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振美:不论本事大小,多做好事善事

2022-11-14 作者: 张海峰 来源: 大众日报
身边的榜样
    □ 本报通讯员 卢学敏
  本报记者 张海峰


  “举手之劳的事儿,你这么客气干什么!”日前,禹城市莒镇李庄村村民、“山东好人”张振美对特意上门感谢他的山西司机郝海潮说。
  10月2日清早,天下着雨,家住公路边的张振美早起准备做买卖。不远处有一名中年男子,步履匆匆,看到张振美后,便冲了过来,急切地说:“您好,我的大货车陷进泥里了,客户又着急用货,能帮忙找辆铲车吗?”这个浑身被雨淋透的求助人,便是郝海潮。张振美看着他焦急的样子,一边把他让到屋里,一边拿出手机联系铲车。
  张振美一连打了3个电话,终于联系到一辆铲车。随后,他和郝海潮一起,急匆匆地赶往二里外的货车出事地。铲车到后,经过一番忙碌,货车被解救出来。面对郝海潮的一再感谢,张振美说:“出门在外不容易,有了难处,谁还不伸手帮一把。”
  今年54岁的张振美平时靠卖猪肉为生,并且热衷于帮助有困难的人。多年前张振美赶集卖猪肉时,经常会经过镇敬老院,每次去赶集,他都会给老人们送去10多斤新鲜猪肉,这一送就是16年。因为他乐于助人,事迹突出,获得了“山东好人”“德州好人之星”“孝信俭三好禹城人”等称号。对于自己的付出,他轻描淡写地说:“我只是尽了一名党员的本分,觉得这样活着很踏实,心里才舒坦!”
  2014年11月,张振美听说禹城市安仁镇一名10岁女孩患病求医、家庭条件困难,立即打听到女孩家的住址,送去了500元现金;2015年5月,张振美个人出资购买了水泥和砂石等材料,雇了挖掘机和铲车等机械,把村头被大货车轧坏的土桥翻修一新;今年3月,张振美看到镇里的工作人员和医护人员为了抗疫昼夜工作,吃不好、睡不好,便杀了一头猪,把肉送到了镇政府……
  张振美多年来的一次次善举,也影响了其家人。新冠肺炎疫情初期口罩紧缺时,他的老伴姜秀芳跑了多家药店买来口罩,捐给了学校;平时邻里谁家有难事,她能帮就帮。儿子张吉坤在学校给家庭有困难的同学捐款;主动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帮助孤寡老人。张吉坤说:“父亲一辈子省吃俭用,对有困难的人却很慷慨。他经常告诉我,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为人处世一辈子,不论本事大小,得多做好事善事。”
身边的榜样
    □ 本报通讯员 卢学敏
  本报记者 张海峰


  “举手之劳的事儿,你这么客气干什么!”日前,禹城市莒镇李庄村村民、“山东好人”张振美对特意上门感谢他的山西司机郝海潮说。
  10月2日清早,天下着雨,家住公路边的张振美早起准备做买卖。不远处有一名中年男子,步履匆匆,看到张振美后,便冲了过来,急切地说:“您好,我的大货车陷进泥里了,客户又着急用货,能帮忙找辆铲车吗?”这个浑身被雨淋透的求助人,便是郝海潮。张振美看着他焦急的样子,一边把他让到屋里,一边拿出手机联系铲车。
  张振美一连打了3个电话,终于联系到一辆铲车。随后,他和郝海潮一起,急匆匆地赶往二里外的货车出事地。铲车到后,经过一番忙碌,货车被解救出来。面对郝海潮的一再感谢,张振美说:“出门在外不容易,有了难处,谁还不伸手帮一把。”
  今年54岁的张振美平时靠卖猪肉为生,并且热衷于帮助有困难的人。多年前张振美赶集卖猪肉时,经常会经过镇敬老院,每次去赶集,他都会给老人们送去10多斤新鲜猪肉,这一送就是16年。因为他乐于助人,事迹突出,获得了“山东好人”“德州好人之星”“孝信俭三好禹城人”等称号。对于自己的付出,他轻描淡写地说:“我只是尽了一名党员的本分,觉得这样活着很踏实,心里才舒坦!”
  2014年11月,张振美听说禹城市安仁镇一名10岁女孩患病求医、家庭条件困难,立即打听到女孩家的住址,送去了500元现金;2015年5月,张振美个人出资购买了水泥和砂石等材料,雇了挖掘机和铲车等机械,把村头被大货车轧坏的土桥翻修一新;今年3月,张振美看到镇里的工作人员和医护人员为了抗疫昼夜工作,吃不好、睡不好,便杀了一头猪,把肉送到了镇政府……
  张振美多年来的一次次善举,也影响了其家人。新冠肺炎疫情初期口罩紧缺时,他的老伴姜秀芳跑了多家药店买来口罩,捐给了学校;平时邻里谁家有难事,她能帮就帮。儿子张吉坤在学校给家庭有困难的同学捐款;主动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帮助孤寡老人。张吉坤说:“父亲一辈子省吃俭用,对有困难的人却很慷慨。他经常告诉我,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为人处世一辈子,不论本事大小,得多做好事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