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阳区推进长护工作持续惠民
2022-11-09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杨国胜
通讯员 周祥国 报道
本报青岛讯 “有医疗护理,还有人陪着说说话,医保报销后总体花费也少了,生活比以前舒心多了。”11月3日,在青岛市城阳区棘洪滩街道新香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享受医保长护待遇的83岁老人孙强说。
28年前的一次意外使孙强双下肢瘫痪卧床。瘫痪后,他曾入住残疾人托养机构,但由于缺乏专业医疗护理,入住期间他多次因褥疮感染等原因住院治疗,年医疗费用高达10万余元。如今,他最小的儿子也60岁了,迎来“小老人照顾老老人”的困难局面。谁来负责孙强老人的生活照料,又如何给孙强老人进行医疗护理,让一家人犯了难。
正当一家人发愁之际,乡村医生向孙强老人的家属推荐了棘洪滩街道卫生院和新香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棘洪滩街道卫生院在城阳区医保局的指导下,与新香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签订协议,通过“两院一体”发展模式,整合资源,协同配合,发挥各自专业优势,在同一地点共同为患者提供医疗护理和生活照料等服务,正好满足了孙强老人的需求。孙强办理入住以后,棘洪滩街道卫生院负责对其进行医疗护理,及时处理褥疮等并发症;新香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负责提供生活照料服务,定期给老人提供服务,老人的身体情况和精神状态逐渐转好。
经机构初筛、等级评估等流程,城阳区医保局为孙强办理了长期护理保险待遇资格。目前,老人的年护理费用2万余元,家庭仅负担2000多元。
据了解,城阳区目前在3个街道落地了长期护理保险“两院一体”发展模式,加强卫生院和养老院双方资源整合,有效破解医疗护理、生活照料衔接不到位的问题,大幅提升失能失智人员的生存质量。目前,城乡居民和职工的医疗护理、生活照料均纳入长期护理保险保障范围,患者家属的照护压力和经济压力均得到减轻。
近年来,城阳区创新发展长期护理保险,各方面工作得到提升。定点护理机构达到76家,备案护理人员超过500人,1.1万人次患者享受待遇,累计支出基金1.8亿元,人均床日费用个人仅负担4.2元,有效发挥了长期护理保险应对老龄化的积极作用。
通讯员 周祥国 报道
本报青岛讯 “有医疗护理,还有人陪着说说话,医保报销后总体花费也少了,生活比以前舒心多了。”11月3日,在青岛市城阳区棘洪滩街道新香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享受医保长护待遇的83岁老人孙强说。
28年前的一次意外使孙强双下肢瘫痪卧床。瘫痪后,他曾入住残疾人托养机构,但由于缺乏专业医疗护理,入住期间他多次因褥疮感染等原因住院治疗,年医疗费用高达10万余元。如今,他最小的儿子也60岁了,迎来“小老人照顾老老人”的困难局面。谁来负责孙强老人的生活照料,又如何给孙强老人进行医疗护理,让一家人犯了难。
正当一家人发愁之际,乡村医生向孙强老人的家属推荐了棘洪滩街道卫生院和新香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棘洪滩街道卫生院在城阳区医保局的指导下,与新香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签订协议,通过“两院一体”发展模式,整合资源,协同配合,发挥各自专业优势,在同一地点共同为患者提供医疗护理和生活照料等服务,正好满足了孙强老人的需求。孙强办理入住以后,棘洪滩街道卫生院负责对其进行医疗护理,及时处理褥疮等并发症;新香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负责提供生活照料服务,定期给老人提供服务,老人的身体情况和精神状态逐渐转好。
经机构初筛、等级评估等流程,城阳区医保局为孙强办理了长期护理保险待遇资格。目前,老人的年护理费用2万余元,家庭仅负担2000多元。
据了解,城阳区目前在3个街道落地了长期护理保险“两院一体”发展模式,加强卫生院和养老院双方资源整合,有效破解医疗护理、生活照料衔接不到位的问题,大幅提升失能失智人员的生存质量。目前,城乡居民和职工的医疗护理、生活照料均纳入长期护理保险保障范围,患者家属的照护压力和经济压力均得到减轻。
近年来,城阳区创新发展长期护理保险,各方面工作得到提升。定点护理机构达到76家,备案护理人员超过500人,1.1万人次患者享受待遇,累计支出基金1.8亿元,人均床日费用个人仅负担4.2元,有效发挥了长期护理保险应对老龄化的积极作用。