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9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
|
全省特殊食品
安全监管条线落实“两个责任”
□杨林
为贯彻全国特殊食品安全监管条线落实“两个责任”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进一步推动“两个责任”落实,11月2日,山东省市场监管局召开全省特殊食品安全监管条线落实“两个责任”视频会议。
会议传达了全国特殊食品安全监管条线落实“两个责任”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要求各市深刻认识特殊食品环节落实“两个责任”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准确把握包保责任、监管责任关系,以极端负责任的态度,采取过硬有效措施,把特殊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抓实抓到位,全面推动“两个责任”工作机制落地见效。
特殊食品落实“两个责任”具有一定优势。相对普通食品,特殊食品企业数量少、基础好,正在开展的“双升”工程,已经在食品安全管理组织机构、风险识别防控等方面打下良好基础,各市要在特殊食品环节率先推动“两个责任”落实。
各市要加强组织领导,制订具体实施方案,细化目标和措施,明确职责分工和工作要求,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抓指导、抓督促、抓检查、建台账,倒排工期、压茬推进。把“两个责任”尤其是主体责任的要求,纳入日常检查、飞行检查、重点检查、“双随机一公开”检查范畴,常态化、长效化促进主体责任落实。
会上,有关企业就《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执行情况进行了交流。会后,接续举办全省特殊食品监管能力提升培训班,专门对“两个责任”落实进行解读,重点讲清楚“两个责任”的内在逻辑、具体内容和实施步骤。结合《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全面讲解企业主体责任清单和监督检查要点。
潍坊组建企业综合服务队
近日,潍坊市市场监管局新组建了一支企业综合服务队,由相关职能业务科室和单位骨干成员成立6支服务小分队,定期征询企业服务需求,集中为所联系的企业提供“上门服务”。11月18日,根据8家企业提出的服务需求,第一批服务小分队走进企业,集中为企业解决服务需求12项。
潍坊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提升服务企业针对性有效性,该局创新“两个联动”服务机制。内部实行局领导与服务专员一体联动,探索建立了组团式、会商式服务模式,较好发挥了服务企业专员集成效应;外部建立部门联动机制,根据企业集中需求,加强与发改、工信、财政、税务、人社、城管、农业、商务等部门协同,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为进一步提升服务企业精准度,该局产品质量检验所与40家中小微企业签订《中小微企业“一对一”结对帮扶项目协议书》,建立联络员联系制度、协调沟通解决等配套机制,在市场监管职能和检验检测专业技术领域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
(李增席黄东)
企业有所需部门有所应
日前,潍坊市市场监管局服务专员王作献从山东天维膜技术有限公司了解到,企业急需一笔资金拓展发展项目,利用多方资源,迅速帮助企业与北京银行潍坊分行“牵线搭桥”。经双方多次考察对接,该公司成功获得北京银行3.9%的低利率流动资金贷款500万元,无需抵押、无需担保,很快解了企业燃眉之急。
据了解,潍坊市市场监管局始终秉持“企业有所需、部门有所应”工作理念,把千方百计为企业纾困解难作为服务企业的着力点,不断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助力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去年以来,全局63名服务专员共为105家联系包靠企业解决问题223个。针对企业融资难问题,先后与潍坊农信、潍坊银行、邮储银行潍坊市分行联合开展“政银战略合作”,为10936家小微企业放贷183.6115亿元。积极落实惠企奖补政策,为5家企业兑现市长质量奖250万元、460家企业兑现专利奖1193.8万元、69家企业兑现质押融资贴息补助768.88万元。(黄东李增席)
为企业“把脉问诊”
日前,潍坊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服务高质量发展企业家座谈会。会上,潍柴动力、歌尔股份、海王星辰、瑞福油脂、紫鸢乳业等15家企业17名企业家代表齐聚一堂,畅所欲言。潍坊市市场监管局局长刘英杰带领业务骨干认真倾听每位企业家的交流发言,共收集企业“金点子”36条。会后,针对企业家提出的意见建议,相关业务科室和单位抓紧时间对接落实,逐条研究解决意见,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强化要素保障支撑,提振企业扩投资、谋发展的信心。
据了解,潍坊市市场监管局大力推进问需于企、问计于企,通过召开服务企业座谈会、发放《企业调查问卷》、入企走访调研等,主动为企业“把脉问诊”,并立足部门职能,围绕企业标准化建设、知识产权保护、高价值专利培育、先进质量模式推广、政企联合打假等,梳理晒出《服务企业事项清单》67项,并抓紧制定《关于深化“三大战略”行动赋能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为下一步精准服务企业助力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支撑。(黄东李增席)
进一步提升药品监管水平
□董海涛张先加
为全面加强药品监管能力建设,更好保障公众用药安全,11月11日,滨州市政府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出台全市层面《全面加强药品监管能力建设若干措施》。通过实施药品监管能力提升“721”工程,即提升为企服务、执法检查、检验检测、药物警戒、风险防控、智慧监管和部门协作等7项能力,鼓励企业发展、中药守正2个创新,打造滨州市化学药物研发与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建立健全科学、高效、权威的药品监管体系,进一步提升药品监管水平。
据悉,滨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建立了医药企业重点项目跟踪服务机制。一是对涉及市场监管部门的审批事项,开辟绿色通道,提供“专人上门、靠前介入、全程指导”服务,积极帮助协调上级部门。二是开展“访企问需”活动,摸底收集企业在研产品和诉求,对申请资料、注册检验及核查检查进行指导,随时帮助企业解决有关问题。在山东龙辰药业有限公司开办初期,多次到该企业对生产车间布局、材料准备情况进行现场指导。三是加大政策法规宣贯和支持力度,主动为企业提供形式多样的培训。在品牌、标准、知识产权等方面,优化促进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滨州整顿美瞳市场见成效
□董海涛张先加
为保障美瞳类产品质量安全,针对此类产品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近期,滨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开展了美瞳类装饰性彩色隐形眼镜专项整治。
突出两个重点。检查重点区域为全市辖区眼镜商城、眼镜店、居民区、车站码头、繁华街区、过街天桥、地下通道、夜市、购物商场、学校周边饰品店铺、美容美甲店、小商品批发市场、乡镇农村集贸市场等场所。检查重点问题为经营企业是否存在经营未取得注册证的装饰性彩色隐形眼镜行为,是否无证经营装饰性彩色隐形眼镜,是否超范围经营,是否存在销售假劣、过期装饰性彩色隐形眼镜及其护理产品等行为,是否存在进货查验记录制度不落实和销售记录不规范等违法违规行为。
建立3项机制。建立风险排查机制,市县各级高度重视、精心安排,坚持稽查办案、日常监管、专项检查相结合的风险排查机制,针对群众反映装饰性彩色隐形眼镜市场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排查。建立多级联动机制,加强横向联动,监管科室与执法办案机构联合行动,强化纵向协同,市局与县区局加强会商研判,针对本地区装饰性彩色隐形眼镜经营特点,明确职责分工,确保不留缝隙、不留盲点,最大程度消除质量安全风险隐患。建立部门专项协作机制,发挥药品安全专项协作小组、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行为专项协作小组的作用,加强公安、卫健、医保等部门协同,推进专项整治深入开展。
完善3项措施。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完善经营企业自查整改措施,要求企业全面自查整改并公开承诺,认真组织拉网式排查,全面排查风险点,近期出动执法人员322人,检查经营企业255家,督促自查整改企业255家,发现问题并完成整改的企业13家次,查处无证经营企业2家,收到相关投诉举报2件,已依法处理。完善网售监管措施,加大网售行为整治力度,规范网络销售装饰性彩色隐形眼镜行为,重点检查企业及产品是否具备相关资质,发布的相关信息是否与经注册的内容保持一致,是否存在违规从事网络销售活动等,对全市15家网络销售企业进行了全面检查,整改问题企业1家。完善线索搜集处置措施,强化“线下+线上”监管,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及时受理、及时处置、及时查办、及时反馈,严厉查处违法违规生产经营装饰性彩色隐形眼镜行为,形成强大震慑。运用电子取证技术提取固定有关证据,并联合公安机关介入,依职责展开调查,查处销售过期美瞳产品等违法违规案件2起,罚没款5万余元,进一步净化了美瞳市场环境。
精准施策服务拟上市企业发展
□李增席高鹏飞闫加泉
为给潍坊市拟上市企业提供更好服务,扶持更多潍坊企业登陆资本市场,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潍坊市市场监管局不断完善工作举措,精准施策,服务潍坊市拟上市企业发展。
首先建立推进落实机制。主动对接省、市金融管理部门,锁定47家省级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及50家潍坊市级重点拟上市企业,研究制定《强化上市后备企业知识产权帮扶工作方案》,结合建立的线上常态化备案通道、商标窗口便捷通道、专利审查和维权援助快速通道,在主动上门、请进家门“双向”服务中,推动帮扶工作落地做实。其次开展专利信息检索。该局组织专业人员,对照全市已上市和拟上市企业名单,检索企业授权发明专利1984件、实用新型专利5818件、外观设计专利1979件,根据专利数据,研判分析拟走访企业创新点、申请授权专利和专利布局状况。
再次广泛征集汇总企业需求。在全市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大调研,形成调研报告12份,反映问题诉求27条、意见建议39条;针对可受理分类号与产业需求不符情况,通过网站、公众号广泛征集拟上市企业专利预审分类号需求,共征集到39家企业122条需求,经过产业大数据分析,积极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争取扩增预审分类号,确保服务技术领域更加广泛覆盖全市主要创新主体。
安全监管条线落实“两个责任”
□杨林
为贯彻全国特殊食品安全监管条线落实“两个责任”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进一步推动“两个责任”落实,11月2日,山东省市场监管局召开全省特殊食品安全监管条线落实“两个责任”视频会议。
会议传达了全国特殊食品安全监管条线落实“两个责任”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要求各市深刻认识特殊食品环节落实“两个责任”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准确把握包保责任、监管责任关系,以极端负责任的态度,采取过硬有效措施,把特殊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抓实抓到位,全面推动“两个责任”工作机制落地见效。
特殊食品落实“两个责任”具有一定优势。相对普通食品,特殊食品企业数量少、基础好,正在开展的“双升”工程,已经在食品安全管理组织机构、风险识别防控等方面打下良好基础,各市要在特殊食品环节率先推动“两个责任”落实。
各市要加强组织领导,制订具体实施方案,细化目标和措施,明确职责分工和工作要求,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抓指导、抓督促、抓检查、建台账,倒排工期、压茬推进。把“两个责任”尤其是主体责任的要求,纳入日常检查、飞行检查、重点检查、“双随机一公开”检查范畴,常态化、长效化促进主体责任落实。
会上,有关企业就《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执行情况进行了交流。会后,接续举办全省特殊食品监管能力提升培训班,专门对“两个责任”落实进行解读,重点讲清楚“两个责任”的内在逻辑、具体内容和实施步骤。结合《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全面讲解企业主体责任清单和监督检查要点。
潍坊组建企业综合服务队
近日,潍坊市市场监管局新组建了一支企业综合服务队,由相关职能业务科室和单位骨干成员成立6支服务小分队,定期征询企业服务需求,集中为所联系的企业提供“上门服务”。11月18日,根据8家企业提出的服务需求,第一批服务小分队走进企业,集中为企业解决服务需求12项。
潍坊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提升服务企业针对性有效性,该局创新“两个联动”服务机制。内部实行局领导与服务专员一体联动,探索建立了组团式、会商式服务模式,较好发挥了服务企业专员集成效应;外部建立部门联动机制,根据企业集中需求,加强与发改、工信、财政、税务、人社、城管、农业、商务等部门协同,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为进一步提升服务企业精准度,该局产品质量检验所与40家中小微企业签订《中小微企业“一对一”结对帮扶项目协议书》,建立联络员联系制度、协调沟通解决等配套机制,在市场监管职能和检验检测专业技术领域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
(李增席黄东)
企业有所需部门有所应
日前,潍坊市市场监管局服务专员王作献从山东天维膜技术有限公司了解到,企业急需一笔资金拓展发展项目,利用多方资源,迅速帮助企业与北京银行潍坊分行“牵线搭桥”。经双方多次考察对接,该公司成功获得北京银行3.9%的低利率流动资金贷款500万元,无需抵押、无需担保,很快解了企业燃眉之急。
据了解,潍坊市市场监管局始终秉持“企业有所需、部门有所应”工作理念,把千方百计为企业纾困解难作为服务企业的着力点,不断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助力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去年以来,全局63名服务专员共为105家联系包靠企业解决问题223个。针对企业融资难问题,先后与潍坊农信、潍坊银行、邮储银行潍坊市分行联合开展“政银战略合作”,为10936家小微企业放贷183.6115亿元。积极落实惠企奖补政策,为5家企业兑现市长质量奖250万元、460家企业兑现专利奖1193.8万元、69家企业兑现质押融资贴息补助768.88万元。(黄东李增席)
为企业“把脉问诊”
日前,潍坊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服务高质量发展企业家座谈会。会上,潍柴动力、歌尔股份、海王星辰、瑞福油脂、紫鸢乳业等15家企业17名企业家代表齐聚一堂,畅所欲言。潍坊市市场监管局局长刘英杰带领业务骨干认真倾听每位企业家的交流发言,共收集企业“金点子”36条。会后,针对企业家提出的意见建议,相关业务科室和单位抓紧时间对接落实,逐条研究解决意见,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强化要素保障支撑,提振企业扩投资、谋发展的信心。
据了解,潍坊市市场监管局大力推进问需于企、问计于企,通过召开服务企业座谈会、发放《企业调查问卷》、入企走访调研等,主动为企业“把脉问诊”,并立足部门职能,围绕企业标准化建设、知识产权保护、高价值专利培育、先进质量模式推广、政企联合打假等,梳理晒出《服务企业事项清单》67项,并抓紧制定《关于深化“三大战略”行动赋能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为下一步精准服务企业助力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支撑。(黄东李增席)
进一步提升药品监管水平
□董海涛张先加
为全面加强药品监管能力建设,更好保障公众用药安全,11月11日,滨州市政府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出台全市层面《全面加强药品监管能力建设若干措施》。通过实施药品监管能力提升“721”工程,即提升为企服务、执法检查、检验检测、药物警戒、风险防控、智慧监管和部门协作等7项能力,鼓励企业发展、中药守正2个创新,打造滨州市化学药物研发与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建立健全科学、高效、权威的药品监管体系,进一步提升药品监管水平。
据悉,滨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建立了医药企业重点项目跟踪服务机制。一是对涉及市场监管部门的审批事项,开辟绿色通道,提供“专人上门、靠前介入、全程指导”服务,积极帮助协调上级部门。二是开展“访企问需”活动,摸底收集企业在研产品和诉求,对申请资料、注册检验及核查检查进行指导,随时帮助企业解决有关问题。在山东龙辰药业有限公司开办初期,多次到该企业对生产车间布局、材料准备情况进行现场指导。三是加大政策法规宣贯和支持力度,主动为企业提供形式多样的培训。在品牌、标准、知识产权等方面,优化促进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滨州整顿美瞳市场见成效
□董海涛张先加
为保障美瞳类产品质量安全,针对此类产品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近期,滨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开展了美瞳类装饰性彩色隐形眼镜专项整治。
突出两个重点。检查重点区域为全市辖区眼镜商城、眼镜店、居民区、车站码头、繁华街区、过街天桥、地下通道、夜市、购物商场、学校周边饰品店铺、美容美甲店、小商品批发市场、乡镇农村集贸市场等场所。检查重点问题为经营企业是否存在经营未取得注册证的装饰性彩色隐形眼镜行为,是否无证经营装饰性彩色隐形眼镜,是否超范围经营,是否存在销售假劣、过期装饰性彩色隐形眼镜及其护理产品等行为,是否存在进货查验记录制度不落实和销售记录不规范等违法违规行为。
建立3项机制。建立风险排查机制,市县各级高度重视、精心安排,坚持稽查办案、日常监管、专项检查相结合的风险排查机制,针对群众反映装饰性彩色隐形眼镜市场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排查。建立多级联动机制,加强横向联动,监管科室与执法办案机构联合行动,强化纵向协同,市局与县区局加强会商研判,针对本地区装饰性彩色隐形眼镜经营特点,明确职责分工,确保不留缝隙、不留盲点,最大程度消除质量安全风险隐患。建立部门专项协作机制,发挥药品安全专项协作小组、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行为专项协作小组的作用,加强公安、卫健、医保等部门协同,推进专项整治深入开展。
完善3项措施。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完善经营企业自查整改措施,要求企业全面自查整改并公开承诺,认真组织拉网式排查,全面排查风险点,近期出动执法人员322人,检查经营企业255家,督促自查整改企业255家,发现问题并完成整改的企业13家次,查处无证经营企业2家,收到相关投诉举报2件,已依法处理。完善网售监管措施,加大网售行为整治力度,规范网络销售装饰性彩色隐形眼镜行为,重点检查企业及产品是否具备相关资质,发布的相关信息是否与经注册的内容保持一致,是否存在违规从事网络销售活动等,对全市15家网络销售企业进行了全面检查,整改问题企业1家。完善线索搜集处置措施,强化“线下+线上”监管,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及时受理、及时处置、及时查办、及时反馈,严厉查处违法违规生产经营装饰性彩色隐形眼镜行为,形成强大震慑。运用电子取证技术提取固定有关证据,并联合公安机关介入,依职责展开调查,查处销售过期美瞳产品等违法违规案件2起,罚没款5万余元,进一步净化了美瞳市场环境。
精准施策服务拟上市企业发展
□李增席高鹏飞闫加泉
为给潍坊市拟上市企业提供更好服务,扶持更多潍坊企业登陆资本市场,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潍坊市市场监管局不断完善工作举措,精准施策,服务潍坊市拟上市企业发展。
首先建立推进落实机制。主动对接省、市金融管理部门,锁定47家省级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及50家潍坊市级重点拟上市企业,研究制定《强化上市后备企业知识产权帮扶工作方案》,结合建立的线上常态化备案通道、商标窗口便捷通道、专利审查和维权援助快速通道,在主动上门、请进家门“双向”服务中,推动帮扶工作落地做实。其次开展专利信息检索。该局组织专业人员,对照全市已上市和拟上市企业名单,检索企业授权发明专利1984件、实用新型专利5818件、外观设计专利1979件,根据专利数据,研判分析拟走访企业创新点、申请授权专利和专利布局状况。
再次广泛征集汇总企业需求。在全市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大调研,形成调研报告12份,反映问题诉求27条、意见建议39条;针对可受理分类号与产业需求不符情况,通过网站、公众号广泛征集拟上市企业专利预审分类号需求,共征集到39家企业122条需求,经过产业大数据分析,积极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争取扩增预审分类号,确保服务技术领域更加广泛覆盖全市主要创新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