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绿成金”深耕绿色金融发展沃土
山东中行计划三年投放600亿支持绿色技改
2023-01-11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徐佳
减碳与发展并进的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对金融业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作为中管金融企业分支机构,山东中行将绿色金融作为重点发展的领域之一,倡导绿色金融理念、加大绿色信贷投放、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及服务、推动绿色经济发展,以实际行动助力我国“双碳”目标和山东地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心怀绿色
建立完善绿色金融组织架构
2021年11月,山东中行成立山东省分行绿色金融委员会,负责全行绿色金融工作的统筹管理和专业决策。积极响应国家及地方政策,将绿色发展要求内化到业务开展的各个环节,建立并持续完善绿色金融政策制度体系,以推动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业务发展。
总行层面,中行出台管理策略,明确对绿色产业和棕色行业的信贷策略和风险管理流程,完善了对企业环境与社会风险分类管理机制,建立了行内统一的绿色信贷业务分类标准,规范了绿色信贷业务数据采集和管理。省行层面,通过编制政策制度,不断强化绿色金融体系建设。
2022年6月,山东第三届智能化绿色化技改展洽会在山东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山东中行发挥全球化、综合化优势,助力山东省企业绿色化、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的实施。
同时,山东中行还加大对绿色化技改的支持力度,创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路径,计划3年内在全省投放不低于600亿元的绿色技改专项贷款。通过建立绿色审批机制、制定“绿色化技改专项贷”配套审批政策、建立专门的绿色审批通道,确保重点项目快速落地、一般项目服务到位。在手续完备、资料合规的前提下,15个工作日内下发批复。同时提供优惠利率保障。
把握机遇
延伸绿色金融服务半径
万里黄河拐过“几”字型的最后一道弯,一路向东,奔流入海。坐落在黄河入海口的东营市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机遇,抓住新旧动能转换着力点,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为主线,加快推进以节能减排为核心的企业技术改造,大力发展低碳产业。在此基础上,山东中行积极把握机遇,加快绿色信贷业务高质量发展。
东营市某800MW光伏发电项目是国家首期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2021-2022省重大项目,项目于2022年开始全面建设,是水上产出清洁能源、水下产出优质水产品的“先环保、后渔光,现代渔业+光伏发电”为一体的渔光一体项目。
中行东营分行按照绿色信贷工作要求,走进企业及时了解项目情况,组织专人进行项目对接和多方沟通。截至2022年6月,该项目已提款1.61亿元。项目建成后,预计平均每年可为电网提供清洁电能10亿千瓦时,与燃煤电厂相比,每年可节约标煤37.34万吨,折合原煤52.68万吨。
截至2022年末,山东中行绿色信贷余额440亿元,较2017年末增加380亿元,增长率630.72%,近年来实现翻倍增长,增速位居本地区四大行前列。
积极拓展
丰富绿色投融资服务
山东提出以绿色低碳发展为重点,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支撑,加快构建“三链两体系”能源保障网。山东中行积极顺应国家产业政策,强化金融对绿色低碳领域的精准扶持。
中行烟台分行近年来陆续为山东海阳核电项目、国家电投海上风电项目、华润集团陆上风电项目提供授信支持,不断提升绿色金融服务水平。
山东海阳核电站项目是山东省单体投资最大的清洁能源项目,也是首个开工建设并建成投运的核电站,目前,“暖核一号”已安全稳定运行了3个供暖季,海阳市也成为全国首个“零碳”供暖城市。
中行烟台分行为该项目二期核定300多亿元信用总量、核能供热三期项目核定近5亿元信用总量。近期,成功为该项目投放5亿元项目前期贷款,成为海阳核电站二期项目第一家授信合作银行,保障了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
预计2027年海阳核电二期项目建成后,海阳核电基地将有4台机组运行,年发电量约400亿千瓦时,能够满足山东省一半以上人口的居民生活用电需求。
绿色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下一步,山东中行将继续坚持“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理念,深度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发挥大行担当,贯彻国家“双碳”战略,不断加大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以实际行动助力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减碳与发展并进的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对金融业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作为中管金融企业分支机构,山东中行将绿色金融作为重点发展的领域之一,倡导绿色金融理念、加大绿色信贷投放、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及服务、推动绿色经济发展,以实际行动助力我国“双碳”目标和山东地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心怀绿色
建立完善绿色金融组织架构
2021年11月,山东中行成立山东省分行绿色金融委员会,负责全行绿色金融工作的统筹管理和专业决策。积极响应国家及地方政策,将绿色发展要求内化到业务开展的各个环节,建立并持续完善绿色金融政策制度体系,以推动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业务发展。
总行层面,中行出台管理策略,明确对绿色产业和棕色行业的信贷策略和风险管理流程,完善了对企业环境与社会风险分类管理机制,建立了行内统一的绿色信贷业务分类标准,规范了绿色信贷业务数据采集和管理。省行层面,通过编制政策制度,不断强化绿色金融体系建设。
2022年6月,山东第三届智能化绿色化技改展洽会在山东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山东中行发挥全球化、综合化优势,助力山东省企业绿色化、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的实施。
同时,山东中行还加大对绿色化技改的支持力度,创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路径,计划3年内在全省投放不低于600亿元的绿色技改专项贷款。通过建立绿色审批机制、制定“绿色化技改专项贷”配套审批政策、建立专门的绿色审批通道,确保重点项目快速落地、一般项目服务到位。在手续完备、资料合规的前提下,15个工作日内下发批复。同时提供优惠利率保障。
把握机遇
延伸绿色金融服务半径
万里黄河拐过“几”字型的最后一道弯,一路向东,奔流入海。坐落在黄河入海口的东营市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机遇,抓住新旧动能转换着力点,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为主线,加快推进以节能减排为核心的企业技术改造,大力发展低碳产业。在此基础上,山东中行积极把握机遇,加快绿色信贷业务高质量发展。
东营市某800MW光伏发电项目是国家首期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2021-2022省重大项目,项目于2022年开始全面建设,是水上产出清洁能源、水下产出优质水产品的“先环保、后渔光,现代渔业+光伏发电”为一体的渔光一体项目。
中行东营分行按照绿色信贷工作要求,走进企业及时了解项目情况,组织专人进行项目对接和多方沟通。截至2022年6月,该项目已提款1.61亿元。项目建成后,预计平均每年可为电网提供清洁电能10亿千瓦时,与燃煤电厂相比,每年可节约标煤37.34万吨,折合原煤52.68万吨。
截至2022年末,山东中行绿色信贷余额440亿元,较2017年末增加380亿元,增长率630.72%,近年来实现翻倍增长,增速位居本地区四大行前列。
积极拓展
丰富绿色投融资服务
山东提出以绿色低碳发展为重点,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支撑,加快构建“三链两体系”能源保障网。山东中行积极顺应国家产业政策,强化金融对绿色低碳领域的精准扶持。
中行烟台分行近年来陆续为山东海阳核电项目、国家电投海上风电项目、华润集团陆上风电项目提供授信支持,不断提升绿色金融服务水平。
山东海阳核电站项目是山东省单体投资最大的清洁能源项目,也是首个开工建设并建成投运的核电站,目前,“暖核一号”已安全稳定运行了3个供暖季,海阳市也成为全国首个“零碳”供暖城市。
中行烟台分行为该项目二期核定300多亿元信用总量、核能供热三期项目核定近5亿元信用总量。近期,成功为该项目投放5亿元项目前期贷款,成为海阳核电站二期项目第一家授信合作银行,保障了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
预计2027年海阳核电二期项目建成后,海阳核电基地将有4台机组运行,年发电量约400亿千瓦时,能够满足山东省一半以上人口的居民生活用电需求。
绿色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下一步,山东中行将继续坚持“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理念,深度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发挥大行担当,贯彻国家“双碳”战略,不断加大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以实际行动助力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