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自贸片区加快推进航运贸易金融融合创新基地建设
打造国际一流贸易产业园区
2023-01-11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
|
□ 本报记者 白晓
运输车辆往来穿梭、大型塔吊挥舞巨臂、旋挖钻机和挖掘机等大型机械设备轰鸣声此起彼伏……1月6日,在位于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以下简称青岛自贸片区)的航运贸易金融融合创新基地建设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项目部相关负责人胡天佑告诉记者,现场施工管理及作业人员2400余人,大家齐心协力,有序施工,全力赶着春节前的施工进度,目前未来科创青年社区的多个单体建筑完成封顶。
自启动建设以来,青岛自贸片区围绕航运物流、国际贸易和现代金融等先进服务产业领域,重点加快平台构建、功能拓展和项目引育。作为“航贸金”耦合发展生态系统的重要载体,“加快建设航运贸易金融融合创新基地”写入了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
据悉,航运贸易金融融合创新基地项目总投资约240亿元,占地约1.24平方公里,总建设体量达200万平方米,将打造国际一流的贸易产业园区。
项目于2022年3月全面启动建设。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挑战,青岛青发自贸生态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松涛表示,开工至今,项目团队统一标准,提前布局,通过制度建设、现场调度,推进项目进度、质量、安全的协同并进。虽历经疫情反复、汛期降雨频繁等重重压力,仍如期完成建设任务,截至目前,已开工房建共117万平方米,开工市政道路8条。
今年元旦前夕,项目首座跨河预制桥顺利完成吊装,标志着园区市政道路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为项目开发按下“加速键”。
“项目规划建设5座跨河桥梁,其中3座采用预制拼装技术,预制梁共计116片。”胡天佑说,项目以“首件先行,样板引路”的建设施工理念,合理制订建设计划、优化制梁工序,克服场地设备紧张、冬季施工等困难,顺利完成首座预制桥箱梁生产与吊装,为后续几座预制桥箱梁批量生产开了好头。
航运贸易金融融合创新基地还致力于打造零碳园区,其技术路径及指标体系已通过专家评审,建成能效优先、可再生能源充分应用的零碳园区技术路径,为目前国内“千园千面”的零碳园区打造了建设新样板。据了解,在园区能耗和碳排放动态模拟分析计算工具的加持下,园区首次建立并实施了全流程规划、设计、建设、运行管控指标体系,为未来运营场景下能效标识、碳排放限额、碳交易等机制的探索提供技术保障。
据悉,这个项目计划2024年下半年完工,预计将建成万人就业空间,形成千亿内外贸能力。项目将重点引进现代航运金融、航运咨询、船舶管理、大宗商品交易、跨境电商、融资租赁、银行和保险等产业;同时集聚青年人才创新创业,为青年提供职业交流、娱乐、社交、学习提升的环境和空间,打造“以产待人、以人筑城”的青年活力城区。
运输车辆往来穿梭、大型塔吊挥舞巨臂、旋挖钻机和挖掘机等大型机械设备轰鸣声此起彼伏……1月6日,在位于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以下简称青岛自贸片区)的航运贸易金融融合创新基地建设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项目部相关负责人胡天佑告诉记者,现场施工管理及作业人员2400余人,大家齐心协力,有序施工,全力赶着春节前的施工进度,目前未来科创青年社区的多个单体建筑完成封顶。
自启动建设以来,青岛自贸片区围绕航运物流、国际贸易和现代金融等先进服务产业领域,重点加快平台构建、功能拓展和项目引育。作为“航贸金”耦合发展生态系统的重要载体,“加快建设航运贸易金融融合创新基地”写入了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
据悉,航运贸易金融融合创新基地项目总投资约240亿元,占地约1.24平方公里,总建设体量达200万平方米,将打造国际一流的贸易产业园区。
项目于2022年3月全面启动建设。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挑战,青岛青发自贸生态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松涛表示,开工至今,项目团队统一标准,提前布局,通过制度建设、现场调度,推进项目进度、质量、安全的协同并进。虽历经疫情反复、汛期降雨频繁等重重压力,仍如期完成建设任务,截至目前,已开工房建共117万平方米,开工市政道路8条。
今年元旦前夕,项目首座跨河预制桥顺利完成吊装,标志着园区市政道路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为项目开发按下“加速键”。
“项目规划建设5座跨河桥梁,其中3座采用预制拼装技术,预制梁共计116片。”胡天佑说,项目以“首件先行,样板引路”的建设施工理念,合理制订建设计划、优化制梁工序,克服场地设备紧张、冬季施工等困难,顺利完成首座预制桥箱梁生产与吊装,为后续几座预制桥箱梁批量生产开了好头。
航运贸易金融融合创新基地还致力于打造零碳园区,其技术路径及指标体系已通过专家评审,建成能效优先、可再生能源充分应用的零碳园区技术路径,为目前国内“千园千面”的零碳园区打造了建设新样板。据了解,在园区能耗和碳排放动态模拟分析计算工具的加持下,园区首次建立并实施了全流程规划、设计、建设、运行管控指标体系,为未来运营场景下能效标识、碳排放限额、碳交易等机制的探索提供技术保障。
据悉,这个项目计划2024年下半年完工,预计将建成万人就业空间,形成千亿内外贸能力。项目将重点引进现代航运金融、航运咨询、船舶管理、大宗商品交易、跨境电商、融资租赁、银行和保险等产业;同时集聚青年人才创新创业,为青年提供职业交流、娱乐、社交、学习提升的环境和空间,打造“以产待人、以人筑城”的青年活力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