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区每年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12万场次以上
融入百姓生活 擦亮幸福底色
2022-12-06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王兆锋
通讯员 郜玉华 蒋 硕 报道
本报菏泽讯 “你这个舞蹈动作做得不正确,要先半蹲后才是手部动作……”11月30日,在菏泽市牡丹区安兴镇船郭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该村舞蹈队领队刘欠正带领着队员们进行训练。她一边给大家作着示范,一边耐心地纠正队员出现的不正确动作。
船郭庄村党支部书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郭新合说:“该村每月都组织开展戏曲演出、舞蹈秧歌、健康义诊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10次左右,村民都很满意。”
近年来,牡丹区着力打造镇(街道)、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和一批家庭站,每年开展活动12万场次以上,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融入百姓生活。
李村镇依托3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充分发挥各村的景观亭、街头公园、休闲广场等人员聚集场所,将其打造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景观阵地”。“虽说亭子不大,却是我们老年人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大家坐在一块拉拉呱挺好的。”朱庄村村民秦华堂高兴地说,“特别是自从开设了志愿服务项目后,经常有志愿者来到这里给我们讲新闻、读报纸、说说国家的政策,吸引着我们都愿意到这里来玩。”
今年,李村镇在各村都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基础上,又设立了10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家庭站,打造出文明实践广场32个、文明实践一条街32条、文明实践基地3处、文明实践长廊14处、文明实践公园12处、文明实践村史馆2处、积分超市1处。组织成立了文艺文化、理论宣讲等多个志愿服务队,逐村巡回开展法律普及、政策解读、文明创建、移风易俗等志愿服务活动,让文明实践融入百姓生活。
同时,牡丹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依托各级实践阵地,组建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以“大喇叭”“小板凳”“会客厅”等为载体,广泛开展主题宣讲活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聚焦志愿服务精准化、常态化、便利化、品牌化,培育了“牡丹早读”“红盾情”“闪电救援”等一批干得好、拿得出、叫得响的志愿服务队伍。
牡丹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淑梅表示:“目前全区18个镇街、525个村居全部建有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文明实践家庭站发展到1590个,志愿服务队1800多支,打通了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通讯员 郜玉华 蒋 硕 报道
本报菏泽讯 “你这个舞蹈动作做得不正确,要先半蹲后才是手部动作……”11月30日,在菏泽市牡丹区安兴镇船郭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该村舞蹈队领队刘欠正带领着队员们进行训练。她一边给大家作着示范,一边耐心地纠正队员出现的不正确动作。
船郭庄村党支部书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郭新合说:“该村每月都组织开展戏曲演出、舞蹈秧歌、健康义诊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10次左右,村民都很满意。”
近年来,牡丹区着力打造镇(街道)、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和一批家庭站,每年开展活动12万场次以上,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融入百姓生活。
李村镇依托3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充分发挥各村的景观亭、街头公园、休闲广场等人员聚集场所,将其打造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景观阵地”。“虽说亭子不大,却是我们老年人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大家坐在一块拉拉呱挺好的。”朱庄村村民秦华堂高兴地说,“特别是自从开设了志愿服务项目后,经常有志愿者来到这里给我们讲新闻、读报纸、说说国家的政策,吸引着我们都愿意到这里来玩。”
今年,李村镇在各村都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基础上,又设立了10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家庭站,打造出文明实践广场32个、文明实践一条街32条、文明实践基地3处、文明实践长廊14处、文明实践公园12处、文明实践村史馆2处、积分超市1处。组织成立了文艺文化、理论宣讲等多个志愿服务队,逐村巡回开展法律普及、政策解读、文明创建、移风易俗等志愿服务活动,让文明实践融入百姓生活。
同时,牡丹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依托各级实践阵地,组建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以“大喇叭”“小板凳”“会客厅”等为载体,广泛开展主题宣讲活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聚焦志愿服务精准化、常态化、便利化、品牌化,培育了“牡丹早读”“红盾情”“闪电救援”等一批干得好、拿得出、叫得响的志愿服务队伍。
牡丹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淑梅表示:“目前全区18个镇街、525个村居全部建有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文明实践家庭站发展到1590个,志愿服务队1800多支,打通了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