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实施“颐养工程”,让新中国成立前入党的老党员困有优待、病有良医、老有颐养
把老党员照顾好服务好
2022-12-16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纪 伟
本报通讯员 庞鸿飞 徐程阳
最近几个月,临沂市罗庄区高都街道常旺村老党员王子明的二儿子注意到,老人有了个新习惯,总喜欢盯着堂屋的荣誉墙出神。
12月11日,入冬时节,王子明家中开着空调,溢出暖意。得知有人来访,老人一大早就换上了军装。“组织关心我,平时就有志愿者上门打扫卫生,现在又给我装修了房子,还专门做了荣誉墙,我把家里的勋章都摆上了。”王子明略有些耳背,但嗓音洪亮。
农家院里,堂屋吊顶簇新地板明亮,还添了不少新家具,几面墙重新粉刷,卧室里支上了护理床,天井也铺着平整的水泥地面。住了多年的老房子,宛若新房。
这种种变化,来自临沂市组织部门牵头实施的“颐养工程”。今年6月份,常旺村党支部委员刘宝朋带来一个好消息:像王子明这样在新中国成立前入党的老党员,临沂市将按照每户1万元左右的标准,进行环境提升改造,打造颐养小院。
乍听此事,96岁的王子明表示拒绝,他说如今吃穿不愁,不想给组织增加负担。此后几天,刘宝朋反复劝说,最终征得王子明的同意。很快,颐养小院竣工,其中最让老人满意的改造项目,就是点缀着十面红旗与五颗红星的荣誉墙。除了自己的勋章,老人还把孙子荣立三等功的奖状摆了上去。
“老党员们忠诚一辈子,奋斗一辈子,奉献一辈子,如今让他们过上温馨舒适的生活,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谈起实施“颐养工程”的初衷,临沂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马其超说。
据马其超介绍,临沂市作为革命老区,现有新中国成立前入党的老党员1417人。为了把老党员照顾好服务好,临沂市近年来设立党员关爱基金和补充医保基金,对1059名居家养老的老党员的住所,通过颐养小院项目进行适老化改造,并安排其余358人免费入住颐养中心集中照护。
在郯城县老党员老战士颐养中心,泉源镇清泉社区88岁的老党员孙传亮已经入住一年多。
12月11日中午,孙传亮坐在圈椅上,一边与同屋的老党员徐敏其闲聊,一边晒着太阳看电视。时针刚走过12点,老年服务专职护士刘姣端来了两个餐盘。两位老人拿起手边的筷子慢悠悠地吃起午餐。餐盘里盛着红烧鸡块、青椒鸡蛋等菜肴,搭配着清粥与馒头,另有面包与牛奶作为午后辅食。
房间外的走廊东侧是12名老党员的卧房,西侧依次是餐厅、书画室、茶室与棋牌室。走廊边有齐腰高的扶手,脚下安装着防滑地板,降低老人滑倒的风险。
该中心负责人解超杰介绍,临沂市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按照每人每月2400元的标准,为老党员提供集中养老服务。类似郯城县老党员老战士颐养中心这样的集中照护点,临沂市共有20处。
“目前郯城县共有26名新中国成立前入党的老党员,12名在这里集中居住,还有14名居家养老。”解超杰说,针对居家养老的老党员,郯城县还开发了“掌上云”智慧服务平台,为老党员配发有一键呼叫功能的智能手环,配合线下设置的5个服务区域,提供送饭、买药、洗浴等“入户十助”服务。
记者从临沂市委组织部了解到,随着“颐养工程”的深入实施,老党员“困有优待、病有良医、老有颐养”已经成为常态。还有一大批志愿者参与到该工程中,定期前往颐养小院和颐养中心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用点滴奉献践行新时代沂蒙精神。
本报通讯员 庞鸿飞 徐程阳
最近几个月,临沂市罗庄区高都街道常旺村老党员王子明的二儿子注意到,老人有了个新习惯,总喜欢盯着堂屋的荣誉墙出神。
12月11日,入冬时节,王子明家中开着空调,溢出暖意。得知有人来访,老人一大早就换上了军装。“组织关心我,平时就有志愿者上门打扫卫生,现在又给我装修了房子,还专门做了荣誉墙,我把家里的勋章都摆上了。”王子明略有些耳背,但嗓音洪亮。
农家院里,堂屋吊顶簇新地板明亮,还添了不少新家具,几面墙重新粉刷,卧室里支上了护理床,天井也铺着平整的水泥地面。住了多年的老房子,宛若新房。
这种种变化,来自临沂市组织部门牵头实施的“颐养工程”。今年6月份,常旺村党支部委员刘宝朋带来一个好消息:像王子明这样在新中国成立前入党的老党员,临沂市将按照每户1万元左右的标准,进行环境提升改造,打造颐养小院。
乍听此事,96岁的王子明表示拒绝,他说如今吃穿不愁,不想给组织增加负担。此后几天,刘宝朋反复劝说,最终征得王子明的同意。很快,颐养小院竣工,其中最让老人满意的改造项目,就是点缀着十面红旗与五颗红星的荣誉墙。除了自己的勋章,老人还把孙子荣立三等功的奖状摆了上去。
“老党员们忠诚一辈子,奋斗一辈子,奉献一辈子,如今让他们过上温馨舒适的生活,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谈起实施“颐养工程”的初衷,临沂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马其超说。
据马其超介绍,临沂市作为革命老区,现有新中国成立前入党的老党员1417人。为了把老党员照顾好服务好,临沂市近年来设立党员关爱基金和补充医保基金,对1059名居家养老的老党员的住所,通过颐养小院项目进行适老化改造,并安排其余358人免费入住颐养中心集中照护。
在郯城县老党员老战士颐养中心,泉源镇清泉社区88岁的老党员孙传亮已经入住一年多。
12月11日中午,孙传亮坐在圈椅上,一边与同屋的老党员徐敏其闲聊,一边晒着太阳看电视。时针刚走过12点,老年服务专职护士刘姣端来了两个餐盘。两位老人拿起手边的筷子慢悠悠地吃起午餐。餐盘里盛着红烧鸡块、青椒鸡蛋等菜肴,搭配着清粥与馒头,另有面包与牛奶作为午后辅食。
房间外的走廊东侧是12名老党员的卧房,西侧依次是餐厅、书画室、茶室与棋牌室。走廊边有齐腰高的扶手,脚下安装着防滑地板,降低老人滑倒的风险。
该中心负责人解超杰介绍,临沂市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按照每人每月2400元的标准,为老党员提供集中养老服务。类似郯城县老党员老战士颐养中心这样的集中照护点,临沂市共有20处。
“目前郯城县共有26名新中国成立前入党的老党员,12名在这里集中居住,还有14名居家养老。”解超杰说,针对居家养老的老党员,郯城县还开发了“掌上云”智慧服务平台,为老党员配发有一键呼叫功能的智能手环,配合线下设置的5个服务区域,提供送饭、买药、洗浴等“入户十助”服务。
记者从临沂市委组织部了解到,随着“颐养工程”的深入实施,老党员“困有优待、病有良医、老有颐养”已经成为常态。还有一大批志愿者参与到该工程中,定期前往颐养小院和颐养中心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用点滴奉献践行新时代沂蒙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