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迎时代挑战 展现大国担当
2022-11-17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
|
![]() |
|
□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金砖暨G20研究中心副主任 徐飞彪
11月15日,举世瞩目的G20巴厘岛峰会历经曲折,如期召开。在第一阶段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发表《共迎时代挑战 共建美好未来》重要讲话,新意迭出,亮点纷呈,针对当前日陷动荡分化的世界乱局危局,指明发展方向,提出解决方案,展现中国担当,为不确定的世界注入了确定性。
为世界乱局指路定向
2022年的G20峰会是在乌克兰危机持续恶化、世界经济增长大幅放缓、大国竞争全面升级的大背景下召开的,这就使得今年的峰会充满挑战。实际上,自今年2月底以来,G20主要的会议,包括各部长级会议和工作组会议,多数难以形成共同声明或宣言,而是以“会议总结”形式收尾。甚至连不太敏感的议题,如妇女、旅游等会议,也弥漫着指责和对抗情绪,历史罕见。印尼总统佐科·维多多明确称,本届峰会是“最复杂”“最艰难”的一次峰会,以至于他担心本届峰会难以形成峰会的共同声明。佐科表示,如果能有峰会领导人的联合声明,“将视之为一次个人的成功”。
与此同时,国际社会对和平发展的呼声也在高涨。对本次峰会,国际上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和非政府组织发出呼吁,希望G20各大国能够停止对抗,将重心放在当前世界面临的各大挑战之上。印尼、阿根廷、墨西哥、巴西等发出明确信号,不愿意“选边站队”,反对“新冷战”,并希望美西方与俄罗斯停止对抗,促进俄乌和谈,也希望中美携手合作,共建美好世界。
在此重要时刻,习近平主席开门见山,呼吁各国摒弃成见,携手合作,反对分裂、对抗和排他行动,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习主席在讲话中,多次强调“团结共生”和同舟共济,指出“分裂没有出路”,警告“搞集团政治和阵营对抗,只会割裂世界,阻碍全球发展和人类进步”,不但无法解决当前难题,反而恶化当前危机。习主席的讲话,可谓直指时弊,顺应了时代要求,发出了国际社会共同心声,为当前各国脱困局、治乱局指明了出路。
为全球困局谋划方案
本届峰会的分裂和对立,表现在多个方面:一是与会各方在俄乌冲突等问题上对立严重。二是各方在重大议题上立场分歧。在经贸、气变、能源、数字经济等议题上,与会各方立场的差异尤其明显。三是冷战思维阴魂不散。
但峰会的分裂对立只是表象,其背后其实是百年变局下全球政治经济困局,折射出当今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面对世界挑战与时代难题,习主席旗帜鲜明地提出“破题”理念和路径。
首先,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与美西方的民主和平论、霸权稳定论等治理观相比,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和谐共生、包容互鉴、和平发展,正是匡正时局的良药金方,已为国际社会广泛接受。
其次,践行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习主席在2021年9月和2022年4月,先后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从安全和发展两个层面,拓展了中国的全球治理观。本次峰会,习主席再一次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强调将发展置于全球治理的核心议程,共推包容发展、普惠发展和共同发展。
最后,务实推进有韧性的发展和稳健的复苏。面对当前挑战,习主席提出构建“全球经济复苏伙伴关系”,并在抗疫、通胀、金融、债务、全球贸易、数字经济、绿色转型、反腐败等危及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具体议题领域,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方案。尤其是当前全球最为关心的粮食和能源问题,指出了危机之源,提出了解决之道,并提议构建“大宗商品合作伙伴关系”,维护联合国在应对危机中的主导地位。
在关键时刻展现担当
全球治理赤字加重,世界再一次处在“十字路口”,何去何从,需要负责任大国展现定力,及时引领。对此,习主席呼吁G20各成员国,体现大国担当,发挥表率作用,为人类谋福祉,为世界谋进步。中国虽为发展中国家,但身体力行,不仅在理念上、方案上展现中国智慧,更在政策上、行动上兑现承诺,显现中国担当,承担大国责任。这与某些口惠而实不至的大国而言,形成鲜明的对比。
发展层面,中国自提出“全球发展倡议”以来,便联合国际同道,抓紧落实推进。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中国成立了“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目前成员已达60多国),创设了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制定务实合作清单,设立开放式项目库,明确倡议推进路线图,同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推进这一倡议。
抗疫层面,中国迄今已经向153个国家、15个国际组织提供大量抗疫物资,向34个国家派出医疗专家组,同18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分享疫情防控和诊疗方案,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超过22亿剂新冠疫苗,以实际行动,支持国际抗疫。
债务层面,中方全面落实二十国集团缓债倡议(DSSI),缓债总额在二十国集团成员中居首,并同有关成员一道参与《二十国集团缓债倡议后续债务处理共同框架》债务处理,为有关发展中国家渡过难关提供了支持。
粮食与能源层面,2022年,中方同印度尼西亚、塞尔维亚等6个伙伴国一道,发起“构建稳定和富有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倡议”,同多个国家一道倡导建立全球清洁能源合作伙伴关系,并在二十国集团提出国际粮食安全合作倡议。
在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数字经济、经贸投资、基础设施、地区冲突等各个层面,中国也都以其实实在在的行动,为全球发展和安全积极贡献力量。尽显大国担当,是本届G20峰会中国向世人传出的积极信号和最佳福音。
11月15日,举世瞩目的G20巴厘岛峰会历经曲折,如期召开。在第一阶段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发表《共迎时代挑战 共建美好未来》重要讲话,新意迭出,亮点纷呈,针对当前日陷动荡分化的世界乱局危局,指明发展方向,提出解决方案,展现中国担当,为不确定的世界注入了确定性。
为世界乱局指路定向
2022年的G20峰会是在乌克兰危机持续恶化、世界经济增长大幅放缓、大国竞争全面升级的大背景下召开的,这就使得今年的峰会充满挑战。实际上,自今年2月底以来,G20主要的会议,包括各部长级会议和工作组会议,多数难以形成共同声明或宣言,而是以“会议总结”形式收尾。甚至连不太敏感的议题,如妇女、旅游等会议,也弥漫着指责和对抗情绪,历史罕见。印尼总统佐科·维多多明确称,本届峰会是“最复杂”“最艰难”的一次峰会,以至于他担心本届峰会难以形成峰会的共同声明。佐科表示,如果能有峰会领导人的联合声明,“将视之为一次个人的成功”。
与此同时,国际社会对和平发展的呼声也在高涨。对本次峰会,国际上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和非政府组织发出呼吁,希望G20各大国能够停止对抗,将重心放在当前世界面临的各大挑战之上。印尼、阿根廷、墨西哥、巴西等发出明确信号,不愿意“选边站队”,反对“新冷战”,并希望美西方与俄罗斯停止对抗,促进俄乌和谈,也希望中美携手合作,共建美好世界。
在此重要时刻,习近平主席开门见山,呼吁各国摒弃成见,携手合作,反对分裂、对抗和排他行动,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习主席在讲话中,多次强调“团结共生”和同舟共济,指出“分裂没有出路”,警告“搞集团政治和阵营对抗,只会割裂世界,阻碍全球发展和人类进步”,不但无法解决当前难题,反而恶化当前危机。习主席的讲话,可谓直指时弊,顺应了时代要求,发出了国际社会共同心声,为当前各国脱困局、治乱局指明了出路。
为全球困局谋划方案
本届峰会的分裂和对立,表现在多个方面:一是与会各方在俄乌冲突等问题上对立严重。二是各方在重大议题上立场分歧。在经贸、气变、能源、数字经济等议题上,与会各方立场的差异尤其明显。三是冷战思维阴魂不散。
但峰会的分裂对立只是表象,其背后其实是百年变局下全球政治经济困局,折射出当今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面对世界挑战与时代难题,习主席旗帜鲜明地提出“破题”理念和路径。
首先,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与美西方的民主和平论、霸权稳定论等治理观相比,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和谐共生、包容互鉴、和平发展,正是匡正时局的良药金方,已为国际社会广泛接受。
其次,践行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习主席在2021年9月和2022年4月,先后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从安全和发展两个层面,拓展了中国的全球治理观。本次峰会,习主席再一次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强调将发展置于全球治理的核心议程,共推包容发展、普惠发展和共同发展。
最后,务实推进有韧性的发展和稳健的复苏。面对当前挑战,习主席提出构建“全球经济复苏伙伴关系”,并在抗疫、通胀、金融、债务、全球贸易、数字经济、绿色转型、反腐败等危及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具体议题领域,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方案。尤其是当前全球最为关心的粮食和能源问题,指出了危机之源,提出了解决之道,并提议构建“大宗商品合作伙伴关系”,维护联合国在应对危机中的主导地位。
在关键时刻展现担当
全球治理赤字加重,世界再一次处在“十字路口”,何去何从,需要负责任大国展现定力,及时引领。对此,习主席呼吁G20各成员国,体现大国担当,发挥表率作用,为人类谋福祉,为世界谋进步。中国虽为发展中国家,但身体力行,不仅在理念上、方案上展现中国智慧,更在政策上、行动上兑现承诺,显现中国担当,承担大国责任。这与某些口惠而实不至的大国而言,形成鲜明的对比。
发展层面,中国自提出“全球发展倡议”以来,便联合国际同道,抓紧落实推进。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中国成立了“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目前成员已达60多国),创设了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制定务实合作清单,设立开放式项目库,明确倡议推进路线图,同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推进这一倡议。
抗疫层面,中国迄今已经向153个国家、15个国际组织提供大量抗疫物资,向34个国家派出医疗专家组,同18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分享疫情防控和诊疗方案,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超过22亿剂新冠疫苗,以实际行动,支持国际抗疫。
债务层面,中方全面落实二十国集团缓债倡议(DSSI),缓债总额在二十国集团成员中居首,并同有关成员一道参与《二十国集团缓债倡议后续债务处理共同框架》债务处理,为有关发展中国家渡过难关提供了支持。
粮食与能源层面,2022年,中方同印度尼西亚、塞尔维亚等6个伙伴国一道,发起“构建稳定和富有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倡议”,同多个国家一道倡导建立全球清洁能源合作伙伴关系,并在二十国集团提出国际粮食安全合作倡议。
在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数字经济、经贸投资、基础设施、地区冲突等各个层面,中国也都以其实实在在的行动,为全球发展和安全积极贡献力量。尽显大国担当,是本届G20峰会中国向世人传出的积极信号和最佳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