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强区由资源拉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钢城区聚焦优势产业汇聚创新人才
2022-11-17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赵国陆 申红 报道
本报济南讯 近日,济南新艺粉末冶金有限公司、莱芜钢铁集团银山型钢有限公司和山东亨格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3家企业入选2022年度“济南市专家工作站”,至此钢城区已拥有8家“济南市专家工作站”、2家“济南市院士工作站”(其中1家“优秀院士工作站”)。聚焦高端智能制造产业,钢城区柔性引进两院院士、国家人才工程专家等高层次人才27人。钢城区聚焦优势产业,扶持企业培育科技创新团队,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工业强区由资源拉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年的党代会上,钢城区提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工业强区由资源拉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围绕产业转型和新旧动能转换,该区把传统产业的提档升级作为主攻方向,把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放在首位。实施科技创新、产业能级提升等工业强区“八大工程”,出台政策措施,推动企业智能化、绿色化改造,鼓励企业“零增地”扩能提质,去年为企业发放补助2.2亿元。同时,聚焦装配式建筑、汽车零部件、高端装备智造等方向,加强与中国钢研院、山东产研院等合作,通过延链补链强链,增强产业韧性,推动高质量发展。
科技强赋能,产业育新机。据钢城区科协负责人介绍,莱钢银山型钢公司借助专家工作站与中国海洋大学崔洪芝教授合作,双方将建设集聚高端研发团队、先进生产和测试设备、重大工程应用于一体的高科技平台,实现技术互补,攻克海洋装备、工程机械领域特种材料制备等关键技术。山东中兴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通过济南市“一事一议”人才政策引进了行业顶级专家,去年年底项目中期验收时,已为企业新增销售收入2175万元,新增利税500余万元,每年可节约人工、耗材费用82万元,有力促进了企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在钢城区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还有温岭精锻、汇锋传动等汽车零部件规上企业20多家,形成发动机、变速箱、底盘、传动制动系统等8大产品体系,汽车零部件品种达200多个,其中不乏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依托院士专家工作站,壮大了企业的人才队伍,提高了科技研发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以创新获得市场话语权。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近年来,钢城区相继出台一系列人才招引政策,如《关于加快建设“智汇钢城”人才高地的实施意见》《钢城区高层次人才服务绿卡暂行办法》《汶源产业领军人才评选管理办法》等。同时,以国家人才工程、“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和“泉城产业领军人才”为牵引,结合本地实际,实施“汶源产业领军人才”“汶源青年双创之星”等评选推荐工作,进一步提高企业引才育才的积极性。截至目前,钢城区已有15家企业拥有省级以上研发平台,有14家企业拥有市级以上研发平台,所有获批的高层次人才及人才项目均来自这些有平台载体的企业。
今年出台《“汶源英才”工程20条政策措施》,开展高层次人才攀登、青年人才集聚、技能人才拔尖、急需紧缺人才突破、高能级平台提升、人才生态环境优化六大行动,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聚焦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对新引进或自主培养的顶尖人才和团队,按“一事一议”原则给予综合资助。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每年最高奖励100万元;博士享15万元购房补贴、连续3年5000元/月生活补贴……通过硬环境和软环境建设,钢城区努力构建人才发展生态,促成产业链与人才链的良性互动,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以企业为主体、项目为纽带,推动以产业吸引人才、以项目汇聚人才、以人才促进转型升级。
本报济南讯 近日,济南新艺粉末冶金有限公司、莱芜钢铁集团银山型钢有限公司和山东亨格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3家企业入选2022年度“济南市专家工作站”,至此钢城区已拥有8家“济南市专家工作站”、2家“济南市院士工作站”(其中1家“优秀院士工作站”)。聚焦高端智能制造产业,钢城区柔性引进两院院士、国家人才工程专家等高层次人才27人。钢城区聚焦优势产业,扶持企业培育科技创新团队,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工业强区由资源拉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年的党代会上,钢城区提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工业强区由资源拉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围绕产业转型和新旧动能转换,该区把传统产业的提档升级作为主攻方向,把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放在首位。实施科技创新、产业能级提升等工业强区“八大工程”,出台政策措施,推动企业智能化、绿色化改造,鼓励企业“零增地”扩能提质,去年为企业发放补助2.2亿元。同时,聚焦装配式建筑、汽车零部件、高端装备智造等方向,加强与中国钢研院、山东产研院等合作,通过延链补链强链,增强产业韧性,推动高质量发展。
科技强赋能,产业育新机。据钢城区科协负责人介绍,莱钢银山型钢公司借助专家工作站与中国海洋大学崔洪芝教授合作,双方将建设集聚高端研发团队、先进生产和测试设备、重大工程应用于一体的高科技平台,实现技术互补,攻克海洋装备、工程机械领域特种材料制备等关键技术。山东中兴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通过济南市“一事一议”人才政策引进了行业顶级专家,去年年底项目中期验收时,已为企业新增销售收入2175万元,新增利税500余万元,每年可节约人工、耗材费用82万元,有力促进了企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在钢城区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还有温岭精锻、汇锋传动等汽车零部件规上企业20多家,形成发动机、变速箱、底盘、传动制动系统等8大产品体系,汽车零部件品种达200多个,其中不乏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依托院士专家工作站,壮大了企业的人才队伍,提高了科技研发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以创新获得市场话语权。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近年来,钢城区相继出台一系列人才招引政策,如《关于加快建设“智汇钢城”人才高地的实施意见》《钢城区高层次人才服务绿卡暂行办法》《汶源产业领军人才评选管理办法》等。同时,以国家人才工程、“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和“泉城产业领军人才”为牵引,结合本地实际,实施“汶源产业领军人才”“汶源青年双创之星”等评选推荐工作,进一步提高企业引才育才的积极性。截至目前,钢城区已有15家企业拥有省级以上研发平台,有14家企业拥有市级以上研发平台,所有获批的高层次人才及人才项目均来自这些有平台载体的企业。
今年出台《“汶源英才”工程20条政策措施》,开展高层次人才攀登、青年人才集聚、技能人才拔尖、急需紧缺人才突破、高能级平台提升、人才生态环境优化六大行动,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聚焦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对新引进或自主培养的顶尖人才和团队,按“一事一议”原则给予综合资助。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每年最高奖励100万元;博士享15万元购房补贴、连续3年5000元/月生活补贴……通过硬环境和软环境建设,钢城区努力构建人才发展生态,促成产业链与人才链的良性互动,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以企业为主体、项目为纽带,推动以产业吸引人才、以项目汇聚人才、以人才促进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