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史立典 存史启智 以文化人
——大型历史文献丛书《复兴文库》编纂出版记
2022-11-17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
┬新华社发
这是大型历史文献丛书《复兴文库》。
|
近来,一项重大文化工程的最新进展吸引国人目光: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以思想史为基本线索的《复兴文库》出版发行,旨在系统反映中华民族从积贫积弱走向伟大复兴的光辉历程。
“修史立典,存史启智,以文化人,这是中华民族延续几千年的一个传统。”习近平总书记为这部卷帙浩繁的丛书作序,指出这部典籍的出版,对于我们坚定历史自信、把握时代大势、走好中国道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日前,记者独家专访编纂出版方有关负责人,帮助读者更加深入了解这部大型历史文献丛书。
铭刻历史,记录复兴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复兴文库》序言中强调,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伟大的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从那时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复兴文库》已经出版三编共计37卷、195册,6190万字,时间跨越百余年,字里行间回响着一个古老民族走向复兴的铿锵足音。
编纂出版《复兴文库》,是党中央批准实施的重大文化工程。《复兴文库》精选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关的重要文献,按历史进程分为五编:
第一编集中选编1840—1921年,体现民族觉醒意识、思想启蒙与思想解放、探索救亡图存、推动民主革命、传播进步思想的重要文献,重在展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起点与逻辑起点;
第二编集中选编1921—1949年,记述中国共产党携手各阶层各党派进步力量、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中国而不懈奋斗的重要文献;
第三编集中选编1949—1978年,记载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的重要文献;
第四编集中选编1978—2012年,记录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的伟大革命,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思想和体制障碍,开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文献;
第五编集中选编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实践中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重要文献。
日前,《复兴文库》第一至三编已出版发行,第四、五编正在编纂。
精益求精,打造传世之作
作为新时代的重大文化工程,《复兴文库》编纂启动伊始即明确目标要求——“倾力打造无愧于民族和历史的传世精品”。
2019年1月,《复兴文库》编纂出版工作正式全面启动。中央有关领导同志即提出,要按照最高标准、最高要求,精雕细琢、反复打磨,使《复兴文库》成为文献选编出版的重要范本。
坚持求真务实的原则——在内容选择上,《复兴文库》确定围绕民族复兴主题,重点收录反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重要文献。其中,既有曾经发表和刊布的文献集成、档案选辑、个人著述,也有报刊文章、通讯报道等。
编委会介绍,在《复兴文库》编纂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秉持正确的历史观、党史观;始终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彰显主流价值,弘扬正道正气,贯穿体现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始终坚守思想品质、文化品位,紧扣主题、优中选优,以扎实的学术研究和严谨的文献整理为基础,严格筛选、审慎编排。
秉持精益求精的态度——复兴文库编辑部成员朱兆虎说,“历史文献的整理,要忠实于历史,忠实于底本,多核多查,精审细校,只有这样才能让《复兴文库》以高质量高水准呈现在读者面前,才能真正经得起时间检验。”
发扬团结奋斗的精神——全五编包含60多卷、300多册、1.1亿多字,《复兴文库》编纂出版工作规模庞大、任务艰巨。时间紧、任务重。中华书局副总编辑李占领介绍,编辑团队不断优化审校流程,日常审读与集中编校相结合,内部审校与外部支援相结合,从编辑、校对到设计、印制等各环节,多方协作、共同努力。
盛世修典,彰显文化自信
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经开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复兴文库》第一至三编的出版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高扬思想旗帜凝聚精神力量
《复兴文库》总主编金冲及表示,《复兴文库》以丰富翔实的文献,全景式记述了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代表的中华优秀儿女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不懈求索、百折不挠的历史足迹,集中展现了影响中国发展进程、引领时代进步、推动民族复兴的思想成果,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逻辑、思想源流和文化脉络。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更需要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金冲及说。
——坚定历史自信把握时代大势
《复兴文库》副总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海鹏认为,“这些历史经验对于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复兴文库》是一部值得重视的历史文献,我们可以从中找到走好中国道路的精神力量。”
——弘扬中华文化彰显文化自信
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史中,大型文化典籍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在弘扬优秀中华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华书局执行董事、党委书记周绚隆表示,《复兴文库》体现了新时代中国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的文化气度,鼓舞着复兴之路上坚定前行的步伐,“我们要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业绩和荣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部鸿篇巨著续写崭新篇章!”
(据新华社北京11月16日电
记者 史竞男 王鹏)
“修史立典,存史启智,以文化人,这是中华民族延续几千年的一个传统。”习近平总书记为这部卷帙浩繁的丛书作序,指出这部典籍的出版,对于我们坚定历史自信、把握时代大势、走好中国道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日前,记者独家专访编纂出版方有关负责人,帮助读者更加深入了解这部大型历史文献丛书。
铭刻历史,记录复兴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复兴文库》序言中强调,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伟大的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从那时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复兴文库》已经出版三编共计37卷、195册,6190万字,时间跨越百余年,字里行间回响着一个古老民族走向复兴的铿锵足音。
编纂出版《复兴文库》,是党中央批准实施的重大文化工程。《复兴文库》精选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关的重要文献,按历史进程分为五编:
第一编集中选编1840—1921年,体现民族觉醒意识、思想启蒙与思想解放、探索救亡图存、推动民主革命、传播进步思想的重要文献,重在展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起点与逻辑起点;
第二编集中选编1921—1949年,记述中国共产党携手各阶层各党派进步力量、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中国而不懈奋斗的重要文献;
第三编集中选编1949—1978年,记载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的重要文献;
第四编集中选编1978—2012年,记录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的伟大革命,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思想和体制障碍,开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文献;
第五编集中选编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实践中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重要文献。
日前,《复兴文库》第一至三编已出版发行,第四、五编正在编纂。
精益求精,打造传世之作
作为新时代的重大文化工程,《复兴文库》编纂启动伊始即明确目标要求——“倾力打造无愧于民族和历史的传世精品”。
2019年1月,《复兴文库》编纂出版工作正式全面启动。中央有关领导同志即提出,要按照最高标准、最高要求,精雕细琢、反复打磨,使《复兴文库》成为文献选编出版的重要范本。
坚持求真务实的原则——在内容选择上,《复兴文库》确定围绕民族复兴主题,重点收录反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重要文献。其中,既有曾经发表和刊布的文献集成、档案选辑、个人著述,也有报刊文章、通讯报道等。
编委会介绍,在《复兴文库》编纂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秉持正确的历史观、党史观;始终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彰显主流价值,弘扬正道正气,贯穿体现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始终坚守思想品质、文化品位,紧扣主题、优中选优,以扎实的学术研究和严谨的文献整理为基础,严格筛选、审慎编排。
秉持精益求精的态度——复兴文库编辑部成员朱兆虎说,“历史文献的整理,要忠实于历史,忠实于底本,多核多查,精审细校,只有这样才能让《复兴文库》以高质量高水准呈现在读者面前,才能真正经得起时间检验。”
发扬团结奋斗的精神——全五编包含60多卷、300多册、1.1亿多字,《复兴文库》编纂出版工作规模庞大、任务艰巨。时间紧、任务重。中华书局副总编辑李占领介绍,编辑团队不断优化审校流程,日常审读与集中编校相结合,内部审校与外部支援相结合,从编辑、校对到设计、印制等各环节,多方协作、共同努力。
盛世修典,彰显文化自信
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经开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复兴文库》第一至三编的出版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高扬思想旗帜凝聚精神力量
《复兴文库》总主编金冲及表示,《复兴文库》以丰富翔实的文献,全景式记述了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代表的中华优秀儿女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不懈求索、百折不挠的历史足迹,集中展现了影响中国发展进程、引领时代进步、推动民族复兴的思想成果,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逻辑、思想源流和文化脉络。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更需要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金冲及说。
——坚定历史自信把握时代大势
《复兴文库》副总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海鹏认为,“这些历史经验对于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复兴文库》是一部值得重视的历史文献,我们可以从中找到走好中国道路的精神力量。”
——弘扬中华文化彰显文化自信
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史中,大型文化典籍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在弘扬优秀中华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华书局执行董事、党委书记周绚隆表示,《复兴文库》体现了新时代中国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的文化气度,鼓舞着复兴之路上坚定前行的步伐,“我们要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业绩和荣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部鸿篇巨著续写崭新篇章!”
(据新华社北京11月16日电
记者 史竞男 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