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县打通安全生产“最后一公里”

2022-12-23 作者: 纪伟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纪伟 通讯员 高云野 报道
  本报费县讯 12月20日,在费县东蒙镇一家板材企业不足5000平方米的车间内,只见安全生产标语醒目悬挂,原材料区、热压区、成品区各作业区标识明显。叉车工刚完成一件转运作业,就马上将叉车停放在划定的位置,并拉手刹熄火拔钥匙。企业安全生产有序进行的背后,得益于费县“送安全下乡”活动的开展。
  今年以来,费县县委、县政府严格落实地方党委、政府安全生产责任,在安全风险防控方面探索出“点线面”结合构建“送安全下乡”工作模式,打通安全生产“最后一公里”。目前,已开展两轮“送安全下乡”活动,累计发现、整改问题16990余条。
  不断完善机制,筑牢活动“阵地点”。调整充实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成立费县安全生产专班,专班实行财政专项预算,用于聘请行业专家、交通保障、设备购买等费用。强化费县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作用,开展安全专班工作专项监督,把企业隐患排查整改情况列为调研督导乡镇的重要内容,保障“送安全下乡”活动高效开展。
  紧盯风险隐患,织密排查“监管线”。聚焦发展遇到的安全新问题,生产中的安全深层次问题,以及从业人员实际操作亟须解决的问题,把握细节、寻找症结,明确工作计划和任务,聘请10名各行业安全专家组成专家团队。围绕企业“人、机、物、环、管”五要素开展检查,对企业安全管理、设施设备、工艺、教育培训以及人员素质等进行全面评估,充分发挥安全专家作用,既排查面上隐患又查找深层问题,形成本辖区“送安全下乡”全行业分析研判报告以及各企业的隐患清单,反馈给属地乡镇并督导整改。
  聚焦常态长效,拓宽活动“辐射面”。明确隐患问题整改责任,实行“谁检查、谁建账、谁闭环”,发现一项、纳入一项、限期整改一项,采用“动态清单”管理模式,对累计发现的16990余条问题,逐一督促整改消除隐患。
  □记者 纪伟 通讯员 高云野 报道
  本报费县讯 12月20日,在费县东蒙镇一家板材企业不足5000平方米的车间内,只见安全生产标语醒目悬挂,原材料区、热压区、成品区各作业区标识明显。叉车工刚完成一件转运作业,就马上将叉车停放在划定的位置,并拉手刹熄火拔钥匙。企业安全生产有序进行的背后,得益于费县“送安全下乡”活动的开展。
  今年以来,费县县委、县政府严格落实地方党委、政府安全生产责任,在安全风险防控方面探索出“点线面”结合构建“送安全下乡”工作模式,打通安全生产“最后一公里”。目前,已开展两轮“送安全下乡”活动,累计发现、整改问题16990余条。
  不断完善机制,筑牢活动“阵地点”。调整充实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成立费县安全生产专班,专班实行财政专项预算,用于聘请行业专家、交通保障、设备购买等费用。强化费县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作用,开展安全专班工作专项监督,把企业隐患排查整改情况列为调研督导乡镇的重要内容,保障“送安全下乡”活动高效开展。
  紧盯风险隐患,织密排查“监管线”。聚焦发展遇到的安全新问题,生产中的安全深层次问题,以及从业人员实际操作亟须解决的问题,把握细节、寻找症结,明确工作计划和任务,聘请10名各行业安全专家组成专家团队。围绕企业“人、机、物、环、管”五要素开展检查,对企业安全管理、设施设备、工艺、教育培训以及人员素质等进行全面评估,充分发挥安全专家作用,既排查面上隐患又查找深层问题,形成本辖区“送安全下乡”全行业分析研判报告以及各企业的隐患清单,反馈给属地乡镇并督导整改。
  聚焦常态长效,拓宽活动“辐射面”。明确隐患问题整改责任,实行“谁检查、谁建账、谁闭环”,发现一项、纳入一项、限期整改一项,采用“动态清单”管理模式,对累计发现的16990余条问题,逐一督促整改消除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