入性影响犹存。国内经济逐步恢复,市场需求扩大,加之春节临近,猪肉、鲜菜、鲜果价格可能出现季节性上涨,会一定程度加大价格上涨压力。
  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做好2023年经济工作中强调,“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六方面举措,进一步强化重要民生商品、医疗物资、能源等保供稳价,确保春节期间市场供应充足和价格平稳,保障群众医药需求和温暖过冬。
  万劲松表示,展望2023年,我国物价保持平稳运行具有坚实基础。粮食生产连续丰收,生猪产能合理充裕,重要民生商品供应充足,基础能源保障有力,保供稳价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全有信心、有能力继续保持物价总体稳定。
  (据新华社北京1月12日电 记者 魏玉坤 潘洁 水金辰)
  2022年以来,在全球高通胀背景下,我国物价保持平稳运行。国家统计局12日发布数据显示,去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比上年上涨2%,低于全年3%左右的预期目标。展望2023年,我国物价有望继续保持总体稳定,保供稳价具有坚实基础。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司长万劲松表示,去年我国CPI单月涨幅始终运行在3%以下,全年上涨2%,大幅低于美国8%左右、欧元区8%以上、英国9%左右等发达经济体涨幅,也明显低于印度、巴西、南非等新兴经济体7%至10%(1至11月份)的涨幅。
  保持物价平稳运行,对稳住经济基本盘至关重要。去年以来,我国稳物价面临多重挑战——
  向外看,受乌克兰危机等因素影响,国际能源、粮食价格大幅上涨,全球通胀压力上升,输入性通胀压力加大;向内看,3月份以来,国内疫情反弹,给保供稳价带来一定压力。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着力加强粮食、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着力加强重要民生商品和大宗商品价格调控,我国物价总水平持续平稳运行,成为全球物价的重要“稳定器”。
  2022年全年,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比上年上涨4.1%,低于2021年全年8.1%的涨幅。其中,受石油及相关行业价格下降影响,2022年12月份PPI环比由11月份上涨0.1%转为下降0.5%;受2021年同期对比基数走低影响,PPI同比下降0.7%,降幅比11月份收窄0.6个百分点。
  去年年初以来,针对大宗商品价格明显上涨,国家有关部门及时采取供需双向调节、期现货市场联动监管等措施,遏制价格不合理上涨,推动PPI涨幅有序回落。
  得益于一系列保供稳价措施持续显效,大宗商品价格总体回落。2022年12月份,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同比下降14.7%,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3.6%,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2.7%。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近期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涨幅虽有所回落,但总体上仍处于高位,对国内价格的输入性影响犹存。国内经济逐步恢复,市场需求扩大,加之春节临近,猪肉、鲜菜、鲜果价格可能出现季节性上涨,会一定程度加大价格上涨压力。
  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做好2023年经济工作中强调,“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六方面举措,进一步强化重要民生商品、医疗物资、能源等保供稳价,确保春节期间市场供应充足和价格平稳,保障群众医药需求和温暖过冬。
  万劲松表示,展望2023年,我国物价保持平稳运行具有坚实基础。粮食生产连续丰收,生猪产能合理充裕,重要民生商品供应充足,基础能源保障有力,保供稳价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全有信心、有能力继续保持物价总体稳定。
  (据新华社北京1月12日电 记者 魏玉坤 潘洁 水金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