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建设有效改善起步区集体经济“空壳村”问题——
描绘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2022-12-09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胡沥中
通讯员 杨 峰 报道
本报济南讯 今年以来,济南起步区紧盯重点人群收入变化、“三帮扶”及安全饮水巩固情况,充分发挥各方帮扶力量,高效运行防返贫监测机制。通过开展常态化帮扶工作,各项帮扶政策得以有效落实。起步区建档立卡脱贫享受政策户和动态监测户收入稳步提升,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日前,记者在起步区孙耿街道薛家村发现,村委会楼顶新安装了太阳能光伏板。“今年新装的光伏板分布在村集体房屋上,这些光伏板与此前建设的集中式光伏项目加起来,每年能增加村集体收入10万元左右。”薛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周峰介绍。
据了解,2021年起步区在孙耿街道、太平街道全域实施了小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目前孙耿街道已有57个村在村委会办公室、公厕、幸福院等集体建筑上安装了太阳能光伏板,装机容量达2.04兆瓦。孙耿街道光伏项目每年可收益超百万元。在太平街道实施了太平宝瓜菜示范园项目,建成了高标准暖棚10个,年产精品太平宝瓜菜15万斤,带动村集体增收20余万元,70名脱贫群众实现稳定脱贫。
项目建设有效改善了集体经济“空壳村”问题。今年以来,起步区还在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方面精准开展帮扶工作,保证了各项政策措施总体稳定。
在教育方面,起步区通过发放“雨露计划”资金及各类助学金、资助中等职业教育及普通高中教育阶段脱贫享受政策户学生、免除脱贫享受政策家庭中职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费、为高等教育大学生报销学费等方式,保障困难家庭学子接受教育。
在医疗方面,起步区积极开展慢性病帮扶、住院帮扶、失能人员帮扶等工作,截至今年10月份,累计帮扶6412人次,帮扶总金额120多万元。
在住房方面,起步区动态开展危房鉴定和改造工作,为低收入群体实施危房改造,并发放低收入群体危房改造补助资金。
在饮水方面,起步区大力开展农村饮水安全“两年攻坚”行动、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和供水行业安全生产等农村饮水安全重点工作,目前已全面完成农村饮水管网改造工作,实现了供水系统平稳运行,保障了脱贫户饮水安全。
此外,起步区积极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支持脱贫享受政策人员和防返贫监测对象上岗就业,通过安排专岗促进弱劳动力、半劳动力人口就地就近就业。对老弱病残等特殊人群,起步区全面落实低保、五保等兜底帮扶政策;对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偶发性因素造成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的农户,及时纳入低保、给予临时救助等方式开展帮扶。
下一步,起步区将进一步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和动态帮扶工作机制,推动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民生保障政策落实落细;大力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加快构建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产业体系,更好地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持续改善基础设施,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大对村庄小型公益设施建设支持力度,努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家园。
通讯员 杨 峰 报道
本报济南讯 今年以来,济南起步区紧盯重点人群收入变化、“三帮扶”及安全饮水巩固情况,充分发挥各方帮扶力量,高效运行防返贫监测机制。通过开展常态化帮扶工作,各项帮扶政策得以有效落实。起步区建档立卡脱贫享受政策户和动态监测户收入稳步提升,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日前,记者在起步区孙耿街道薛家村发现,村委会楼顶新安装了太阳能光伏板。“今年新装的光伏板分布在村集体房屋上,这些光伏板与此前建设的集中式光伏项目加起来,每年能增加村集体收入10万元左右。”薛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周峰介绍。
据了解,2021年起步区在孙耿街道、太平街道全域实施了小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目前孙耿街道已有57个村在村委会办公室、公厕、幸福院等集体建筑上安装了太阳能光伏板,装机容量达2.04兆瓦。孙耿街道光伏项目每年可收益超百万元。在太平街道实施了太平宝瓜菜示范园项目,建成了高标准暖棚10个,年产精品太平宝瓜菜15万斤,带动村集体增收20余万元,70名脱贫群众实现稳定脱贫。
项目建设有效改善了集体经济“空壳村”问题。今年以来,起步区还在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方面精准开展帮扶工作,保证了各项政策措施总体稳定。
在教育方面,起步区通过发放“雨露计划”资金及各类助学金、资助中等职业教育及普通高中教育阶段脱贫享受政策户学生、免除脱贫享受政策家庭中职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费、为高等教育大学生报销学费等方式,保障困难家庭学子接受教育。
在医疗方面,起步区积极开展慢性病帮扶、住院帮扶、失能人员帮扶等工作,截至今年10月份,累计帮扶6412人次,帮扶总金额120多万元。
在住房方面,起步区动态开展危房鉴定和改造工作,为低收入群体实施危房改造,并发放低收入群体危房改造补助资金。
在饮水方面,起步区大力开展农村饮水安全“两年攻坚”行动、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和供水行业安全生产等农村饮水安全重点工作,目前已全面完成农村饮水管网改造工作,实现了供水系统平稳运行,保障了脱贫户饮水安全。
此外,起步区积极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支持脱贫享受政策人员和防返贫监测对象上岗就业,通过安排专岗促进弱劳动力、半劳动力人口就地就近就业。对老弱病残等特殊人群,起步区全面落实低保、五保等兜底帮扶政策;对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偶发性因素造成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的农户,及时纳入低保、给予临时救助等方式开展帮扶。
下一步,起步区将进一步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和动态帮扶工作机制,推动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民生保障政策落实落细;大力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加快构建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产业体系,更好地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持续改善基础设施,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大对村庄小型公益设施建设支持力度,努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