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深化DIP医保支付改革
2022-11-17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王凯 报道
本报滨州讯 近年来,滨州市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全面开展区域点数法按病种分值付费(DIP)试点,不断探索适合新形势下的改革新路径,成效显著。
2020年11月,滨州市被确定为国家DIP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试点城市,2021年10月1日启动实际付费。总结2021年总额预算管理、支付工作得失,滨州市今年出台住院统筹基金预算编制与DIP付费运行管理办法(试行),持续推进居民医保门诊统筹按人头付费,落实脑瘫、自闭症等康复儿童按床日定额付费医保支付政策,实现门诊、康复医疗与DIP改革有效衔接。同时,不断探索适合新形势下的DIP付费新路径,让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见实效。继续推进无棣县医共体居民医保基金按人头付费,初步探索出DIP改革衔接紧密型医共体付费改革新路径。积极探索区域总额预算控制下按预算点值实行月预结算新办法,让医保基金管控更高效精准。持续强化医保、医疗、医药“三医”联动,不断探索优化DIP付费病种分组、分值、系数3大核心要素的有效途径。统筹医保政策和原有系列改革方案,不断扩大改革定点医疗机构、病种组和医保基金覆盖面。
最新模拟测算数据显示,滨州市符合按DIP付费的实际发生住院费用的137家定点医疗机构,全部纳入DIP付费,覆盖比例100%。滨州市区域住院患者260261例,187944例纳入DIP付费,病种组覆盖比例72.21%;全市DIP付费医保基金支出5.55亿元,占本辖区住院医保基金总支出的73.12%。
本报滨州讯 近年来,滨州市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全面开展区域点数法按病种分值付费(DIP)试点,不断探索适合新形势下的改革新路径,成效显著。
2020年11月,滨州市被确定为国家DIP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试点城市,2021年10月1日启动实际付费。总结2021年总额预算管理、支付工作得失,滨州市今年出台住院统筹基金预算编制与DIP付费运行管理办法(试行),持续推进居民医保门诊统筹按人头付费,落实脑瘫、自闭症等康复儿童按床日定额付费医保支付政策,实现门诊、康复医疗与DIP改革有效衔接。同时,不断探索适合新形势下的DIP付费新路径,让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见实效。继续推进无棣县医共体居民医保基金按人头付费,初步探索出DIP改革衔接紧密型医共体付费改革新路径。积极探索区域总额预算控制下按预算点值实行月预结算新办法,让医保基金管控更高效精准。持续强化医保、医疗、医药“三医”联动,不断探索优化DIP付费病种分组、分值、系数3大核心要素的有效途径。统筹医保政策和原有系列改革方案,不断扩大改革定点医疗机构、病种组和医保基金覆盖面。
最新模拟测算数据显示,滨州市符合按DIP付费的实际发生住院费用的137家定点医疗机构,全部纳入DIP付费,覆盖比例100%。滨州市区域住院患者260261例,187944例纳入DIP付费,病种组覆盖比例72.21%;全市DIP付费医保基金支出5.55亿元,占本辖区住院医保基金总支出的7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