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旅双链”助推乡村振兴

2022-12-09 作者: 纪伟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纪伟

  近年来,费县东蒙镇依托山水旅游资源丰富、生态宜居环境宜人等优势,探索“农旅双链”发展模式,实现以农促旅、以旅强农,助推乡村振兴。
  东蒙镇整合南部“田园牧歌”公社区、西部“山楂红了”农旅区优势资源,将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作为农旅融合的重要抓手,以“市级示范社”金岭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为突破口,高标准规划“缤纷农园”项目,打造产学研游复合式田园综合体。该项目流转闲置撂荒土地470余亩,建设绿色蔬菜大棚19个占地70余亩,各类果蔬种植面积400亩,构建起集绿色果蔬种植、采摘、销售、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条。
  培育新型运营主体。围绕全省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招引临沂农发集团蔬菜新产业东蒙孵化中心项目落地。计划投资7000余万元,流转土地400亩,建设高标准日光温室大棚46个,按照“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打造长三角中心城市农产品供应基地,预计年产值1000万元,项目收益200万元。
  打造特色农旅业态。以“山楂”为主题,按照4A级景区标准对“红山前”1.3万亩山楂园基地改造提升,开发山楂采摘等农事体验项目,建设山楂主题民宿,打造山楂特色村落。举办山楂主题活动,组织山楂主题短视频和摄影大赛,提高山楂园热度,提升“费县山楂”知名度,打造山楂旅游新业态。
  整合5A级银座天蒙旅游区、4A级云瀑洞天风景区、东蒙乐华田园综合体等优势旅游资源,取长补短,抱团发展,打造互联互通、开放融合的全域旅游发展引擎。重点发展“吃、住、行、游、购、娱”项目,加快周边配套的餐饮住宿、康养休闲等附加产业类项目规划建设进度,用“夜游”点亮“月光经济”,满足游客停留1-3天的旅游生活需求。
  同时,本着“让村民增收致富、集体创收发展”这一任务目标,选取了北刘家庄、新安庄等村作为闲置宅基盘活再利用工作试点,依托“政、企、村三方合作”“连片流转+整体打造”的综合模式,对宅基流转区整体进行设计和科学规划,全面提升区域旅游品位,打造“民宿+康养”精品旅游。
  □ 本报记者 纪伟

  近年来,费县东蒙镇依托山水旅游资源丰富、生态宜居环境宜人等优势,探索“农旅双链”发展模式,实现以农促旅、以旅强农,助推乡村振兴。
  东蒙镇整合南部“田园牧歌”公社区、西部“山楂红了”农旅区优势资源,将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作为农旅融合的重要抓手,以“市级示范社”金岭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为突破口,高标准规划“缤纷农园”项目,打造产学研游复合式田园综合体。该项目流转闲置撂荒土地470余亩,建设绿色蔬菜大棚19个占地70余亩,各类果蔬种植面积400亩,构建起集绿色果蔬种植、采摘、销售、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条。
  培育新型运营主体。围绕全省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招引临沂农发集团蔬菜新产业东蒙孵化中心项目落地。计划投资7000余万元,流转土地400亩,建设高标准日光温室大棚46个,按照“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打造长三角中心城市农产品供应基地,预计年产值1000万元,项目收益200万元。
  打造特色农旅业态。以“山楂”为主题,按照4A级景区标准对“红山前”1.3万亩山楂园基地改造提升,开发山楂采摘等农事体验项目,建设山楂主题民宿,打造山楂特色村落。举办山楂主题活动,组织山楂主题短视频和摄影大赛,提高山楂园热度,提升“费县山楂”知名度,打造山楂旅游新业态。
  整合5A级银座天蒙旅游区、4A级云瀑洞天风景区、东蒙乐华田园综合体等优势旅游资源,取长补短,抱团发展,打造互联互通、开放融合的全域旅游发展引擎。重点发展“吃、住、行、游、购、娱”项目,加快周边配套的餐饮住宿、康养休闲等附加产业类项目规划建设进度,用“夜游”点亮“月光经济”,满足游客停留1-3天的旅游生活需求。
  同时,本着“让村民增收致富、集体创收发展”这一任务目标,选取了北刘家庄、新安庄等村作为闲置宅基盘活再利用工作试点,依托“政、企、村三方合作”“连片流转+整体打造”的综合模式,对宅基流转区整体进行设计和科学规划,全面提升区域旅游品位,打造“民宿+康养”精品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